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文峰(威县县医院内科护理,河北 邢台 054700)
优质护理用于肺源性心脏病的效果观察
安文峰
(威县县医院内科护理,河北 邢台 054700)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用于肺源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肺选取源性心脏病患者47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236例与对照组23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尿剂、抗生素、正性肌力药、血管扩张剂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生命体征观察、病房清洁、资料登记等一般护理;护理组给予包括一般护理、呼吸道护理、吸氧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情绪护理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结果、护理前后生命体征。结果 护理组治疗的有效率、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体温、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护理组血压、脉搏、呼吸频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院针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制定优质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体温、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得到了患者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肺源性心脏病;优质;护理;效果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部疾病引发的右心负荷过重的心脏病,呼吸感染可诱发急性发作[1],春秋季高发,多发于中老年人。临床上尚未发现治愈方法,优质护理对于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死亡率有重要意义[2]。本次研究旨在关注我院制定的肺源性心脏病优质护理措施的实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7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根据相关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确诊,排除有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护理组236例,男133例,女103例;年龄53~81岁,平均年龄(71.4±3.8)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6.1±1.4)年;原发病:支气管哮喘57例,慢性支气管炎127例,支气管扩张37例,肺结核15例。对照组235例,男133例,女103例;年龄53~81岁,平均年龄(71.4±3.8)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6.1±1.4)年;原发病:支气管哮喘57例,慢性支气管炎127例,支气管扩张37例,肺结核1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原发病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尿剂、抗生素、正性肌力药、血管扩张剂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生命体征观察、病房清洁、资料登记等一般护理;护理组给予包括一般护理、呼吸道护理、吸氧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情绪护理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结果、护理前后生命体征。
1.2.1 呼吸道护理:为避免因呼吸道感染诱发肺源性心脏病,应避免冷空气的刺激,注意随气温变化加减衣物;为增强肺活量、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持呼吸通畅,可加强锻炼。
1.2.2 吸氧护理:保证氧供应是治疗的基础,要定时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给予患者低流量、湿化的氧气供应。
1.2.3 饮食护理:严禁患者吸烟、饮酒,限制患者摄入油腻、不宜消化的食物,建议患者多食用清淡、营养的食物;日常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
1.2.4 体位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的体位以免呼吸不畅;痰液较多者应给予叩背帮助其排出痰液,对于活动受限者还应帮助其翻身;对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进行吸痰,为避免呼吸道粘膜受损,动作要轻柔。
1.2.5 情绪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以娴熟的护理技术加上热心、温和的护理态度获得患者的信赖,及时对患者因病痛、呼吸不畅或医疗费用而产生的焦虑、痛苦情绪进行疏导。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的有效率、患者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家属满意度及治疗前后体温、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护理效果
护理组治疗的有效率、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比较 [n(%)]
2.2 护理前后生命体征
两组患者护理后体温、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护理组血压、脉搏、呼吸频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命体征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命体征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时间体温(℃)血压(mmHg)脉搏(次)呼吸频率(次)护理组n=236护理前38±0.3167.6/90.1 ±3.1/2.7140.2±3.244.7±3.1护理后36.2±0.7*135.1/78.1 ±3.8/3.7*#87.3±2.8*#22.6±2.5*#对照组n=235护理前38.1±0.5167.3/90.2 ±4.2/4.1140.5±2.644.6±2.9护理后36.5±0.4*143/83.4 ±2.7/3*90.2±2.7*29.3±2.6*
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病情复杂、病死率高的心脏病[3]。肺源性心脏病由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肺部原发疾病诱发,以呼吸困难、咳痰、湿性啰音、右心肥厚、肺动脉高压等为典型临床表现[4]。目前临床尚未发现治愈肺源性心脏病的方法[5],给予对症治疗、有针对性的护理,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去除诱发因素、是帮助患者恢复肺、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方法。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我院针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制定的优质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体温、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得到了患者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1] 宋路平.200例肺源性心脏病的社区护理效果分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25(14):355-356.
[2] 张娇娇.老年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37(16):320-322.
[3] 王晓杰.康复护理干预用于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华医疗杂志,2012,30(13):282-284.
[4] 沈晓梅.肺源性心脏病280例患者的康复护理干预意义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4,22(7):623-624.
[5] 刘菲菲.不同方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9(5):1237-1238.
R463
B
ISSN.2095-6681.2015.13.1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