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革(保定市徐水区妇幼保健院中西医内科,河北 保定 072550)
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观察
王正革
(保定市徐水区妇幼保健院中西医内科,河北 保定 072550)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灌肠联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放射性直肠炎患者267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97例和对照组87例。对照组给予表皮生长因子灌肠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经2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7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表皮生长因子灌肠联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可增强机体的体液及细胞免疫,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放射性直肠炎;表皮生长因子;自拟中药汤剂
放射性直肠炎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男性前列腺恶性肿瘤及妇科恶性肿瘤在放疗后常出现的急慢性并发症。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大便伴有脓血及粘液、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严重者可致直肠阴道瘘,本病通常可自愈[1]。本病通常发生在化疗后的半个月至半年,可加速癌症的恶化,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2]。若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病程,提高其生活水平。本文采用表皮生长因子灌肠联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疗效令人满意,现报道 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放射性直肠炎患者26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134例和对照组133例,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均符合炎症性肠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治疗组男73例,女61例;年龄28~63岁,平均年龄(43.6±9.4)岁;病程4个月~2年;直肠癌39例,前列腺癌33例,宫颈癌29例,卵巢癌21例,膀胱癌12例。对照组男71例,女62例;年龄26~62岁,平均年龄(44.2±8.3)岁;病程3个月~2年;直肠癌37例,前列腺癌31例,宫颈癌27例,卵巢癌23例,膀胱癌1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表皮生长因子灌肠治疗,将表皮生长因子10 mL溶入生理盐水10 mL中,在患者排空大便后取左侧卧位,并将臀部抬高10 cm,把导尿管插入肛门内20 cm处,缓慢注入表皮生长因子灌肠液,2次/d。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药物组成为:黄芪30 g,地榆炭20 g,生地、白芍、白头翁各15 g,白及、白术、当归、蒲公英各10 g,木香、槟榔、甘草各5 g。上述药物每剂煎2次,分早晚2次服用,100 ml/次。两组患者均以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经过治疗后,自觉症状全部消失,排便次数正常,镜检显示肠粘膜恢复正常;显效:经过治疗后,自觉症状显著好转,排便次数显著减少,镜检显示肠粘膜显著好转;有效:经过治疗后,自觉症状有所减轻及排便次数有所减少,镜检显示肠粘膜有所好转;无效:自觉症状未见任何改善,甚至某些临床症状加重[3]。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2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7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n(%)]
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病机制为放射线抑制肠上皮细胞增生,损伤了肠黏膜下小动脉,引发了闭塞性动静脉内膜炎,从而导致肠壁缺血和黏膜溃疡、糜烂,由于肠道内细菌的侵入加速了肠壁组织的病损程度,最终致使纤维化、肠管狭窄和黏膜面扭曲等[4]。
表皮生长因子可激活表皮细胞,刺激新生血管的形成及合成纤维蛋白,以利于上皮细胞的生长;同时直肠放射性损伤的发病机制与其他部位放射而引起的皮肤及黏膜放射性复合创伤相似,而创面愈合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依靠生长因子的调控作用[5]。自拟中药汤剂方中的黄芪补气;地榆炭、白及均可止血,而地榆炭还可凉血,白及则可生肌消肿;生地、白芍、当归清热凉血、养阴;白头翁、蒲公英清热凉血、解毒止痢;白术健脾益气;木香、槟榔、甘草可清热行气导滞,以缓解患者的里急后重症状。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凉血、补气行滞的功效[6]。
综上所述,表皮生长因子灌肠联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可增强机体的体液及细胞免疫,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1] 翟俊山,李 楠,王雪明,等.复方血竭灌肠与庆大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灌肠对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比较[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4,26(3):146-148.
[2] 张爱军,景高云.葛根芩连汤加减辨治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研究术[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1):128-130.
[3] 石晓婷,尚菊战,钱英净.不同插管深度对药物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效果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3): 309-311.
[4] 袁克华,张 明.评价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1):126-127.
[5] 王颂平,姜玉华,张 玲,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2):7-9.
[6] 龙再菊,王 波.中医治疗放射性直肠炎31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5,23(3):204-206.
R453
B
ISSN.2095-6681.2015.12.0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