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武术教学改革探讨

2015-10-15 22:37:53丹慧芬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职业发展就业导向教学改革

【摘 要】当前专业武术人才的供需出现结构性矛盾,很多专业武术学生在毕业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专业武术教学没有以就业为导向,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基于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对专业武术教学进行改革。

【关键词】职业发展 就业导向 专业武术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C-0166-02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浓厚的民族精神。虽然当前很多体育院校开设了专业武术学科,但是其在各类竞技项目的影响下呈现出低迷状态,尤其是以武术专业为主的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岗位要求。因此,能否结合学生就业导向需求来推动专业武术教学改革,是各院校专业武术教学改革能否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

一、我国体育院校专业武术教学发展现状

我国武术文化具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其在发展中不断融合先进的体育文化进行了多次创新发展,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极具吸引力,这也是当前一些体育院校开设专业武术课程的主要原因。但是,当前各大院校专业武术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体育院校所开设的专业武术课程承载着传承与弘扬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职责,所以需要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武术教师队伍,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极强的武术技能,同时也要具备与武术相关的理论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专业武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和传承武术文化的功能。但是,國内各大体育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十分滞后,很多专业武术教师的整体素质难以满足专业武术课程开展要求,其在专业武术课程设计中难以结合学生未来工作岗位需求,导致整个专业武术课程的教学质量难以满足其发展要求。部分专业武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没有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专业武术教学缺乏内在生命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专业武术素养较差,难以满足我国武术文化在新时期的传承、弘扬、发展要求。

(二)教学内容贫乏。现阶段我国很多体育院校、中小学均设立了武术课程,但是纵观各个教育阶段的武术教育,其内容存在趋同化问题,部分高校直接沿用普通高校武术教育的内容或教材,导致体育院校的专业武术教学内容设置方面没有考虑学生未来工作岗位要求,同时在专业武术教育内容方面的难度设置也处于较低水平,无法使这一部分专业武术学生充分体现出武术文化的精髓。例如,20世纪60年代编制初级三路长拳、初级剑术以及初级棍术等依旧作为其主要教材,这些教材在设计阶段严重忽略了武术内在的技击功法,无法充分凸显出专业武术教育的系统性、多元性以及复杂性,导致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难以继续提升专业水平。再者,当前专业武术教学中虽然吸收了一些武校的理论成果,编制了新型教材,但是在关于武术理论教育方面依旧以武术竞赛规则知识为主,没有将中华民族武术文化中的人文精髓传授给每一个学生,又忽略了体育院校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各项需求,导致当前部分体育院校的专业武术教学成果普遍偏低。

(三)教学方法落后。在接受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育已经进入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并且其明确认识到专业武术教育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其十分注重专业武术教学的实用性、人文性以及观赏性,这主要体现为学生在专业武术教学中对不同流派有着不同的倾向。但是,当前体育院校的专业武术教学中没有注重对各种武术流派的针对性教学,并且专业武术教学理念也较为滞后,难以满足学生对专业武术教学的兴趣要求。部分体育院校为了避免专业武术教学中发生安全事故,以特定动作的演示与练习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无法满足其心理需求,同时也只能让学生掌握一些“花架子”,导致当前各体育院校的专业武术教学难以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求。教师在关于学生专业武术学习成果的评价过程中,以学生个体的体能、运动技能、动作演示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导致一些体质较差的学生会对专业武术教育产生一些厌烦感,不仅导致学生无法在专业武术教育中享受到习武强身的乐趣,同时也使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彻底否决了专业武术。因此,没有结合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武术教学势必会被人们所淘汰。

二、基于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武术教学改革方向

(一)专业武术教学的社会服务目标转向。武术专业学生毕业后一般成为武术馆校教练员,企业、机关、传统健身机构体育指导员,保安机构、各级少体校管理人员,这些用人单位对专业武术人才的要求十分严格。因此,体育院校应根据社会的需求,转变专业武术教学的社会服务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武术教学、训练、科研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武术、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专业技能,确保其可以在本专业领域具备良好的教学、训练、指导以及管理能力,还要熟悉国家针对本专业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方针,利用多种渠道和途经来深入了解本专业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同时,专业武术人才需要掌握有关本专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以便于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发展良好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武术文化传承工作,丰富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

(二)专业武术教育改革以就业为导向。现阶段我国体育院校为了满足社会对休闲体育的多样化需求,开始重视一些新增体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只有不断丰富专业课程体系,才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这对进一步提高我国体育院校学生的就业率有着重要作用。对于专业武术教学来说,其能否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对专业武术教学体系进行系统的改革,决定了各大体育院校能否培养出更多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型专业人才。体育院校专业武术教学改革中要注重自身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传统体育培养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专业武术教育工作者要紧密联系学生就业这一诉求,借鉴其他体育专业教学中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理念,通过对专业武术教学模式的整体优化调整来提高其人才培养效率及质量,确保每一个学生在就业后都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这对消除专业武术教学中的教育资源浪费现象有着重要意义。

三、基于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武术教学改革建议

(一)整合拳种。现阶段专业武术教育中所涉及的众多拳种是中华民族武术文化最为重要的形态特征,只有确保各拳种技术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的完备,才能确保专业武术教学改革可以取得显著成就,因此,体育学院在专业武术教学改革中要注重对各类功法、套路以及应用的有效整合,确保专业武术教学具备健身、娱乐以及防身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专业武术教学中感受到武术文化的内涵。专业武术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不仅要充分考虑技击理论上的完善,同时也要通过引导来让学生感受到武术教学所蕴含的文化元素。例如,武术文化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传统哲学,只有充分发挥出各拳种在教学中的多重价值功能,才能满足学生对专业武术教学的多样化需求,并通过对不同流派的整合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工作岗位中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

(二)优化套路。套路作為专业武术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个要素,是富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运动形式。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载体,优秀的武术套路中往往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品位和思想内容,而这对专业武术教学体系的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体育院校在武术教学改革中要注重武术套路的设置,避免一些劣质套路的应用对专业武术教学人才培养质量产生影响。专业武术教学改革中要注重对各种优秀武术套路的继承与整合,结合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求来赋予这些套路教育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专业武术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三)创新教学方法。现阶段体育院校专业武术教学方法十分落后,很多学生在发展滞后的课堂形势下丧失了学习热情,同时也导致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的整体专业素养难以达标。因此,专业武术教学改革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首先,专业武术教学中可以采用两两试对的教学组织形式,因为我国武术文化十分注重“即学艺必试敌”的原则,所以教师可以采用学生两两之间试手配合练习的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其主要体现在咏春拳在练习过程中便要采用试对的双人练习法。再者,武术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讲示动作来为学生揭示攻防的含义,让学生可以准确地了解到不同动作的攻防实用性,这对进一步提高专业武术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有效应用于未来职业发展中。

(四)注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现阶段很多体育院校的专业武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难以满足学生需求,仅仅接受过高师武术教育的教师很难满足专业武术教学需求。因此,体育院校在发展中要注重高素质专业武术教师队伍的建设,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定期聘请武术家为教师队伍开展培训,并为我国各大体育院校的专业武术教师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推动我国体育院校专业武术教师队伍总体水平不断地提升。

鉴于体育院校传统的专业武术教学体系难以满足社会实际发展需求,所以各大体育院校要结合学生职业发展需求来深化专业武术教学改革,通过革新教学理念、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途径,确保我国体育院校专业武术教学质量可以上升至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袁秋宝.武术健身推广下高校武术教学改革探析[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4(3)

[2]吴保占.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尝试教学法步骤及价值[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10)

[3]杜聪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教学能力调查与分析[J].搏击,2015(2)

【作者简介】丹慧芬(1983- ),女,河南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体育团队负责人,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

(责编 吴 筱)

猜你喜欢
职业发展就业导向教学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3:17:11
浅谈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42:55
就业导向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12:48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04:11
审计人员职业发展与能力建设探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43:12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05:51
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策略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6:06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9:19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