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宜居社区”建设过程中社区管理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以杭州市的调查为例

2015-10-13 03:02铨,张实,王
西北人口 2015年4期
关键词:宜居幸福感老年人

何 铨,张 实,王 萍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杭州310023)

“老年宜居社区”建设过程中社区管理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
——以杭州市的调查为例

何铨,张实,王萍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杭州310023)

目前,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养老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在老龄化的背景下,社区在照顾老人方面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社区养老可以有力支持和补充国家与家庭养老的不足。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和挑战,杭州市老龄委在全市开展了“老年宜居社区”创建活动。本文在杭州市开展创建“老年宜居社区”活动背景下,对社区管理和老年人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社区基础设施、社区生活照料服务、社区民主自治管理对老年人幸福感均有显著性影响,社区管理与老年人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

社区管理;老年人;幸福感

一、研究背景

所谓“老龄化社会”是指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我国在1999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进入21世纪,我国老龄化水平位于世界前列[1]。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养老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我国主要有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这三种养老模式[2]。然而随着老年群体规模的不断壮大,仅靠政府和家庭的力量已不能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因此社区也应该承担起为老年人服务的重要责任。在照料老年人方面,社区养老可以很大程度地补充和支持国家与家庭养老的不足[2]。此外,我国的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到来的,实行社会养老的财政压力将会越来越大,而家庭养老的功能又在不断弱化,同时机构养老又具有资源不足的固有缺陷,因此“老年宜居社区”建设近年来已成为各方共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

“老年宜居社区”是指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能够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老年人生活和居住的小区。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领先友好城市》(《Global Age-friendly Cities:A guide》)中指出长者友善社区居住环境对老年人安享晚年十分重要,老年人通过表达其自身的情况,将信息反馈给政府,为政府决策提供帮助[3]。2009年3月,全国老龄办将建设老年宜居社区作为重点工作,确定了宜居社区的评定标准:居住舒适、活动便捷、设施齐全、服务完善、和谐安康、队伍建设[4]。2009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老年人宜居社区创建指南》座谈会,对《指南》讨论稿广泛征求意见,争取在 2010年将老年人宜居社区创建作为老龄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国启动[5]。建设老年宜居社区是一项全方位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社区的环境、设施、文化、安全等方方面面[6]。建设老年宜居社区,要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重点加强宜居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服务建设、老年文化建设等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社会科学家和公众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日益感兴趣[7]。老年人的幸福感既是评判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之一。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不仅能大力推进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使其安享晚年[8]。学者们开始关注老年人幸福感,并研究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提高老年人幸福感[7][8]。世界卫生组织 (WHO)在对健康的描述性定义中使用了“psychological well-being”一词,在目前心理卫生研究中,“well-being”、“psychological well-being”与“happiness”基本上通用,通常译为“幸福”或“(主观)幸福感”[9]。学者刘仁刚和龚耀先(1998)认为,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认知评价、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10]。之后学者唐丹等(2006)提出幸福是指个人对目前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和总体评价,主要包括消极情绪的消失和积极情绪的出现[11]。幸福感是人们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它不仅仅与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还是人们生活需求和价值取向的标准。国内一些学者对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也较为一致,即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均能显著地影响人们的幸福感[8][11]。但是目前对老年人幸福感的相关研究较为欠缺,特别是将社区管理作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文献更是屈指可数。本文研究的老年人幸福感是由主观和客观组成,包括对社区的满意度、自我的心理健康等。

本文是在杭州市开展创建“老年宜居社区”活动的背景下,对社区管理和老年人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主要研究方式有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人物访谈等。我们将社区管理细化为社区基础设施、社区生活照料服务、社区民主自治管理三个维度。社区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社区交通便利、车辆管理有序、生活服务网点齐全、治安防控建设健全、文体活动场所齐全等方面;社区生活照料服务主要包括社工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照料、社区组织文体活动、志愿者上门为老年人服务等等;社区民主自治管理主要包括组织老年人参与群防群治等社区建设、社区定期召开听证会,集体会议等等。我们结合相关领域的理论,以社区管理的三个维度为基础设计了有效指标并制成问卷,在杭州市97个社区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验证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分析了社区基础设施、社区生活照料服务和社区民主自治管理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途径及影响程度。

二、研究假设

社区基础设施通常包括社区道路灯光设施、社区绿化设施、社区文体活动设施、社区生活服务网点设施以及无障碍通道的建设等等,这些设施的完善可以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便利,从而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有学者(梁渊,曾尔亢和吴植恩,2004)研究表明,我国城市老年人幸福感高于农村老年人[12]。这是由于城市较农村而言经济条件优越,社区基础设施齐全,老年人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满意度较高。老年人相对于年轻人来说,其身体健康状况已经大不如从前,视力的衰退、手脚灵活性的降低、思维敏捷性的下降等都会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社区应该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特点,更有针对性的完善社区设施。例如,老年人行走比较迟缓,社区要管理好进出社区的车辆,以免使老年人受伤;老年人出行不太方便,社区应完善周围生活服务网点齐全,包括修理铺、饮食店、理发店、药房、银行、邮局、小超市等,使老年人在社区周边就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一般来说,老年人对下棋、书法、跳舞等活动比较感兴趣,社区应完善文体活动设施,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活动场所。社区的基础设施越齐全,老年人生活越舒适,其幸福感肯定会提高。基于以上讨论,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社区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

社区的生活照料服务主要包括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上的服务,例如每日三餐、卫生清洁、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活动、定期为老年人提供的身体健康检查等等。如果社区能够为老年人创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并定期为老年人安排身体检查,这不仅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提高其幸福感。研究表明,让老年人参与文娱活动,能提高老年人幸福感(王代娣,王志稳,李颖堃,2013)[13]。社区在照料老人方面应尽量多安排适宜老年人的文娱活动,例如散步、歌唱、象棋、书法等等,适当的身体锻炼作为一种非常经济的健康行为,是改善老年人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的积极有效方式[14]。社区除了关心老年人身体健康外,也应该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给予关怀。只有老年人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都健康了,老年人幸福感才会提高。由此,本文提出理论假设2:

假设2:社区生活照料服务的改善有利于提高老年人幸福感。

社区自治管理服务主要指社区内的老人可以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以及社区建设活动。老年人参与社区事务管理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必然要求,这有利于老年人在社区的政治舞台上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从而为社区创造安定有序的民主政治氛围[15]。此外,一些老年人从职场退休,不再为事业打拼,他们往往会出现自我价值感下降、社会交往缺失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很容易降低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16]。社区应该让组织老年人参与群防群治等社区建设,让老年人发挥“余热”,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社区工作人员的压力,让社区工作更加明主、透明,也可以让老年人的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此外,在化解邻里纠纷、改善邻里关系等方面,也可以让老年人参与,老年人在待人处事方面比年轻人经验丰富,更有利于纠纷的调节,促进社区和谐。目前,很多社区的管理依然比较落后,主要由政府或机关单位来决定社区的重大事务,社区内的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很少有机会能够参与,导致社区很多政策法规的制定忽视了老年人的利益,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积极性以及幸福感,如果能够实施自治管理的模式,有利于发挥老年人的优势和特长,实现社区“为人民服务”的功能本质。此外,引导老年人参与社区自治,能够让老年人意识到自己仍然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提高其成就感,有利于幸福感的提高。综上,本文提出理论假设3:

假设3:社区自治管理服务的提高有利于提高老年人幸福感。

三、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1.调查对象和样本选取

本研究收集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杭州市“老年宜居社区”考核验收过程中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以生活在杭州市社区的年龄满5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为调查对象。研究核心是从社区组织层面考虑社区管理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本次调查研究主要分为六个阶段:前期准备和启动、问卷测试、调查人员培训、实地入户、数据录入、数据初步分析。结合基层实际情况和随机抽样的原则,我们最终在杭州市八区五县(市)中选择了97个社区为抽样地点,通过发放问卷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实验数据。在实际调查过程中,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调查,并且在调查过程中没有社工陪护从而使数据真实性得到保证。在为期三周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在目标社区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54份问卷,其中6份为无效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448份,共涉及97个社区。

2.问卷设计

问卷从整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背景资料,第二部分为社区管理,第三部分为老年人幸福感。其中,社区管理主要参考杭州市老龄委下发的老年宜居社区考评体系,将社区管理分为三个维度:社区基础设施、社区生活照料服务、社区民主自治管理。老年人幸福感主要由主观和客观两部分组成,包括社区满意度、自我的心理健康等[17]。本研究的问卷总计33道题目(第一部分“基本信息”共9题;第二部分“社区管理”共15题;第三部分“幸福感”共9题)。第二、三部分题目,均采用李克特的五点量表计分法予以计分,1=非常不同意或完全不符合;2=基本不同意或基本不符合;3=中立或难以说清;4=基本同意或基本符合;5=非常同意或完全符合。

信度是测试结果可靠性的标准之一。研究采用Cronbach-a系数作为调查问卷质量衡量的指标。以往研究表明Cronbach-a系数介于0.7到0.98之间则为高信度,因而本研究采用0.7作为信度分析的接受点。利用SPSS22.0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信度分析,量表总体的Cronbach-a系数为0.956,社区基础设施、社区生活照料服务、社区民主自治管理和幸福感Cronbach-a系数分别为0.80、0.91、0.91、0.91,均大于0.7,说明总量表和各分量表信度良好。

3.数据收集情况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54份,剔除无效问卷6份后,得到有效问卷448份。在性别方面,女性较男性略多,占总人数的59.4%;年龄方面,60-69岁的人最多,占总人数的44.6%,其次是70-79岁的人,占23.4%;婚姻方面,大多数人已婚且配偶健在,占86.2%;学历方面,初中学历占35%,小学及以下占29%,可以看出普遍学历较低;收入方面,退休金在2000-3000元/月的最多,占44.4%,其次是1000-2000元/月的,占20.5%;子女方面,只有一个子女的占45.1%,其次是两个子女,占33.7%;职业方面,退休前大部分人在国企工作,占41.5%,其次是民企,占16.7%。由描述性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样本能真实的反映出老年人的情况。

四、社区管理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分析

1.社区管理与老年人幸福感关系的描述性分析

此次问卷调查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衡量,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社区管理整体得分的均值和标准差为4.07±0.81,社区管理的三个维度得分情况为:社区基础设施4.08±0.82,社区生活照料服务4.00±0.99,社区民主自治管理4.13±0.89。三个维度中得分最高的是社区民主自治管理,得分最低的是社区生活照料服务。幸福感得分均值和标准差为4.49±0.54(具体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在社区民主自治管理方面,老年人的满意度最高,在社区生活照料服务,老年人满意度最低。在实地调研的同时,我们随机选取了一部分老年人进行简单的访谈,访谈的结果与数据整体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在基础设施方面,90%的老年人认为生活在社区是幸福的,大多数社区都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些活动场所和基本生活设施,比如老年活动室,医疗站、理发店等。在生活照料服务方面,总体来看,老年人对社工的工作态度及办事能力是认可的,但是也存在个别社工素质偏低,服务态度较差。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查访问时我们发现,为老服务主体多元化有所欠缺,很少有志愿者上门为老年人服务。另一方面,被访者中8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有限,受访者中很少有人真正需要一些特殊的照顾服务。在自治民主管理方面,不少老年人表示,与过去相比,社区无论是在重大事项决策还是在文化活动建设,都更加民主。不过对于那些学历相对低的老年人,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事务,对社区工作并不十分关心,对他们而言,家人健康幸福,幸福感就高,社区的发展与建设与其自身幸福感之间的联系并不明显。

2.社区管理与老年人幸福感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和变化趋势,并用适当的统计指标描述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本文采用了皮尔森相关分析(Pearson)来计算各变量的相关系数。表2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社区管理与幸福感的相关系数为0.822,对应的P值小于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说明社区管理与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即社区管理整体越好,老年人幸福感越高。进一步分析幸福感与社区管理各个维度发现,幸福感与社区基础设施、社区生活照料服务、社区民主自治管理维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5、0.750、0.777,P值均小于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说明满意度与社区管理各维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即社区基础设施、生活照料服务、自治管理水平越高,老年人幸福感随之越高。

表1 社区管理整体及各维度、幸福感的描述性分析表

表2 幸福感和社区管理整体及各维度相关性分析表

3.回归分析

根据以上的相关分析,我们已经发现社区管理与幸福感有显著的相关性,但是相关分析未考虑因素之间的混杂作用,并且相关性的因果关系还不明确,因此,为了进一步解释社区管理各个维度对幸福感的影响,本文以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学历、子女数量、年龄和社区管理各维度为自变量,其中性别设置为哑变量:0为男性,1为女性;学历设置小学、高中、专科、本科、硕士及以上5个哑变量,即设置5个变量分别为小学、高中、专科、本科、硕士五个变量,当样本属于相关的学历组时,则值为1,在其他的学历变量下值为0。以老人幸福感为因变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并根据回归结果建立回归方程。

表3 社区管理与老年人幸福感的回归分析结果表

统计检验结果显示表明:回归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695,调整后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687,说明该模型的解释变异率达到68.7%。同时,模型检验中Durbin-Watson值是1.687,接近2,表明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问题。研究模型拟合度检验中,当回归方程包含不同的自变量时,F值为81.000,其显著性概率值为0.000,小于0.01。结果表明最终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很好。表3中幸福感为因变量,人口统计学变量以及社区管理各维度为自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口统计学变量及社区管理各个维度的容忍度均大于0.1且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小于10,说明各自变量不存在严重共线性问题,自变量之间的混杂作用不明显。基础设施、管理、服务T值分别为6.749、6.832、6.924,所对应的P值均小于0.05,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社区管理与老年人幸福感有密切关系:社区基础设施、社区自治管理以及社区服务方面都与老年人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从被访者的性别角度来看,男女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别。从被访者的年龄来看,年龄没有直接的影响。从被访者的居住时间来看,在社区的居住时间没有显著影响。最后,被访者的学历程度则对幸福感有较大的影响。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方法对第一部分提出的研究假设和研究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本文研究假设的验证情况令人满意,我们得出假设1、2、3均成立,具体的验证情况见表4所示。实际上,根据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可知,社区管理中三个维度即社区基础设施、社区生活照料服务、社区民主自治管理与老年人幸福感显著相关,两者呈显著正相关。

表4 研究假设验证情况表

2.提高老年人幸福感的建议

随着杭州市“老年宜居社区”创建活动的开展,杭州市的众多社区在最近两年不断强化自身的管理力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活在社区的老年人的幸福感指数,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社区管理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针对此次调研的具体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在考评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社区的老年宜居工作做得不完善,社区管理在各项指标上的发展情况也参差不齐,有的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某中心城区的老年人认为其居住社区的生活照料服务得到了改善,但基础设施依然不够完善;某老社区内有许多小商贩在社区的路两边摆摊,严重影响了社区的行人和车辆通行,对于社区的卫生环境也有很大的影响,同时社区的治安非常不好;某社区工作人员对老年人的态度非常冷漠,老年活动相关设施也没有到位。也就是说,各个社区的老年宜居社区建设还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之处,不能满足老年人幸福感的各项要求。

第二,社会支持和社会网络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有较大影响,社会支持力度越大,老年人幸福感越高[18]。老年人幸福感较高的社区往往能够注重整合辖区内的各类资源,通过共建单位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为老服务。如社区和医疗卫生系统、窗口服务机构、学校志愿团队相结合,居家养老券和商业服务街相结合。老年宜居社区的创建单靠社区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如小区设施、公共交通、便民服务点、医疗卫生等方面涉及公安、司法、卫生、城建、城管等部门,需要各相关部门形成合力、相互协作才能达成的。正是由于社区整合多方资源,提高了对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水平,老年人幸福感才会相对较高。

第三,在考评过程中我们发现,新建社区往往硬件设施较好,但老社区工作场地比较紧张,社区办公环境相对艰苦,老年活动场所也不宽裕。很多老社区的老年活动场所会设在比较阴暗潮湿的一楼,阳光不充足,房间内的取暖设施也不好,这样的活动场所对于老年人来说并不理想。此外,有的社区将老年活动室安排于三楼,楼道狭窄且没有电梯,建筑构造就不符合老年宜居社区的标准。社区应当充分考虑老年人实际需求,完善社区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1]于天琪.社会经济地位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基于吉林省老年人口的调查[D].吉林大学,2011.

[2]曾昱.社区养老服务——中国城市养老服务保障的新选择[J].天府新论,2006(4):104-107.

[3]WHO.Global Age-friendly Cities:A Guide[EB/OL].http://www.who.int/ageing/.../Global-agefriendly-cities-Guide-English.pdf,p7.

[4]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全国老龄办六个部门负责人谈2009年工作思路[Z/OL].http://www. cnca.org.cn/default/iroot1000210000/4028e47d1ff3055501201214e8ad0125.html.

[5]桂世勋,徐永德,楼玮群,等.长者友善社区建设一项来自上海的经验研究[J].人口学刊,2010 (4):23-29.

[6]王凤鸣.我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宜居社区开发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1.

[7]王红.中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J].西北人口,2015,36(1):62-66.

[8]张伟,胡仲明,李红娟.城市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4,20 (6):71-75.

[9]刘仁刚,龚耀先.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杂志,2000,8(2):73-78.

[10]刘仁刚,龚耀先.年人主观幸福感概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3):191-194.

[11]唐丹,邹君,申继亮,等.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3):160-162.

[12]梁渊,曾尔亢,吴植恩,等.农村高龄老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2):97-81.

[13]王代娣,王志稳,李颖堃,等.养老院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6):536-538.

[14]黄润龙,张伟新.江苏老年人口幸福程度的微观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0,16(5):88-94.

[15]梁宏.深圳建设和谐社区的探索与实践[J].南方论坛,2007(2):22-30.

[16]秦安兰,徐奕俊.中国老年人的幸福密码——国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与展望[J].老龄科学研究,2014,1(2):63-71.

[17]刑占军.测量幸福——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8]王武林.中国老年人的宗教信仰与主观幸福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2):2569-257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ty Administration and the Elderly’Subjective Well-being Under the Activity Background of“Elderly Livable Community”

HE Quan,ZHANG Shi,WANG Pi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310023)

Currently,with the growing number of elderly population in China,aging proble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therefore supporting issues have become the great challenge to the whole society.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ging,community should take greater responsibility in the aspect of age friendliness;community endowment can support and supplement the insufficient of state and the family pension.In order to actively take the problem of aging,Hangzhou aging committee carries out the activity of“Elderly livable community”in the city.This paper aimed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ty administration and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 under the activity background of“Elderly Livable Community”created in Hangzhou.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munity infrastructure,community care services,community autonomy and democratic management all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

Community administration;Elderly people;Subjective well-being

C913.6

A

1007-0672(2015)04-0075-05

2014-12-29

浙江省规划重点课题“村庄转型的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研究”(编号:10CGSH02ZB),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乡村转型的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研究”(编号:11CSH062),杭州市老龄办委托《杭州市“老年宜居社区”创建工作第三方评审项目》,浙江省教育厅项目“公共服务动机与绩效关系—认同的中介效应研究”(编号:Y201018777)。

何铨,男,浙江长兴人,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组织行为学;张实,男,湖北荆州人,浙江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王萍,女,浙江临安人,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城乡社区治理。

猜你喜欢
宜居幸福感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宜居的海底城市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宜居大化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