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2015-10-15 20:29
现代家长 2015年10期
关键词:重点中学村官名校

许多父母有“名校情结”,认为学校越有名气、升学率越高,孩子的成绩就会越好,还美其名曰“环境影响”,殊不知,在竞争激烈的重点中学,成绩中下游的学生更容易被淘汰,因为环境影响未必都是正面的。重庆一位父亲吕宗清反其道而行之,把儿子从重点中学转到普通中学就读,情况出现了可喜的转机。其中奥妙,值得玩味。

起初,吕宗清也迷信名校,不惜血本地把儿子吕翰羿送入重庆的一所重点中学,但吕翰羿在那里过得并不开心,成了学校里有名的“万人嫌”,学习成绩不断下滑。刚好这时,吕宗清在一本书上读到一句话:“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他想,可能这所学校确实不适合儿子,说不定换一所非重点中学,他的成绩会提高,至少他的学习积极性会提高。就这样,他萌生了给儿子转学的想法。但吕翰羿并不买账,因为他也有名校情结,认为爸爸的想法纯属开玩笑。

为了鼓励儿子从头再来的勇气,吕宗清与儿子打赌:父亲放弃事业上已有的成绩,下乡当村官,儿子放弃重点中学,到一所公认的“差校”就读,看谁能逆袭成功。父子俩还煞有介事地签署了一份合同。

吕翰羿不大情愿地来到新学校,没想到第一次月考他就名列年级第7名,顿时心花怒放,信心爆棚。从此,他一直是全年级的尖子生,备受老师们的喜爱。第二年中考,他的成绩名列年级第2名,被保送到重庆市百年名校——重庆市朝阳中学。

再次走进重点中学,吕翰羿的感觉大不相同,因为他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已经摆脱了被压抑状态;换言之,此时的重点中学正适合他澎湃的雄心。上高一时,重庆市开展了雏鹰计划工程,选拔具有科研潜质的高中生,做高等院校教授的科研助手。吕翰羿积极参加,如愿成了西南大学教授李名扬的助手。随后,吕翰羿获得了全国第四届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展示活动重庆地区物理二等奖、化学二等奖,首届中国青少年创新教育活动创造力总动员个人一等奖,并被授予“中国少年发明家”称号。2012年7月,他发明的“带香烟盒的便携式打火机”,获得了国家版权局著作权登记证书。他还参加了重庆市化学竞赛,并获得了一等奖。2014年高考,吕翰羿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国地质大学。

与此同时,吕宗清在村官的岗位上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他被评为重庆市“十佳村官”,撰写的《环境数据分析》一书,成了重庆西南大学的研究生教材。

儿子的逆袭成功让吕宗清百感交集。他说:“今天,看到很多家长挤破脑袋也要把孩子送进名校时,我庆幸当年自己的奋力一搏,让自己和儿子都完成了华丽转身。”

吕家父子的故事发人深省。众所周知,环境影响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但什么样的环境算是好环境?当重点中学压制了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它就是不好的环境;当非重点中学能让孩子找到自我,它就是好环境;当孩子需要更高层次的提升,重点中学又成了好环境。吕翰羿的逆袭之旅,就是这样踩准了点儿。总之,学校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读者朋友,您同意这个看法吗?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重点中学村官名校
唱村官
名校介绍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重点中学美术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鞍山市重点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书之井
我要当个好村官
省重点中学评选退出历史江西将更注重评选“特色高中”
赶集挑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