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毛木耳栽培基质添加豆粕试验与示范效果分析

2015-10-14 04:34袁滨吴尚钦柯丽娜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发酵豆粕产量

袁滨++吴尚钦++柯丽娜

摘 要 对2011~2015年连续4年开展的白背毛木耳栽培基质添加豆粕试验与示范结果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常规栽培料发酵结束后加入豆粕栽培白背毛木耳,会导致污染率急剧增加,添加6%豆粕的菌包废包率高达32.5%;在常规栽培料建堆时,将豆粕与麸皮、轻质碳酸钙等辅料一起加入到木屑中进行充分发酵,可以显著提高木耳产量和品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相对常规料栽培白背毛木耳,添加豆粕的栽培料发酵时间和翻堆次数需要适当增加,必须确保培养料发酵充分,否则容易出现培养料氨味过重,以致菌丝不吃料或吃料困难,影响栽培效果。

关键词 白背毛木耳 ;栽培基质 ;豆粕 ;发酵 ;产量

分类号 S646.6

Experiment on Cultivation Substrate of Auricularia polytricha

(Mont.)Sacc. with Adding Soybean Meal and Demonstration Effect

YUAN Bin WU Shangqin Ke Li'na

(Zhangzhou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Zhangzhou, Fujian 363005)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Cultivation substrate of Auricularia polytricha (Mont.) Sacc. with adding soybean meal test and demonstration effec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dd soybean meal Into conventional cultivation material after the ending of fermentation could cause pollution rate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the pollution rate is as high as 32.5% with adding 6% soybean meal; The soybean meal and the bran, light calcium carbonate and other auxiliary materials together into sawdust with full fermenta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Auricularia polytricha (Mont.) Sacc..Especially, in order to ensure good fermentation,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fermentation time and Turning Frequency;Otherwise it's easy to have heavy ammonia smell Which caused the difficulty in mycelial growth and Leaded to the failure of cultivation.

Keywords Auricularia polytricha (Mont.) Sacc. ; cultivation substrate ; Soybean meal ; ferment ; yield

福建漳州地区是国内白背毛木耳主产地, 2013年栽培白背毛木耳1.6亿袋,产量11.30万t,产值高达3.34亿元,年出口量占全国的90%左右,是福建省最主要的出口创汇食用菌[1-5]。2010年以来,生产白背毛木耳的原料单价平均上涨超过35%,人工成本上涨50%以上;而白背毛木耳市场不稳定,出厂价格波动较大,第一潮干木耳最高时达到31.6元/kg,最低时不足17元/kg。白背毛木耳生产成本上涨,而销售价格却没有提高,若在产量、品质上没有新的突破,耳农的收益不可避免会降低,其生产积极性势必受到影响,对漳州的白背毛木耳产业发展很不利。

常规白背毛木耳生产是采取发酵料栽培模式[6],栽培料配方:杂木屑85%,麸皮12%,轻质碳酸钙3%,前后发酵28 d左右,该栽培料配方中提供氮源的主要是麸皮。连续2年对漳州龙文区朝阳镇、郭坑镇,南靖县靖城镇等地一些栽培大户的白背毛木耳整个生产季节进行跟踪调查发现,由于漳州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一般当地耳农从8月底开始打包接种,10月底前后即开始开袋出耳,一直持续到次年的5月才结束整个栽培周期,白背毛木耳的出耳时间很长。通常打包接种时的菌袋干重在500 g左右,而木耳采收完毕生产结束时,菌袋收缩非常严重,总重量不足200 g,这一方面表明菌袋的营养吸收较充分,另一方面也说明菌袋提供给白背毛木耳生长的营养是不够的,至少是可以增加一些营养以提供白背毛木耳更好生长。分析常规的栽培料配方也发现,该配方原料简单,麸皮添加量只有12%,且经过长时间的发酵,提供给白背毛木耳生长的营养有限。基于以上分析,考虑通过增加栽培料的氮源,来提高白背毛木耳的产量。豆粕是大豆经过提取豆油后得到的副产品,但其本身的蛋白质含量仍较高,高达40%~48%,且豆粕营养全面,氨基酸构成较合理,含有适量的钙等元素[7-10],是食用菌较理想的氮源。因此,自2011年开始,以豆粕作为氮源添加物,添加到白背毛木耳栽培料中,研究其对白背毛木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4次试验与示范结果汇报如下。

1 白背毛木耳栽培基质添加豆粕预试验

2011~2012年度进行了白背毛木耳栽培基质添加豆粕的预试验,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常规栽培料发酵结束后,分别添加2%、4%、6%的豆粕,搅拌均匀后立即装袋,对照为发酵好的常规栽培料,每个处理480袋,3次重复。菌袋经常压灭菌10 h后,常规方法接种、养菌、出耳管理。结果显示,添加豆粕的配方养菌期间绿霉污染就已比较严重,且随着豆粕比例增加,菌袋污染比例也增加,试验处理的污染率是对照处理的9.3~16.25倍。见表1。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添加豆粕处理的菌袋污染率高,但各试验处理其余走菌正常的菌袋的菌丝表现明显较对照的好,具体表现为菌丝更浓密、洁白,前端菌丝明显粗壮有力。

大多数感染菌袋是从料面开始出现绿霉,很快菌袋内也有绿霉发生,部分菌包出耳前整袋都是绿霉,完全报废;部分感染绿霉的菌包还可出耳,但耳片小且薄。由表1可知,添加豆粕的平均单袋产量均要低于对照组,但扣除污染菌包后,添加2%、4%豆粕的单袋产量分别达到71.0、72.6 g/袋,较对照的分别提高了1.1%、3.4%,表明改进豆粕料的发酵质量,白背毛木耳栽培基质添加豆粕应该是可以增加其产量的;而添加6%豆粕的耳片普遍较差,产量也低,即使扣除污染菌包,其单袋产量仍比对照的低了5.6 g/袋,这可能与其营养过于丰富、豆粕料发酵不充分关系较大。尽管在发酵结束后、装袋前添加豆粕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营养不流失,但由于豆粕没有经过充分发酵,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没有经过微生物转化,不利于毛木耳菌丝吸收营养,且培养料营养丰富,极易感染绿霉,最终极大的影响了木耳总产量。

2 白背毛木耳栽培基质添加豆粕试验

2012~2013年度继续进行白背毛木耳栽培基质添加豆粕试验。针对上一年度豆粕栽培预实验出现的问题,同时为了增加试验可靠性,并尽量缩短试验时间,在漳州市农科所试验场的基础上,增加了龙文区朝阳镇基地试验点,具体操作如下:常规栽培料中分别添加1%、3%、5%的豆粕,其中朝阳镇基地只做3%比例添加量试验,此次豆粕添加时间改为发酵前添加,即将豆粕与木屑、麸皮、轻质碳酸钙一起混合均匀,分别建堆发酵,对照常规栽培料。每个试验处理设计栽培量为5 000袋,由于试验处理量少,为保证发酵时堆料有足够温度,建堆时将各试验处理料紧靠在一起,中间用纱网隔开。常规方法发酵结束后装袋,菌袋经常压灭菌10 h后,常规方法接种、养菌、出耳管理。数据统计时,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为1个栽培架共480袋,3次重复。

常规栽培料中添加豆粕是可以增加白背毛木耳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并且随着豆粕添加量的增加,产量也显著增加。农科所基地结果显示,3%、5%豆粕添加量处理的木耳产量、毛利润等与对照的均达到显著差异,毛利润分别增加了0.08元/袋、0.1元/袋;朝阳镇基地结果与农科所基地结果基本相同,添加3%豆粕时产量较对照增加了6.9 g/袋,毛利润增加了0.09元/袋。由于添加豆粕并经过充分发酵,栽培料的有效营养成份提高,菌丝体的活力也更强,营养积累更充分,菌包可以提供更多的后续营养,因此第2潮木耳的产量比对照的增加明显,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达到了差异极显著水平。见表2、3。

3 白背毛木耳栽培基质添加豆粕试验与示范

3.1 试验与示范结果

为了验证试验结果的稳定性,2013~2014年度在漳州市农科所试验场,龙文区郭坑镇、朝阳镇,南靖县靖城镇等基地设立试验观测点,继续进行白背毛木耳栽培基质添加豆粕试验与示范。具体操作如下:常规栽培料中添加3%或5%的豆粕,将豆粕与木屑、麸皮、轻质碳酸钙一起混合均匀,建堆发酵,发酵处理方法与常规方法相同。发酵结束后装袋,菌袋经常压灭菌10 h,常规方法接种、养菌、出耳管理。每个试验点设计栽培量5万袋。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近些年来漳州市农科所及其依托的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漳州综合试验站在白背毛木耳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上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获得了菇农的认可,尽管此次验证试验每个点只设计5万袋栽培量,但郭坑镇和朝阳镇基地耳农认为,常规基质中添加豆粕栽培白背毛木耳的效果非常好,只要在发酵前添加豆粕与常规料一起进行发酵,栽培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实际备料发酵时,分别准备了30万袋、20万袋的生产量。由于2012~2013年度2个试验点的栽培效果确实很好,也没有出现异常情况。尽管一再对耳农强调该配方尚处于验证阶段,栽培技术还不成熟,但我们相信按照2012~2013年度的处理方法进行栽培应该不会有问题。但接种后,试验处理恰恰出现了较严重问题,虽然菌丝萌发正常,但有部分菌袋的菌丝不吃料或吃料非常缓慢,绿霉污染很少。各试验点的废包率(菌丝不吃料或吃料非常缓慢)如下:龙文区朝阳镇3.2%,郭坑镇11.8%,漳州市农科所试验场12.9%,南靖县靖城镇19.7%;对照处理基本都可正常吃料,废包主要是绿霉感染引起,污染率平均在2.5%。

3.2 试验与示范结果分析与讨论

出现问题后,我们第一时间赶到各试验点进行实地调查,找出原因并及时提出补救措施。靖城镇基地废包率最高,高达19.7%,是对照组的近8倍,主要原因是栽培料发酵不充分,接种时袋内氨味仍较严重,影响了菌丝吃料;同时恰好该耳农制作的栽培种不够用,于是将自己之前剩下的原种也拿来凑数接种栽培料。分析认为,由于这些原种是6月中旬制作,至9月中旬使用时已有近3个月的时间,且是在没有空调的大棚内养菌,尽管接种栽培料的原种看起来菌丝还比较洁白,没有明显黄水产生,但菌丝菌龄过长,菌丝已老化,吃料时菌丝后劲不足;与此同时,培养料处理不当,也不太适合菌丝生长,双重不利因素导致了该耳农的废包率较其它基地的明显偏高。漳州市农科所试验场和龙文区郭坑镇2个试验点的废包率也较高,是对照组的5倍,主要原因是栽培料发酵不充分,接种时袋内还有较明显的氨味,影响了菌丝吃料和正常生长。龙文区朝阳镇基地废包率最低,只比对照的高出一点,最终的产量统计显示该耳农增产幅度高达16.9%,每袋增加纯利润0.28元,增产增收效果明显。4个试验点堆料发酵处理方法基本相同,都是与对照组的分别同时建堆、发酵,翻堆时间与次数也相同。一般每堆发酵料的生产量约10万袋,但每天只能生产10 000~13 000袋,装袋、接种工作前后要持续一周左右。尽管靖城镇、郭坑镇、漳州市农科所试验场3个试验点的废包率高,但都普遍存在前期生产的菌袋废包率明显高于后期生产的;与其它试验点相比,朝阳镇基地的废包率很低,主要区别在于该基地的栽培料均是在有顶棚的场地内建堆发酵。查阅当年气象记录资料,对比分析发现,当年8月份前后雨水较多,而此时正是堆料发酵时期,但由于朝阳镇基地堆料场有防雨棚,且场地地势较高排水措施好,因此堆料基本没有受雨水影响,发酵如常进行;其它试验点的堆料均是在露天进行,尽管有时有加盖薄膜等来进行防雨,但由于台风天气的雨量大且急,同时一些场地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导致堆料含水量过高,料温不能正常上升,发酵无法正常进行,最终影响了培养料发酵质量。

综合分析后作出如下补救措施:将吃料表现不好的菌包脱袋,然后按照1∶1比例添加到发酵好的常规料中一起装袋、灭菌,灭菌保温时间适当延长2 h。接种后表现总体尚可,基本都可正常的吃料,出耳也正常。

综合4个试验点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初步判断由于常规的白背毛木耳栽培基质添加豆粕后,营养增加较明显,若培养料没有经过充分发酵就装袋、常压灭菌、接种,极易感染绿霉,或氨味过重而影响菌丝生长,最终影响产量。培养料较恰当的处理方法是:相比较常规配方的培养料,添加豆粕的培养料建堆发酵时,翻堆次数增加1~2次,翻堆间隔时间可以缩短至4~6 d,总发酵时间应延长至32 d以上;注意料堆的通气,确保料含水量在62%左右,含水量过高易引起培养料发酵不充分;尽量在有防雨棚、排水通畅的场地进行建堆发酵。发酵好的培养料标准:料具有较明显的清香味,白色放线菌菌丝普遍可见,含水量在62%左右。

2014~2015年度在漳州市农科所试验场,龙文区郭坑镇、朝阳镇,南靖县靖城镇等基地继续进行白背毛木耳栽培基质添加豆粕试验与示范,其中漳州市农科所基地豆粕添加量仍为1%、3%、5%,各处理设计栽培量为10 000袋,并将各处理木耳干品送到福建省农科院进行常规营养品质检测;郭坑镇、朝阳镇、靖城镇基地豆粕添加量为5%,试验处理栽培量设计30 000袋;各基地对照均为常规栽培料。常规栽培料发酵25~28 d,期间翻堆3次;添加豆粕的栽培料发酵31~35 d,漳州市农科所基地、朝阳镇基地翻堆次数为5次,郭坑镇、靖城镇基地翻堆次数为4次。发酵结束后装袋,菌袋经常压灭菌10 h,常规方法接种、养菌、出耳管理。结果表明,常规培养料中添加豆粕,可以明显提高木耳产量,增加耳农收益,各基地5%豆粕添加量处理的平均干耳产量高达87.9 g/袋,而对照的平均产量为74.6 g/袋,比对照提高17.8%,增产效果明显。

漳州市农科所基地结果显示,常规栽培料中添加豆粕,还可以增加其子实体中的蛋白质、还原糖、粗纤维、氨基酸含量。添加5%豆粕的产量及效益、营养成分较高,单袋产量可达88.1 g/袋,比对照提高18.1%,单袋毛利润达0.76元/袋,比对照提高19.6%。蛋白质含量比对照提高23.7%,粗纤维含量比对照提高13.5%,还原糖含量比对照提高10%,粗脂肪含量比对照降低50%;氨基酸含量高,为7.79,比对照提高25.2%。由此可见,栽培基质添加5%豆粕栽培的白背毛木耳蛋白质、还原糖含量、粗纤维含量、氨基酸含量高、粗脂肪含量低,有效地提高了木耳产品品质。

本系列试验与示范对栽培基质添加一定比例的豆粕栽培白背毛木耳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功能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初步研究,证实了常规木耳栽培料中添加豆粕可以增加其产量,提高其品质,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但同时也再次警示,科学研究成果必须经过反复验证、完善,才可能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尤其是准备应用于生产的研究成果,必须按照要求进行示范,明确该研究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才能进行小范围推广,并最终大面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柯丽娜. 白背毛木耳组织分离菌株栽培效果试验[J]. 福建农业学报,2014,5(29):465-468.

[2] 郭福泉. 2011年漳州市农业农村调研文集[M]. 漳州:漳州市文化出版局,2012:42-43.

[3] 张丹凤,郑丽珠,陈国平,等. 白背毛木耳 43-28胞外多糖的提取与纯化[J]. 安徽农业科技,2010,38(31):17 461-17 462.

[4] 张志鸿,袁 滨,柯丽娜,等. 杏鲍菇菌渣栽培白背毛木耳技术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3(11):18-21.

[5] 柯丽娜,袁 滨,张金文,等. 毛木耳漳耳43-28的品种特性与制种技术[J]. 食药用菌,2012(6):354-355.

[6] 袁 滨,张金文,张志鸿,等. 漳州白背毛木耳集约化高产栽培技术[J]. 长江蔬菜,2012(18):64-66.

[7] 吴大伟,陈 星,洑 琴,等. 常温储存和干热处理对豆粕蛋白质氧化的影响[J]. 中国粮油学报,2014,29(5):90-94.

[8] 倪俊霞. 豆粕的加工种类及其掺假鉴别[J]. 河南畜牧兽医,2014,35(4):31-33.

[9] 刘海萍,成建忠,顾卫东,等. 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对生猪育肥末期生产性能的影响[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4(6):52-55.

[10] 魏凤仙,高 方,李绍钰,等. 膨化法与微生物发酵处理法对豆粕营养价值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4,43(4):123-127.

猜你喜欢
发酵豆粕产量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全国各地豆粕价格行情
全国各地豆粕价格行情
酵母发酵法去除魔芋飞粉中三甲胺的研究
一株放线菌蓝色素的提取及相关研究
乳酸菌的分离及酸奶制备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