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

2015-10-15 08:05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陈洪仁特级教师
语文知识 2015年3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徐州课程内容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陈洪仁(特级教师)

如何进行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陈洪仁(特级教师)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目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第八次课程改革将课程分为“三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学校课程基本上就是指“校本课程”,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了当前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体系的重要课题,倍受人们的关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那么我们如何利用当地乡土文化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呢?

2011年,笔者主持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徐州历史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践研究”,现已顺利结项,并开发编写了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教材《自古彭城列九州》,现就如何开发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本地区应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是指本地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精神财富,如文物古迹、历史人物、诗咏歌赋、风俗民情、重大事件……我们徐州,古称彭城,具有四千多年的光辉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大量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

徐州是英杰辈出、人文荟萃之乡。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徐州不仅走出了高唱“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汉高祖刘邦,还迎回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西汉之后,徐州还是十多位开国皇帝的祖籍和故乡。徐州的土地还孕育出了韦孟、刘安、刘向、张道陵、刘义庆,刘孝绰、刘知几、李煜、陈师道、阎尔梅、李蟠、张竹坡、张伯英、李可染、马可等文化巨子和才子俊秀。我们徐州第一中学九里分校附近就有汉墓、汉城、九里山古战场、白云洞、平山寺,调查走访十分便利。市内还有苏轼黄楼、显红岛、放鹤亭、项羽的戏马台、美人巷、范增墓、泗水亭、燕子楼等。我曾经写过这样几句诗:

这里的山,都有那传奇故事埋藏

这里的水,都曾浣洗过历史沧桑

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

情深义更重,楚风汉韵长

燕子楼中思盼盼,戏马台前忆霸王

朝放群鹤迎风舞,暮看云龙卧斜阳

徐州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内容丰富的众多古迹为校本课程开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如何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我们首先应弄清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指的是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或校外团体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革的过程。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一)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开发的灵魂,是课程评价的基础和标准。确定课程目标要依据三个来源:(1)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2)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3)学科专家的建议。经过课题组老师们反复研讨,征求有关专家意见,最后我们把课程目标确定为:充分利用徐州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开发校本课程,通过对徐州历史文化的学习、实践体验,弘扬徐州灿烂的历史文化,开阔学生的眼界,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徐州,培养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进而激发学生树立起建设美好家园的理想。

(二)选择课程内容

确定课程目标之后,选择课程内容非常重要。选择课程内容要考虑这样几个因素:课程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生能按照课程内容完成任务;课程内容要适应学生的能力;课程内容要符合课程目标的总要求;课程内容能使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和提高其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课程内容还应具有实践性、趣味性、科学性、综合性。基于此,我们开发编写的《自古彭城列九州》校本课程教材,将课程内容设计为这样几个专题单元:

第一单元风流人物雄视百代

主要内容有:1.徐州十大历史名人:彭祖(尧舜)、徐偃王(西周)、刘邦(西汉)、解忧公主(西汉)、张道陵(东汉)、刘裕(南朝)、李煜(南唐)、李蟠(清朝)、李可染(现代)、马可(现代)。2.彭城风流人物:西楚霸王项羽、军事谋略家张良、徐州知州苏轼、书法家张伯英、《金瓶梅》评点家张竹坡。

第二单元历史珍宝名扬中外

主要内容有:1.楚风汉韵:狮子山楚王陵、龟山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金缕玉衣和玉棺。2.楚汉相争遗址:戏马台、歌风台、泗水亭、拔剑泉、马扒泉。3.云龙山名胜古迹:云龙书院、兴化寺、大士岩、放鹤亭、招鹤亭、饮鹤泉、黄茅冈、乾隆行宫、季子挂剑台。

第三单元龙飞之地帝王之乡

主要内容有:1.帝王知多少。2.帝王多的原因。3.励精图治的汉文帝刘恒。4.加强中央集权的汉武帝刘彻。5.“元嘉之治”的宋文帝刘义隆。6.雄勇善战的梁太祖朱全忠(朱温)。7.南唐开国君王唐烈祖李昪。

第四单元兵家必争军事重镇

主要内容有:1.自古兵家必争地。2.楚汉相争几度秋。3.淮海战役炮声隆。

第五单元文化精粹光耀千秋

主要内容有:1.《垓下歌》(项羽)、《大风歌》(刘邦)。2.《秋风辞》(刘彻)。3.《燕子楼》(张仲素)、《和张仲素燕子楼诗》(白居易)。4.《登云龙山》(苏轼)、《江城子·别徐州》(苏轼)。5.《蝶恋花·送彭舍人罢徐》(陈师道)。6.《游戏马台》(文天祥)。7.《木兰花慢·彭城怀古》(萨都剌)。8.《水龙吟·谒张子房祠》(朱彝尊)。9.《户部山探梅》(李蟠)。10.《徐州》(邵大业)。11.《游云龙山作》(爱新觉罗·弘历)。12.《汤琵琶传》(王猷定)。13.《题李生壁》(韩愈)。14.《快哉此风赋(并引)》(苏轼)。15.《百步洪二首(并叙)》(苏轼)。16.《黄楼赋并叙》(苏辙)。17.《放鹤亭记》(苏轼)。18.《廷对制策》(康熙、李蟠)。

第六单元风土人情濡染胸襟

主要内容有:1.穿衣的特色。2.吃出的文化。3.有趣的街巷名称。4.粗犷的行车风格。

第七单元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主要内容有:1.徐州梆子戏。2.徐州柳琴戏。3.徐州琴书。4.徐州剪纸。5.徐州香包。6.丰县糖人贡。

(三)组织实施课程

第一,制定校本课程纲要,开设校本课程。课程纲要的内容包括课程简介、背景分析、课程目标、教学进度、活动安排及实施要求和评价方式等。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高一、高二年级开设了校本课程——“徐州历史文化光耀千秋”。所有课题组老师走进课堂,教授“徐州历史文化光耀千秋”校本课程。

第二,参观名胜古迹,进行社会实践调查。2009年6月全体高三年级同学参观王杰纪念馆。2011年3月一中社会实践周,陈洪仁、孙辉带领高一(14)班同学游赏云龙山,探访云龙书院旧址、兴化寺、放鹤亭、东坡石床。房萌带领高一(18)班同学参观龟山汉墓。林岩带领高二(19)班同学参观楚汉相争遗迹:拔剑泉、马扒泉。王雪莹带领高二(11)班同学游览云龙山、云龙湖。曹牟娟带领高三(18)班同学参观徐州历史博物馆、乾隆行宫。张颖震带领学生社团参观徐州汉画石像馆。李红云带领高一国际班同学调查徐州美食小吃,并写了《走近徐州小吃探索美食文化——徐州名小吃调查报告》。

第三,请专家进校园,让学生现场感受徐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2010年3月,我校与彭城晚报、彭城书院联合举办“国学进校园”开坛仪式,著名专家汉风举办了精彩的讲座。2011年11月15日中午,徐州一中第23届校园艺术节重头戏——“民间艺术进校园”活动在本部和分校同时拉开帷幕。近20位徐州民间艺术家将自己的作品与绝活儿搬进一中这所美丽的校园,让学生们现场感受传统民间工艺的独特魅力。他们带来了面塑、磁刻画、剪纸、陶艺、香包、棉雕、面具等20多种民间工艺,吸引数千名学生前来参观。其中徐州剪纸风格“热烈、夸张、粗犷、抽象”,剪出来的作品线条简洁,人物夸张、生动、丰满,堪称经典。

这是学校第一次借助艺术节来宣传民间艺术,为的是让学生通过这种形式了解我国古老而优秀的民间文化,一起参与到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民间文化的队伍中来。这是学校校本课程的一种新形式。

2011年11月18日下午,请徐州戏校的戏曲艺术家来校开讲座,边讲边示范,有时请学生上台互动,整个会场座无虚席,学生个个兴趣盎然,时而欢声笑语,时而掌声雷鸣。

徐州梆子在地方上称“大戏”。徐州梆子戏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审美性,内涵丰富,雅俗共赏,历史悠久,声腔豪放,分工精细,表演夸张,具有历史文化的传承价值和研究价值,是戏曲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的宝贵财富。

这样,既让学生增长了见识,了解了自己家乡的文化,又可以使他们对校本课程学习的内容有切身的感受。

第四,开展课程评价。

既然是校本课程开发,不仅要考虑校本课程的实施,还要构建校本课程的评价标准,进行课堂评价。校本课程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评价活动有两种:1.问卷式;2.论文式。问卷式评价是通过问卷的方式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对实践调查活动进行评价。论文式评价是通过让学生写论文或调查报告的形式,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评价不仅可以改进教师的教学工作,保证课程有较好的效果和质量,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加努力地投入到校本课程的实践活动中去。

笔者认为,对校本课程的评价还应当关注其实施的效果:1.是否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2.是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3.是否形成了学校的语文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课程改革中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我愿意和有志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老师们一起研讨、探索。

[1]魏本亚.语文教学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程鸣.徽州乡土文化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之思考[J].考试(教研版),2008,(7).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徐州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疫散待春回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基于不同主体的课程质量综合评价
——以“交通运输规划”课程为例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