澳門對策:專車,動了誰的奶酪

2015-10-15 20:30明遠
澳门月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傳統內地行業

明遠

香港警方8月12日無預警的通過釣魚執法,藉助Uber手機叫車App,直接在目的地先後逮捕五名Uber司機,更突襲調查其辦事處,加之先前香港的士界已經兩次上街遊行抗議(緩慢駕駛),港澳城市交通運輸線上的新聞似乎比以往多了不少,雖然今年澳門的士司機還未走上街頭抗議吶喊。

其實關注交通的澳門居民,通過新聞就可以發現去年開始到現在,內地也出現多次出租車罷運、甚至打砸抗議的行為,連海峽那邊的台灣都有計程車司機組織大車隊上街遊行、向政府請願,似乎頓時間兩岸四地的的士業界形成了統一戰線,出現了共同的敵人。事實上,以美國Uber為代表的新型交通模式不僅讓大中華圈的的士業者們恨得咬牙切齒,韓國、西班牙、巴西、美國本土到處都有行業的抗議聲,最激進的當屬法國傳統的士司機上街堵路、放火燒車的火爆抗議。

究竟美國的Uber,內地的滴滴(快的)、神州專車,這些典型的專車系統動了哪些人的奶酪,讓大家如此緊張?我們逐一來看:

首當其衝:傳統的士行業

在路邊的士等候區等待的士的我們早已經習慣了漫長的輪候,而這樣的排隊等待換來的也許是司機挑肥揀瘦的載客行為,也許是司機大繞全城的自以為是,亦或是高潮迭起的公路飆車,當然也有和顏悅色的司機跟你聊兩句,打發無聊的時光。這不是某種特殊現象,而是在香港、澳門的士業界存在的普遍現象。也許相較於香港、台北、北京相對豐富的公交體系,藉助輕軌、地鐵等的快速運輸,這樣的感覺還不是如此強烈,但是對於狹小的澳門而言,的士數量少之又少,黑的司機無論是永久牌,還是有年限牌照都一樣是掌握城市的士交通的主人,每天數十萬湧入的遊客足以滿足的士的得意生活,哪裡會管到普通居民的出行方便,因為的士司機永遠出現在大型博彩場,關閘,飛機場和重要景區的門口,等著不熟悉的貴客,載上一段行程。

事實上,這樣的的士服務不僅讓遊客滿意度極低,更讓居民怨聲載道,下雨天動輒幾倍甚至十倍的調整車資在澳門早已不是新聞,奈何我們的的士如此堅不可摧,想必答案多多少少,來自於“物以稀為貴”與“我的地盤,我做主”的心態,香港的士業界受到的衝擊尚且如此,如果澳門一旦開放,的士司行業想必要進入漫長的轉型時期。

進退兩難:政府

香港政府因為的士司機的抗議立即結合立法會緊急召開相關會議,研討解決之道,防止司機們因為所謂的“白牌的士”的流行而中傷及傳統行業;內地政府在對專車展開了一段時間的圍追堵截過後,開始肯定專車的積極作用,但也嚴防私家車進入專車平臺,更擔心大把的稅費流入資本公司的口袋;而台灣政府以法令為約束,用不斷的罰款來遏制Uber的發展,更想將它收編為傳統運輸業。其實政府不是不了解專車背後對於交通擁堵的改善,成功合理的配置資源優化了居民的出行,降低了居民出行的成本,只是在新科技的浪潮下怎麼兼顧自己的稅費收入又要照顧傳統行業的聲音,更要兼顧居民的出行利益,想來既是局外人、也是局內人的政府必當進退兩難,頭痛不已;未來不等政府主動邀請,萬一Uber、滴滴等不請自來,改頭換面,恐怕澳門政府又要重蹈內地、台灣甚至是歐美政府曾經面對的尷尬困境了。

背後影舞者:共享經濟

而放下傳統行業的抗議與政府的兩難,為什麼使用者的滿意度是如此之高呢?無論是在美國、法國,還是剛剛流行的內地、台灣、香港,Uber等叫車系統短短在一兩年的時間內平均每月可以吸引上百萬的乘客,最明確的答案就是便捷與經濟。通過隨時隨地的叫車服務,不僅滿足了時時刻刻的出行需求,更有相同需求結合的租車、拼車功能,而與此相應的成本也下降了20%以上,並且更能獲得高品質、友善的服務,想必這樣的體驗誰都會上癮。不用預測,澳門一旦開了這樣的先河,恐怕市民的滿意度不會低於傳統的士行業,到時候長期獨大的的士行業與保守的政府恐怕都要面對這樣的現實難題。與其等到Uber等撬開澳門運輸服務市場的大門,為何我們不思考這背後代表的科技潮流與新興經濟模式:互聯網技術下的共享經濟。

共享經濟的核心不在於擁有,而在於最大程度上提高產品使用價值,用共有代替擁有,往往節約成本,降低污染與浪費,從而達到高效簡約的經濟生活模式。Uber是全球最大的運輸公司,可是它竟然沒有擁有一輛車,只是運用一個藉助手機端的網絡平臺成功將用戶、需求與供應方連接,實現了汽車產能的低閒置與高利用率,同樣流行在歐美的Airbnb名下不曾擁有一間酒店與服務人員,卻成為全球最大的酒店連鎖供應平臺。

虛擬加實體究竟能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在不斷下滑的賭收、不斷擁擠的城市氛圍中,澳門該好好思考自己的奶酪究竟如何爭取了。

猜你喜欢
傳統內地行業
最新出版行业标准
最新出版行业标准
康有為《論語注》與儒家傳統經學之變革
骨法用筆 繼承傳統——梁贵臣人物画赏析
tuning up
為民寫真弘揚傳統文化——浅析孙安先生的艺术特点
行业绘本
對人的狩獵:比較優勢視野下的內亞戰爭技術與軍事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