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急诊心肌梗死的护理效果

2015-10-14 02:40谢清兰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人民医院四川雅安625000
关键词:心肌梗死护理人员急性

谢清兰(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人民医院,四川 雅安 625000)

浅谈急诊心肌梗死的护理效果

谢清兰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人民医院,四川 雅安 625000)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抢救时间、抑郁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抢救时间,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护理观察;心肌梗死;急诊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内科疾病,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如果该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1],本文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女9例,男15例,年龄38~77岁,平均年龄(58.91±5.24)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74±1.68)年;观察组女10例,男14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59.16±6.07)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92±1.73)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2-3],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绝大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恐惧、焦虑、紧张等诸多不良心理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主动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多为患者讲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并鼓励和安稳患者,指导患者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②疼痛护理:急性梗死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胸部疼痛症状,该症状会促使梗死面积增加,导致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因此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吗啡等止痛剂进行有效止痛,同时给予患者持续吸氧。③静脉输液护理:护理人员需选择较粗的静脉血管对患者实施穿刺,同时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医嘱控制静脉滴注速度,对患者的心率、血压进行实时监测。④饮食护理:对于存在严重胸部疼痛的患者,护理人员需嘱咐患者暂时禁食,直到患者的胸部疼痛症状好转后,可为患者提供流质或半流质低盐、低脂等易消化食物,同时饮食原则应严格遵循少食多餐原则。⑤溶栓治疗护理:对于需要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需及时询问患者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消化道溃疡等溶栓禁忌证,及时送检心肌酶、出凝血时间、血型、血常规。⑥排泄护理: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睡前进行腹部按摩,以便于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患者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必要时给予温肥皂水、酚酞等润肠剂灌肠通便[1-4]。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抢救时间、抑郁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对比(±s)

组别n住院时间(d)抢救时间(min)满意度(分)抑郁状况(分)对照组2411.13.230.04±8.468.01±1.4148.82±7.23观察组247.32.422.58±6.519.76±0.7912.06±7.04 t-5.7616.5834.78211.584 P-<0.05<0.05<0.05<0.05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剧烈且持续疼痛等,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疗效[4-5]。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2)疼痛护理;(3)静脉输液护理;(4)饮食护理,(5)溶栓治疗护理;(6)排泄护理。研究结果得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抢救时间、抑郁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抢救时间,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1] 孙姣松.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指导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5(9):351-353.

[2] 李 冉,陈慧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24(6):427-429.

[3] 韩小燕.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24(17):364-366.

[4] 李 英.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4,26(15):516-518.

[5] 阮超静.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3,17(12):853-855.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13.151.02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护理人员急性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包炎1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