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勇++梁日凡
摘要:通过对梧州学院“人文生态校园建设工程”规划设计的实践进行研究思考,从规划构思、规划主体、景观格局等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山水思想规划理念的应用,提出了建设山水校园的相关方法。
关键词:山水思想;学院;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V-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5)03-0069-06
中国传统山水思想源远流长,一直影响和指引着我们的造园活动,由此开创了享誉中外的园袜造景理法——山水法,形成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园林的特色。中国的皇家园林颐和同、私家园林苏杭园林等无一不体现着传统山水思想在园林中的应用。
山水思想,狭义地理解即为园林的两个要素——山与水。山水、地形是园林的骨架。《画论》写到:“水令人远,石令人古”,“地得水而柔,水得地而流”,“胸中有山方能画水,意中有水方许作山”,生动地说明山水相映的不可分割性。清代著名画家笪重光在《画筌》中所论证的:“山脉之通,按其水境。水道之达,理其山形”,就园林布局而言,反映了山水的密切关系。而广义理解,山水则代表了整个自然界.山水思想即“天人合一”的思想。总之,山水思想的发展和传承最终应回归到人。掇山理水的最终目的是模拟自然山水,结合人文要素,创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观为人所用。
梧州学院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背山面水,自然环境优越。为建设有利于培育大学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的校同环境,梧州学院结合“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整洁校同”活动,以优化校园人文生态环境为目标,以学校“包容、重道、r爱”核心文化为导向,融人中国传统山水思想,实施“人文生态校园建设工程”。
校园现状
校园区位
梧州学院创办于1985年,前身是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院位于梧州市北部万秀区,东面紧贴城市主干道富民路,北面临近G322国道,交通与周边城市紧密接轨。区域经济社会条件良好,商业和旅游业发展程度高。
建设范围
梧州学院现有建成区面积近53万m2(约53.33hm2)。总体规划面积约90万m2(约88.33hm2),包括:本部校区(I区)、体育场至加油站区域(Ⅱ区)及旦冲沿江规划的高新科技园区域(Ⅲ区)组成的用地范围。
景观条件
外部景观条件学院西北面环天岭界山脉,东面临近桂江。桂江江面开阔,四周山峦叠嶂,林大茂密。
内部景观条件现有校园景观建设暂处于基础阶段,有待充实优化和开发建设。规划区域内以人工林和经济林为主,植被条件较差。校内主题建筑风格受梧州地方文化影响,主调为岭南风格的骑楼。
总体景观框架梧州学院校同为典型的山水格局,可概括为“一江两山三园”,“一江”即桂江,“两山”为国道两侧山体,“三园”指学院本部建成区(I区)、体育场至加油站区域(Ⅱ区)、旦冲沿江规划的高新科技园区域(Ⅲ区)。见图1,2。
规划主题构思
规划主题
本规划以“山水学府,西江明珠”为主题。
山水学府梧州学院校区山多,但缺水。水,儒家将其视为包含品德、正义、道德、法、正统、志向、力量、持平、洞察、智慧、知命、善化、勇猛、英武等诸多美德的化身,体现并涵盖了儒家理想的君子品行。若将水引入学校,形成山水格局,既与梧州的山水特征相吻合,又饱含《论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儒家哲理,并与本项目规划要求契合。
西江明珠西江凸显了梧州学院所在区域的特点,“西江经济带开发战略”有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态势。梧州城,素被喻为桂东地区和西江流域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大学是城市智慧的心脏,梧州学院是梧州这颗“明珠”的核心特征。
规划主体
以中国传统山水思想为指导,将“人、水、山”作为规划主体。
人包含两方面的要素,一是学校的主体——师生,二是当地的历史人文景观。
学院教学及生活区域是校园的核心区域,这一区域与学校的主体——师生的关系最为紧密。
本区域景观内容主要包含文化广场、行政教学楼及图书馆配套环境提升、学生宿舍区域的人文景观场所建设等项目。通过该区域的精品景观建设,为师生提供学习、活动的平台,营造高品质的大学校园氛围。
水水与梧州渊源已久。梧州的文明从舜帝沿江南巡开始。梧州的龙母文化予水相生,是民间原生态水文化宗教信仰,是西江文化的内核。因此,建造水景既传播了城市历史价值,又使得校园水网中的景观溯源富有了思想和主题。
水系统建设包括明珠池、仁爱湖、黄金水道及桂江滨江景观带。
山山城水都是梧州环境的典型写照。本规划充分利用这一天生优势,结合中国传统思想的儒家、道家、佛家思想以及地方历史人文景观,打造富有文化内涵,兼备生物多样性,可游、可赏的校园山地景观。
总体景观布局
本规划采用了中国古典园林传统理法——山水法,形成了“一轴一带一环”的自然山水景观格局。见图3.
一轴,规划以主入口、综合教学大楼、图书馆为主轴控制全园,形成明珠广场(东门主入口区)、明理楼庭院(综合教学大楼)、梧山书院(图书馆区)三个景观节点。
一带,充分利用学校毗邻桂江的优势,将水引入园中、水景借入同中,结合学校西面的山地,形成“背山面水”的生态景观格局,体现中国传统山水思想,并着力打造沿江风光带,规划了桂江砥柱、蛋家渔歌、金牛仙渡、学子观江、龙舟溯源五个景观节点。
一环,形成以主轴为核心,其他元素环状布置的格局。其他的教学楼、学生宿舍区、运动区、山地区、水景区均以“主入口区一综合教学大楼一图书馆”这一主轴为核心环状布置。
凸显“人”的思想
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要务之一是以人为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规划以此为思想,布局该区域的精品景观建设。
东大门主入口区该区域位于学校东侧,与城市主干道相接。区域内设置了5个景观节点,即:明珠雕塑、学风校训柱、镜池、校史长路、名人足迹等。见图4、5。
明珠雕塑:梧州是中国人造宝石之都,在学院广场设计一颗巨大的“明珠”雕塑,映衬“西江明珠”主题,命名为明珠广场。这颗“明珠”拟以本校师生员工共同完成的思想艺术作品,通过精心设计,表现“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人才为支撑,以服务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并呼应“校地协同,贴近业界”的办学思想,激起师生共鸣。明珠雕塑将作为梧州学院核心景观标识矗立于明珠广场,寓意未来光明前景。见图6。
学风校训柱:在主轴通道两边镜池中,结合校训“明德、博学、求是、创新”,设左、右各四条大型图腾文化柱,衬托明珠广场的气势以及提升中轴线上综合教学大楼和图书馆两大标志性建筑向上的动势。
镜池:分布于明珠广场主轴两侧,开阔大气,综合教学大楼主楼倒影其中,烘托梧州最高学府的庄重大气,浮岛位于镜池一角,与镜池相得益彰。见图7。
校史长路:规划以梧州高教史上重大事件的年份为序列,在明珠广场镜池北侧建一条“校史长路”,以石板地刻、景墙等形式记录学校历史。
名人足迹:镜池南侧沿水设景观同路,沿路布置名人相关雕塑、小品。
综合教学大楼区该区域位于规划的主轴上,在明珠广场的西侧,取名为明理楼。规划重点主要是对明理楼建筑内的五个天井庭院进行改造设计,结合五行景观元素营造五个各具特点的景观空间,以满足不同性格类型的师生对交流场所的不同需求。
土。土日“稼穑”。教学楼主楼中庭为“土”位,土主沉稳,厚重感,此处以“重道立德”主题,立舜帝像。舜文化,是舜帝身体力行所创造的道德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根脉。舜帝是“德”的化身,重德治,重人世,重和谐,重包容,《尚书》云:“德自舜明”;《史记》述:“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舜帝是史上唯一到过古苍梧地区活动的帝王,梧州是舜帝南巡与隐真之地,是舜文化的重要传播地之一。始祖恩,本土情,明理楼作为梧州学院治学的殿堂,在楼内中庭立舜帝雕塑以明德,与学校的“包容、重道、仁爱”核心文化具有一致性。假山、奇石、喷泉都是土元素的体现,围绕舜帝像于中庭布置中央花坛及大爱池,四方配以花箱做点缀,寓意五行相生,循环不息。
金。金日“从革”。金性代表义,就是崇善弃恶,事事都顺理。采用先锋建筑的设计手法,引入金属小品、板凳,与金元素锋锐的个性相得益彰,让人体会到金的敢于创新,勇往直前的气势,力求创造一个励志的精神境界场所,品位其坚忍不拔的意志。
水。水日“润下”。水性代表智,就是观察事物详细,对于任何事能预知前兆,善理权谋术事。此区域采用自然式的园林布局,模仿水的灵动、柔美,引入水景微型小品,汲取其精神力量,洗涤人的灵魂和思想,使其得到升华,品位其高尚的品质和情操。
木。木日“曲直”,好华美,且具有风雅的个性。木性代表仁,即慈爱又行善的意思。木元素还是生命力的代表,除了繁花异木的精心布置栽植,还将引入木质小品及休息设施,体现出场地蓬勃的张力,奋发向上的生命力量。闲坐树下,洗净铅华,于无声处感受生活的美。
火。火日“炎上”。火性代表礼,寓意为人谦让谨慎,敬上而不欺下。规划将火的抽象具象为流畅的曲线融入场地设计,同时结合园林特色灯具夜景照明,模拟火之形态,汲取火元素的精神力量,律动中的活力跟美感,融入文化内涵,使景观具备动人的精神力量。
图书馆区 此区域为校园“文化核心”,景观设计以突出文化意境及内涵为主。该区域位于主景观轴的端点,是主景观轴的最高点,也是景观序列的高潮部分,辟有书海观天、竹林书韵、书香小憩、有凤来仪、玉洁兰香、山水贴六个景观节点。见图8。
书海观天。图书馆南侧平台开辟读书园、临高设大气的无边界水景,意喻学海无涯,同时营造极目天舒的豪迈的学校气质;拟于水池中放置石雕书——古代、残缺的,似半出土的文物,书上只刻一个年份——“公元2012年……”这是学校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式的年份,让人读、让人品、让人思,其创意及制作,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见图9。
竹林书韵。种植竹子分隔空间,结合带状花池坐凳,花池中种植阴生多年生花卉。坐凳供师生交流学习、休息。场地中庭设计出池种植点景开花乔木,放置花钵,提示入口。
书香小憩。放置山石于沙石中,打造禅意的枯山水的主体景观,沙石中种植秋色叶乔木,旁边设置桌椅供师生交流、休息。楼梯间的墙体通过阶梯状花灌木修饰。
有凤来仪。凤凰树(Delonix regia (Hook.)Raf.)是吉祥的象征,将之作为校园主题树种种植在图书馆西北角,并以此为中心,建造众星拱月布局的凤凰树区景观,喻“有凤来仪”之意,并象征学校坚持传统而不保守,学术自由而不随意,包容着全国及世界各地的人才和求学者广阔胸怀的气度。
玉洁兰香。图书馆四周种植合围的香花植物白兰(Michelia alba DC.)树阵,代为书香,喻“玉洁兰香”,营造这幢藏书建筑内敛宁静的氛围,以及体现保护大学固有的学术戒律和坚守道德的精神和文化品格。
山水贴。图书馆前的坡面因地制宜开辟如玉带般水坡,坡面雕刻学校校歌或其他铭文,谓之“山水贴”。同时,在图书馆与主楼间大幅山墙上雕刻历史性的人物浮雕以渲染历史文化氛围。马君武先生1928年率师生开山辟土、植树造林艰辛办学的精神以及2012年学校迈向“文化旗帜引领发展崭新阶段”的历史时刻,均可以作为素材具象为山墙浮雕的设计元素。
结合水的灵动
本规划借、引桂江之水,传承当地的水文化(龙母文化),开辟了十里鸳江画廊、仁爱湖两个景观节点,并利用学校得天独厚的地形,结合现代造园技术,营造雨水花园,使得学校的水系统达到有序。
十里鸳江画廊。以五大特色主景:桂江砥柱、蛋家渔歌、金牛仙渡、学子观江、龙舟溯源为节点,以梧州地方民俗文化系列、海上丝绸之路展示为串联复线,共同构成独具梧州文化基因的沿江景观带,既依附于学校特有的山水体系,同时也构建了梧州市旅游未来的一大亮点。
仁爱湖。现有水塘及东门值班室周边空地至十字路口的带状区域,整体设计为湿地龙母文化园——“仁爱湖”,取龙母“仁慈博爱,利泽天下”之意。全园以龙母龙子传说故事为主线,设多处主题景点,如龙母拾卵豢龙、出龙涧、五龙戏水、龙子衔鱼敬母、利泽亭、讲古台、浣花溪、桃花堤等具有浓厚地方文化和校园固有文化特征的景点。见图10。
雨水花园。将水塘水位提升,使这片塘水回归深邃、清澈与宁静,建造多层次水生植物群落,选择不同高度级的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岸边湿生植物、岸上耐水湿植物品种合理搭配。打造多层级水岸景观形态,创建师生休闲活动场所,突出湿地特有的科普教育功能。
凸显山的巍峨
将西北侧山地开辟为山地公园,规划以宗教文化、地方历史人文为主题,打造具有独特山林特征的山地校同景观,提升校园环境育人功能和办学吸引力。景观布局辟有:牟子阁、佛缘径、茗香同、魁星亭、文笔塔、苍山梧水六个景观节点。
牟子阁、佛缘径。牟子为东汉末年佛学家,乃苍梧隐士。他精通诸子百家,是岭南最早研究佛学的人,其《理惑论》糅合儒、道各家学说,是中国第一部佛学专著。建造牟子阁以纪念牟子对佛教的贡献并开辟上山路径“佛缘径”,两侧立景石、景墙,石刻佛字,佛学经典名句,营造佛教文化氛围。
茗香园。牟子阁旁拟以梧州茶叶特产六堡茶园为载体,配建山间茶屋。营造“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茶一人生”的意境。沏一壶茶,于氤氲磬香中,或品道之清玄,求空灵虚静;或品儒之中庸,用一份乐感去积极人世;或品佛之禅理,青灯孤寂,明心见性。其意境,其价值,各具特色,皆为修身养性之最佳去处,让人流连忘返。
魁星亭、文笔塔。于山地高处择良地建筑蕴含浓重学人特色的魁星亭、文笔塔,镇风水而兴文运,祈愿学校教育事业日益精进。
苍山梧水。山体北侧面向培训中心的山体面,利用地势高差打造人工水帘瀑布与知音亭,追求只属于高级知识殿堂的“高山流水觅知音”的知识文人孤傲高尚的情怀。
结语
江山,国家或国家政权的同义词,山水清音是至高无尚的艺术境界,这是我国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糅合为一体的综合因素所致,最终形成的山水格局思想也是我国造园理法所要传承和发展的。本规划秉承传统,以桂江、西山为学校风景建设组成的依托基面,以其极富变化的地貌,赋学校以生机,构成了水平与垂直动态空间,优美的风景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