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肉鸡价创新低
白羽肉鸡毛鸡价格不仅持续低迷,甚至创下自2013年4月H7N9流感突袭后又一低价。毛鸡第一生产大省山东屠宰报价已跌至7.1~7.5元/千克,创下22个月来的最低值。
在节俭消费成为新常态下,春节消费不及往期,白羽肉鸡鸡肉产品售价持续3个月低迷于10500元/吨以下。春节前后,屠宰场放假超过2周,鸡肉走货以暂停为主,造成库存积压,目前屠宰场低价收购毛鸡。特别是前期各大公司所放保底鸡均以7.4~7.6元/千克为主,因而鸡价难以有大起色,山东、河南、辽宁、苏北鸡价均是在7.1~7.8元/千克运行。
2月28日后,大型屠宰场已恢复开工,但毛鸡价格却是持续下跌,一反养殖户期待开工后上涨的局面。主因目前仍有小部分屠宰场尚未开工;另外,已开工的屠宰场因为年后工人离职多,开工率不足导致毛鸡货源显集中,因而鸡价在低位之中依然下跌,山东最低区域鸡价跌至7.0~7.1元/千克。除此之外,环保限令干扰开工,季节因素疾病多,鸡只提前出栏,亦是利空鸡价的因素。
春节后,在鸡价一路下探时,雏鸡高开至3元/羽后仍有上涨空间,最高报价至3.4元/羽。然而屠宰场恢复开工后,毛鸡价格下跌,行情过差,养殖户补栏意愿下调,雏鸡掉价增多,雏鸡价止涨回落,雏鸡价持续大落至2.2~2.5元/羽。
3月份,歇业屠宰场基本恢复开工,工人缺失问题亦将得到解决,因而屠宰收购能力增加;另外,随工人返城务工、学校开学等集中消费增加,鸡肉产品走货速度将加快,支撑毛鸡价格上行;特别是目前毛鸡价格已经触底,存在上涨基调。但是在毛鸡出栏量增、鸡肉消费难以大改善下,预计鸡价难以全面突破8元/千克。
雏鸡价将在补栏季节与雏鸡量增多互相作用下,下跌之后逐步企稳,预计3月在1.5~3.0元/羽震荡运行。
2月初,养户出栏积极,终端鲜销疲软,全国生猪出栏价大幅度下探,均价跌破12元/千克关口。东北地区猪价跟随企业收购价跌涨调整;华北猪市则以下探为主,企业采购价在一周内累计下调超过1.2元/千克。山东金锣多次下调采购价,福建北部、江西吉安出栏价跌至11.2元/千克,对华东地区市场造成降价压力。华南地区出栏价连续下探,广东四会出栏价5天内累计下调0.8元/千克,当地养户出栏迫切,悲观情绪较重。广州毛批市场经营客户反映终端消费量萎缩迅速,销量不振。
2月上旬,全国各地区生猪出栏价差价不大,调运困难,虽然生猪出栏体质量较往常偏低,大猪供应减少。加上消费人口大量流动,集中消费锐减,生猪需求量逐步减少。肉类消费不振的情况一直延续到春节前一周,全国生猪市场跌涨调整,生猪出栏价整体仍然下探。
东北、华北地区猪价于“小年”前后小幅上涨,总体价格环比上旬上升,但华北屠宰企业采购仍较为消极,年前屠宰增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华东猪市窄幅波动,山东金锣采购价“小年”期间上调,随后回调,华东出栏价跟随回落。临近年关省外猪进入西南有所减少,部分食品企业开始备货上量,当地出栏量增加,市场行情较为平稳。华南地区跌涨互现,人员回流内陆,广西屠宰量小幅上升,价格持稳,广东毛批市场交易量锐减,交易行情总体平淡,产区出栏平稳,价格跌涨两难。
春节期间,生猪总体供应量与需求量降低,养猪户出货迫切性较强,各地出栏价差价较小,调运消极。屠宰场陆续停运,北方生猪市场“无价无市”,南方市场以乡镇为主,生猪市场波动因素渐弱。2月生猪行情年前消费不如预期,养户抛售现象严重,整体出栏价迅速破六,春节期间平稳过渡。养殖户的大量抛售是造成春节前“旺季不旺”的主要原因。
3月仔猪投苗环比减少0.66%,同比减少1.66%。逐步回暖的天气令生猪长速加快,猪只体质量的上升,将填补年前抛售所造成的整体供肉量减少的情况。终端消费市场猪肉供过于求的现象,将最少持续半个多月,生猪市场不容乐观。
3月份进入肉类消费的淡季,未来全国生猪行情将继续下探,猪价维持低位运行,整体出栏价继续下滑。□
河南省2015年3月4日畜产品集市价格比较表
本周肉雏鸡均价涨幅超过9%,蛋雏鸡、豆粕均价涨幅超过1%,鸡蛋均价跌幅超过3%,活猪均价跌幅超过2%,白条鸡、牛肉、羊肉、小麦麸均价跌幅超过1%,其他变化不大。
河南省畜牧局畜牧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