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目前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教学内容,以模拟沙盘为载体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工作过程为导向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C-0130-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岗位技能水平,以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改革,正是提高学生岗位技能水平、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需要、满足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研究如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向学生传授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研究结果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对高职院校开展教学改革都具有借鉴意义。
一、目前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目前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普遍的做法是将教学内容按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分为六大模块,每一模块作为独立的章节开展教学,各章节之间联系很少,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学生学到的每个模块知识都是独立的,得到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是零碎的,学生无法从整体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上无法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目前很多学校已转变教育观念,思想上已明确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其中起主导地位”,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
(三)缺乏有效的技能训练手段。不少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引入了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手段,优化了知识传授的途径,但对于培养学生的技能,案例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工作岗位的管理技能必须在工作过程中才能得到很好的训练。
(四)科学有效的学习评价体系仍未建立起来。目前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多采用平时成绩占50%~60%,期末卷面考试占40%~50%的方法。平时成绩由学生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等构成,卷面考试侧重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这种考核方式忽略了对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评价,与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不一致。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实践
“工作过程”是指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要推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教学改革,关键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教什么”的问题,即如何将行动领域的任务转化成学习领域的任务;二是“如何教”的问题,即如何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广西经济职业学院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尝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采用了以模拟沙盘为载体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一)明确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业(群)。我们借鉴了潘琦华、刘茗飞《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一文的观点,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所针对的职业岗位群分为高、中、初三个层级,越高级岗位对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要求越高。各层级对应的具体岗位群如表1所示。
表1
级别 具体岗位 最有可能获得该岗位的时间
高级 人事经理、部门主管理等 毕业5年后
中级 招聘专员、培训专员、薪酬专员、人事代理等 毕业1至2年
初级 文员、秘书、助理等 毕业1年内
根据高职高专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定位要求,我们明确了本校的人力资源课程培养的是企业中、初级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并依据中、初级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教学内容,需要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流程入手,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各岗位的岗位说明书和任职说明书,从中获取相关岗位的工作概要、工作职责、业绩标准以及任职条件、技能要求等信息,再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及提炼,形成具体的知识点、技能点,然后将知识点、技能点整合成若干个模块,最后通过一个综合的项目将各模块内容联系在一起。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相吻合,行动领域的任务真正转化到学习领域的任务;二是由于有综合的项目将各模块内容联系起来,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三)以模拟沙盘为载体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沙盘模拟训练是当前追捧度较高、训练效果较好的一种体验式学习对抗方式,也是各大企业和高校教学中最先进的工具之一。人力资源管理模拟沙盘将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专家诊断合为一体,既克服了传统理论教学枯燥、繁杂的灌输式的弱点,又解决了单纯课堂情景模拟无法照顾到全体学生的问题。我们在具体教学中,将一个班按每5~8名学生分为若干个管理团队,每个团队模拟真实企业,队员分别扮演总经理、人力资源经理、招聘主管、培训主管、薪酬主管及各岗位的助理。总经理负责制定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和重大决策,成员在总经理的率领下,分析市场信息,制定公司战略目标,并按照目标要求,结合企业人力资源状况、人才市场供应状况、竞争对手策略制订招聘计划、薪酬标准、培训计划等。成员之间既有明确分工,但又相互协作。各管理团队间展开激烈竞争,争夺有限资源,并以实现组织的最大利润及员工的总体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这一新颖的参与式教学,内容既丰富多彩又充满乐趣,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训过程中,教师是担任具有丰富知识的指引者,负责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学生是企业真正的经营者,承担经营风险、担当经营责任,运用理论知识对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理性的判断和分析,并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将“教学做”融为一体,教师一边教,学生一边学,边做边学,边学边做,学生既学习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又掌握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流程,同时在招聘、绩效、培训、薪酬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训练,教学效果非常好。
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密切了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之间的联系,强化了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的训练,加深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周光勇,宋全政.高等职业教育导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3]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1
[4]王蕴.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26)
[5]杨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探析[J].当代经济.2014(15)
[6]潘琦华,刘茗飞.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11(2)
[7]曾苑,邓文博,董文.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資源管理课程教学设计[J].商业经济,2010(8)
[8]罗蔓,莫薇,宁文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6)
[9]魏继华,武立博,王学志. 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现状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2(31)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B467)
【作者简介】石流沙(1971-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经济职业学院教师,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商企业管理。
(责编 卢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