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
油桐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远在唐代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中就有“罂子桐生山中,树似梧桐”及其它关于油桐栽培和利用的历史记载。唐宋以后,油桐在我国南方山区广为栽培,桐油主要用于照明、涂抹农具、家具和船舶、治疗疥疮肿毒。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世界涂料(油漆)工业快速发展,而桐油又是最好的油漆原料,各国相继从我国进口桐油,成为我国大宗的出口贸易商品。出口量的增加也大大地刺激了我国的油桐生产。
我国作为工业油料树种栽培的有油桐和千年桐。油桐又名三年桐,光桐,古代也称罂子桐,原产中国;千年桐又名皱桐,木油树,原产中国,现南美洲有栽培。 桐油质量以油桐最佳,千年桐次之。
油桐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树种,我国以重庆、贵州、湖南、湖北、广西等地的栽培面积和总产量最大。油桐是阳性树种,适应暖湿气候,但又不耐水湿,适宜在年均温15.5~17度、年降水量1026~1596毫米、相对湿度70%~80%、年日照时数1045小时以上的地域栽培。油桐喜钙,在板岩、页岩和石灰岩发育的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上生长最好,在贫瘠的红壤上也能正常生长结实。油桐忌风,不宜种植在当风之处。
油桐栽后第1年仅1个主干。第2年分枝,枝条轮生。以后每年在主干或主枝、侧枝抽生1轮枝条。一般第3年开始结果,第5年进入盛果期,20年后开始衰老。但因品种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有的结果只几年就进入衰退期,而有的30年以上还结实良好。油桐属浅根性树种,主根不很发达,伸入土层的深度通常不超过1米;但侧根非常发达,而且再生能力很强,当主根或各级侧根被切断后,就会很快产生大量次生根,满足植株对土壤水分和养分吸收的需要。
油桐在先年完成花芽分化,花序抽生于上年生枝条顶端的混合芽,先花后叶或花叶同步。雌花常着生于花序主轴及侧轴的顶端,形成单果或丛生果序。虫媒花,开花期的晴朗天气有利于传粉受精。
物候期因地域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湖南中部的油桐一般在3月上旬开始萌动,4月20日前后开花,10月20日前后果实成熟,11月中下旬落叶。主要优良品种有:
四川小米桐。又名细米桐,为小米桐类品种,树高5米以下。分枝矮而平展,轮间距短,主枝分轮不明显。果实通常5~6个丛生,多时可达20个以上。果实球形或扁球形。略具果尖,果小,平均鲜果重约59克。果皮薄,光滑,气干果出籽率58.5%,出仁率59%,种仁含油率约66%。本品种栽后3~4年开始结果,5~6年进入盛果期;单产高,盛果期株产一般8~10公斤,最高可达30~40公斤;油质好;栽培面积广。但大小年明显,不耐荒芜,适宜选择立地条件好的地域进行集约栽培。
葡萄桐。又名湖南葡萄桐,泸溪葡萄桐,为小米桐类品种。植株较矮小,树高2.5~5米,主杆和分枝分层明显。枝条平展或下垂,轮间距大,枝条较稀疏。一般每丛果序6~15个果,最多可达60个以上。果实球形或扁球形,略具果尖,果小,果径4.0~5.5厘米,平均鲜果重约58克。果皮薄,光滑,鲜果出籽率41%,出仁率56%,种仁含油率约66%。本品 种果实丛生性极强,单产高,进入盛果期早。但不耐瘠薄,抗叶斑病能力弱,宜优良立地条件下集约栽培。
浙江少花球桐。又名浙江少花吊桐,为小米桐类品种。树体中等大小,树高4~6米,主枝分层多为上下2 轮,枝条密度较大而细短。少花花序,雄花着生花轴枝顶,丛生果序,常3~5个为一序。中小型果,球形或扁球形,单果鲜重约65.1克。气干果出籽率53.5%,出仁率64.2%,种仁含油率66.2%。3年开始结果,4~5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持续10年左右,15年以后逐步衰老。该品种雌性较强,单产高,但不耐瘠薄,宜选择在水肥条件好的立地上种植。是浙江等地的主要栽培品种。
四川大米桐。又名大果桐,为大米桐类品种。树体高大,树高6~10米,主干明显,分层清楚,常3~4轮层轮生。果实单生或2~5个丛生,单果重约115 克。出籽率53%,出仁率63%,种仁含油率67%。该品种4~5年始果,6~8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长达20~30年或以上;树势强健,适应性强,产量稳定。是重庆、贵州、湖南、四川等地的主要栽培品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