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职学生负面心理压力转化为正面心理压力的尝试与思考

2015-10-14 12:49杨维平
科技视界 2015年28期

杨维平

【摘 要】心理压力是人类行为的动力,正面的心理压力产生积极的行为,负面的心理压力产生消极的行为。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压力源和心理认知性反应两个方面缓解学生的负面心理压力,同时加强学生的正面心理压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结果显示,学生的消极行为有明显的下降,积极的行为有明显的上升。从而提出了促使学生将负面心理压力转化为正面心理压力才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良好行为的必然选择的观点。

【关键词】负面心理压力;正面心理压力;心理压力源;心理认知性反应

我国的中职教育在本世纪初与上世纪末有着明显的区别,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职教育是国家指令性的,中职学生作为介于高中和大学之间的一个群体,毕业之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有较好的社会认可度,学生综合素质普遍较好。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教育的转型与提升,中职教育的指令性计划逐渐取消,学生毕业后不再分配工作,社会认可度也滑入冰点,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急剧下降,被社会当作一种所谓的“特殊群体”。早些时候,人们认为中职学生没有升学压力,自我要求也不高,忽视甚至否认现在的中职学生存在心理压力过大的问题。近年来,部分有识之士对中职学生心理压力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与研究发现,因为社会认知的偏见及教师、家长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及方式,中、小学阶段学习生活的不良经历以及青春期年龄阶段的特殊性,使一半以上的中职学生在情感心理、个性心理、学习心理、自我心理、择业就业心理等方面较普遍存在心理压力过大及心理障碍[1]。综合多种调查报告发现,没有心理压力的学生还不到10%。于是部分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工作者开始有针对性地了解中职学生的心理压力,由于没有及时地加强其正面心理压力,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了一些效果,同时也带来了其他一些问题[2]。

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压力是压力源与心理反应共同作用所产生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表现为人的内心冲突及与之相伴随的情绪波动。心理压力是人类行为的动力,从理论上说,完全没有心理压力的人是不存在的。在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范围内,心理压力越大,行为动力就越强[3]。

正面的心理压力会产生正面的行为效果;反之负面的心理压力会产生负面的行为效果。作者在中职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发现,中职学生的心理压力不应用简单地“有”与“没有”或“大”和“小”来进行判定,其心理压力现状应该是正面心理压力不足,负面心理压力有余。中职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一系列不良行为问题都是负面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的结果。因此调节学生的心理压力,促使学生将负面心理压力转化为正面心理压力才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良好行为的必然选择。

1 学生负面心理压力的表现

关于目前中职学生存在的负面心理压力,已有相当多的研究与报导[1-2,4],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极度的失落心理

部分学生初中就读于相对偏远的农村中学,由于教学质量不高,虽然在整个初中阶段都名列前茅,当与全地区学生竞争的时候就表现出明显的劣势,还有少部分学生是因为中考失利,最后只能选择进入中职学校,社会的鄙视、家长的抱怨,内心的愧疚,从而产生极度的失落心理,行为上表现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人交往。

1.2 强烈的嫉妒心理

大部分学生在初中的某段时期,他们都有过对考上普高的信心和憧憬,他们也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但是最终的结果常常让他们回想起来就“耿耿于怀”,他们从内心知道自己对那些曾经的“学友”有羡慕的心理,但是年轻人不服输的特点,使他们内心的“羡慕”转化为了“嫉妒”。这种心理在行为上就表现为有意破坏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自己不能正常学习,搅得其他人也不能正常学习。

1.3 强烈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时期较为普遍的心理特征,但职业学校学生的逆反心理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比较容易把许多的不顺利都归之为某种“不公平”,像学习的不适应、心理的失落、人际关系的紧张等,他们都可以由此找到所谓的“不公平”的原因,从而使他们选择用过激的言行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以达到内心的平衡。

2 缓解学生的负面心理

因为心理压力是压力源和心理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缓解学生负面心理压力的方法也应该从压力源和心理反应两个方面进行。

2.1 分析压力源,有针对性地缓解压力源

学生的压力源有来自外界和自身两个方面。外界的压力有的来自社会,有的来自家庭。来自社会的压力主要是人们对于中职学生的鄙视以及毕业后就业岗位社会地位低下。来自家庭的压力则有多个方面的原因,最为普遍地是单亲家庭和隔代家庭(父母在常年外地打工,孩子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缺乏父母的关爱与教育给他们心理造成很大的负面压力。来自自身的压力大多是对自己的未来期望值过高,既使经过自己的努力也很难实现自己的期望。我们在缓解学生压力源方面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1.1 承认和正确认识社会的不公平,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现有教育及工作的评判体系会发生改变,同时要学生知道这种改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使学生正确定位自己的社会位置,既不能盲目自大,也不能妄自匪薄,使学生的逆反心理得到缓解或消除。

2.1.2 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希望家长尽量不要把家里一些不好的消息,特别是父母之间的感情纠纷向孩子倾诉。在作者所带班级中曾经有过几个学生在学习期间父母要求离婚,并把孩子作为筹码,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创伤,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与这几个学生的家长沟通,使家长放弃这种错误的做法,保证了学生在校期间回到正常的学生和生活轨道。

2.1.3 调整学生近期和远期目标。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近期和远期目标,部分学生的目标过于高远,不符合自身的实际,部分学生的目标过于模糊。作者在教育学生过程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一起协商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近期和远期目标,缓解学生的失落心理。

2.2 调整学生心理认知性反应

调整学生的心理反应是缓解学生负面心理压力的另一个重要手段。造成学生负面心理压力的有些压力源是教师不能够缓解的,教师只能通过自身的心理反应来进行调节。心理学认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会存在积极的心态和消极的心态[1]。教育学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给我们造成困惑的事物是我们缓解学生负面心理压力的指导思想,缓解学生的嫉妒心理。

3 加强学生正面心理压力

正面心理压力是学生积极行为的动力。作为一名学生,最重要的正面心理压力应该是学习压力,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基础较差,心理上又没有过大把学习搞上去的决心,嫌弃学习就是其必然的结果。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作者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加强学生的学习压力。

3.1 改善师生关系。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交朋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向教师敞开思想,教师也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有的放夭地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学生也才能接受教师施加的正面心理压力。

3.2 积极开展各种活动,特别是创新活动等,让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的热情,提高动手能力。根据中职学生好动的特点,设计一些能让学生产生兴趣的竞赛。每个主题照顾一定的群体,通过主体变换,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例如:让学生把教室的用具和校园的植物的英文竞赛前写在写有姓名的纸片上,比赛开始后学生将纸片粘贴相应的用具和植物上,以贴对纸片多的学生获胜。

3.3 改革考试方式,强化考试的心理压力源作用。

3.3.1 通过各种心理暗示,建立激励机制强化考试的心理压力源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3.2 强化考试道德管理,引导、肯定和提倡积极的、正面的考试行为,防范、反对和制止消极的、负面的考试行为。尽量克制教育商品化、抵制不正当竞争,反对和防范考试造假,主动引入师生监督机制,保证考试的真实性和公平性,真正发挥考试的教育尺度功能。

3.3.3 改革考试手段,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好成绩的可能。改革考试手段就是使考试形式多样化。传统的闭卷考试对于考核学生的记忆力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熟练程度是有效的,考试成绩易于精确量化,但是对不擅长闭卷考试的中职学生来说,完全用闭卷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会使很多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这并不是说闭卷考试不必要,只是降低闭卷考试成绩在评价学习学习效果方面的权重。开卷考试重点考核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思辨力、创造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等,考试成绩可以模糊量化而不易于精确量化,教师可以把开卷考试的开放程度做进一步规范化、量化,如允许学生携带一定量的公式、携带设计手册等。考试形式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如采用小组作业和个人作业,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给学生更大的思考、想象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情感,激发其学习热情。

3.3.4 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作报告和座谈。毕业生特别是毕业不久的学生,和在校学生有相同的学习经历,在年龄上也相差不大,他们用自身工作和生活实际谈知识的重要性容易被学生接受,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社会作用及中职学生的社会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4 结语

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和与学生沟通交流,从心理压力源和心理认知性反应两个方面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缓解学生的负面心理压力,在缓解学生负面心理压力的同时,必须加强学生的正面心理压力,保证心理压力的平衡。这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不能希望一蹴而就,也不能指望一劳永逸。同时需要学校和其他教师的配合。作者在此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作为中职教育工作者,应该担负起使命,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心理反应,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李金钊.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压力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 心理科学,2004,27(4):25-28.

[2]孙琦,郑钢.心理压力和消极事件应对方式对青少年情绪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7(3):34-37,

[3]斯滕伯格,威廉姆斯.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9:231-232,354.

[4]衡书鹏.情绪智力与心理压力感的关系——特质性元情绪的调节作用[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2,27(2):14-16.

[责任编辑:杨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