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忠”现象对民营企业主管管理思想的影响

2015-10-14 11:51王俊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管理

王俊

摘 要:“私忠”者是机会主义者的工具。在科层等级中,员工与领导之间的权力距离表现为一种对领导的“私忠”,即无条件接纳领导的价值观。本文从辩证的角度来分析“私忠”的害处和益处。

关键词:私忠;民营企业;管理

一、“私忠”形成原因

我国现代大部分民营企业是以亲人或朋友、同学亲缘关系出资组成。企业主管总体上专业素质较差、管理水平较低,曾今有人对湖南省196位私营企业主调查:专科以上11.22%,初中和高中教育分别为42.35%和39.08%,小学教育6.63%,高中以下近90%,小农意识、小市民意识严重,在企业管理上以自我为中心的“王国”思想建设企业组织结构,培植“私忠”亲信,以满足自尊、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企图通过“私忠”亲信获得生产、经营、管理基础信息,并通过亲信的“私忠”实现生产、经营管理目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私忠”本质分析

从民营企业组织管理的角度来讲,组织希望管理人员、员工“公忠”,将个人的职业规划、生涯规划与企业的发展目标规划一致,“厂兴我荣,厂衰我耻”,员工积极为企业建言献策、克己奉公、勤勉尽职,管理团队相互协调、亲切和谐,管理效能、资源效率同步增加,但是,同样存在“效忠”对象抽象化问题,何况企业是经济组织,组织成员安身立命之本,组织控制人若高高在上,员工牺牲、奉献得不到评价和褒奖,这种从功利角度来讲应该难以为继;主管则是组织的假设代表,部门员工的顶头上司,掌握员工利益评价权杖,主管希望部署混淆“公忠”与“私忠”内涵与外延,主观上以“公忠”为教育工具,客观上形成忠诚于自己的“私忠”,执行计划得心应手、一呼百应,但也不排除形成权势集团,并以此势力左右组织,实现个人利益。

三、“私忠”的效能分析

私忠的益處。圈内人为继续保持“内部人”的地位和状态,需要作出突出成绩,彰显圈子优势,容易精诚合作,形成集体共识,提高决策正确性和绩效水平。

私忠的害处。圈内人排挤了圈外人,私忠者为接近权利核心也很自然会排挤同道中人,造成组织人际关系紧张,失去活力。

组织一旦出现了以多个部门主管为核心的大小圈子文化,各个大小圈子文化与组织主流文化相容,圈子文化都有正能量,整个组织生龙活虎;若各个大小圈子为了各自利益不是从提高组织效益出发,甚至是不惜牺牲组织利益开展争权夺利、相互倾轧的人际斗争、派系斗争,整个组织会因此变的乌烟瘴气,混乱不堪。

四、有效利用“私忠”

(一)以强化“公忠”文化为原则。“私忠”文化,其实是组织文化的亚文化,亚文化群体的发展宗旨应以“公忠”文化为前提,强化“公忠”文化,对组织发展有推动作用,若“私忠”文化与“公忠”文化负相关,势必会阻碍组织的发展。

(二)以遵守公司制度为前提。“私忠”是圈子的核心,圈子成立初期,作为圈子核心的主管应以严格执行组织制度,即加强“经”的一面,令投机份子知难而退,即使牺牲部分灵活性也值得,主要原因是灵活性太多,员工会对原则性漠然,“私忠”圈子在“公忠”为先的前提下,其附着于对组织的“公忠”,利用组织营养生长,亦为组织成长提供能量。

(三)“私忠”者应是精英。作为圈子核心人物的权力拥有者要保持圈子的战斗力,应该以组织先锋队为标准吸纳“私忠”人才。良性的圈子应是组织的先锋队,主管以个人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专业水平、品德修养感召追随者,以管理水平、职业素养、仁爱道义获得圈子成员敬仰。该先锋队的精神、灵魂是主管精神、灵魂的再现及发扬光大。圈子的战斗力、威信、荣誉培养,在于一贯性的为组织、为圈子内外点滴事迹的积累,在于平时看得见的建设性谏言、专业性技能、对组织的突出贡献,在于圈内自律、宽容、豁达、开朗、正气的氛围,在于每一个体责任感、自觉性、创造性,在于以心态、风格、行为、正能量美化在组织中的形象。部门主管既是圈子的核心人物,又是组织的部门领导,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只考虑小圈子的权利,应动态平衡圈内外利益,既要圈子稳定又不能让圈子孤立于组织体系,更不能无理由与圈外群体凡事较劲、敌对、水火不容。

(四)组织(高层)核心人物布局、吸纳圈子人才与组织人才应具有一致性,避免以偏概全;主管圈子的人才与部门能力需求也应具有一致性,避免部门之间人才矛盾冲突。圈子内部自律和他律并举,在保证组织正常运转的范围内,尽可能发挥自律作用,培养个人行为在时间、空间、程度等方面符合组织行为的需要。以定量考评、定性考评、舆情考评先进为标准,保证“私忠”者既得利益是贡献体现、能力体现、群众拥戴的评价结果。

五、 结语

总之,“私忠”有浓厚的人伦色彩,“私忠”的狭隘性在于主仆之间、血缘之间的情感承诺,带有有父子、家族、氏族亲缘色彩。消极的“私忠”具有破坏性,会减少工作绩效、边际绩效、降低工作满意度、增加离职率;积极的“私忠”有利于提高“公忠”水平,同时也能缓冲、回避对“公忠”的破坏性影响。

参考文献:

[1]《公忠与私忠》云南师范大学陈杰、 章秉纯 2006,12,3.

[2]罗家德 作者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博导;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李义通对此文亦有贡献文章来源: 人民论坛 )2015,8,27.

[3]圈子文化-搜狗百科搜狗百科-baike.sogou.com/v...-2014,8,9.

[4]梁漱溟“家伦理本位” 理论,费孝通“差序格局”理论 .

[5]民营企业公司管理实践.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
论民营企业创新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