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少飞
结构力学是大学中,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结构力学学得怎么样,直接关系着后续课程的学习。如果结构力学学得不好,后续的专业课学起来就会很吃力,或者说很难学好。但是对于进入大学教育普及化阶段的中国来说,学生的差异比较大。从本质上来说,同学们在能力上应该是差别比较小的。用马克思的话说,人本身的差异很小,最后人与人之间会产生很大差异,主要是由于劳动分工不同产生的。所以说学生主要的差异不体现在能力上,而主要是体现在学习习惯的差异,学习态度的差异上。也就是对学习的坚持程度如何。是持之以恒的学习,还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习。
从这个角度上说,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之间,学生间的差异并非如高考成绩所显示的差别那样如此巨大。所以结构力学应该是每个同学都可以学好的,就看花了多少时间在学习上。
结构力学内容很多,但是一般来说结构力学的课时是有限的,所以在教学中,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的安排上就要有所考虑。课堂上是没办法面面俱到,讲完讲全的,所以可以这样考虑。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些任务要交给同学们自己完成。课堂上,一般来说只讲基础的;至于比较深的,技巧方面的,灵活运用方面的,可以留给同学们去完成。课堂上,一般来说要把理论讲清楚,说透彻,再辅以一定的例题,做到理论和运用上的结合。
课堂上,在讲授的方式上也要有一些考虑。面对教育的现代化,很多现代技术已经延伸到课堂上,为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手段。所以在授课方式上,可以把传统教学的优点和现代教学的长处结合起来。可以用多媒体,用课件,用PPT的方式,把图像、视频、动画结合起来,让课程更生动、活泼。在定理的推导过程中,在例题的讲演时,可以多使用板书这样的传统方式,让推理的逻辑,思维的演进方式更好更清晰的呈现在同学的面前。这样节奏也容易控制,同学们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当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备课中,要多思考,多查阅相关资料,把要讲的内容,搞通搞透。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这样课堂才能历久而弥新。课堂才能既有深厚的传统理论,又有浓厚的现代气息。老师也需要多做一些习题,达到对结构力学内容很熟练。
教学,是包含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只有老师的辛勤努力还不够,还要有同学们的积极投入。
同学们课前要预习,这样才不会对所讲内容不知所云,摸不着头脑,也有利于更好听懂上课内容。
不少大学生,课堂上喜欢自己看书,边听老师讲,边自己看书。有些同学可能是课后没有安排时间学习,或者安排的时间不够,想把课堂上这四十五分钟充分利用。有些同学可能是想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殊不知,对结构力学这样逻辑性很强,前后联贯很紧密的课程来说,也许只要中间有一句话没听到,可能这个内容理解起来就会有困难。因为这个内容没有理解,可能这一堂课的内容也会陷入一知半解的境况。所以课堂上,尤其是逻辑性很强的课程,需要专心听讲。同时要准备纸和笔,跟着老师的思路,安排演算时演算。
学习上,课堂上,同学们要积极主动,善于思考,能够主动和老师交流,敢于质疑。老师也要能够容许同学们自由思考,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学无先后,达者为师。
课后,要及时去消化、吸收课堂上的内容。做到当时事当日毕。不遗留问题,不给下堂课,造成理解的困境。要看教材,做习题,还要查阅相关的资料,把课堂上内容学懂学透。可以查阅不同版本的教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做一定数量的习题。只看书,不做习题,是学不好结构力学的。正如游泳,一定要跳进水里,才能学会。要把相关的理论、原理、定理,在题目中运用,多做题目才能熟能生巧,在题目中理解定理。不要陷入题海战术。做习题,是为了更好的理解相关的定理。
大学的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
学习是需要坚持的。没有持之以恒,学习只能是空想。没有持之以恒,学习只能是半途而废。要学好结构力学也不例外。需要日复一日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