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途径和策略

2015-10-13 08:48赵国光
地理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研究性课题农村

赵国光

摘要:根据农村地区条件,可以通过契合周边环境和时事热点、联系师生自身素质和实践能力、结合心理引导和学法指导、融合科学管理和总结评价等实践途径和策略进行高中地理的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农村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实践;途径;策略

一、契合农村中学周边环境和时事热点提出选题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课题一般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课题的提出必须基于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历。农村中学周边环境是一个独特的微观环境系统,既有鲜明地域差异的农村环境,又有乡风淳朴的农民生活体验,还有丰富的农业生态环境资源,这都为农村中学生提供了多样的课题素材。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生活,还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兴趣,大胆提出有价值的选题。如笔者所在学校位于苏北沿海小镇,地处废黄河三角洲,黄河故道从这里入海,在指导实施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如“废黄河的前世今生”、“废黄河三角洲的自然环境调查”、“废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资源禀赋”、“废黄河三角洲地区工农业生产情况调查”、“废黄河三角洲地区民俗民情调查”等,以兴趣分组为原则,组织学生围绕这些话题展开讨论:你感兴趣的话题有哪些现存的素材?你打算从哪些方面着手展开调查?你预期会得到哪些收获?教师针对这些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筛选重组,立足于现实性和可行性确定选题。

二、联系师生自身素质和实践能力确立课题

农村中学在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时,往往存在很多困难。首先,管理层面上存在问题。一方面因为部分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不到位,往往流于表面形式,不能真正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内在精神,受学科教学思维定势的影响,习惯于用“填鸭式”开展研究性学习,不能采取有效手段将活动方案进行实践;另一方面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往往会走向自然,深入社会,涉及人员复杂,学生实施活动的风险比学校教学大得多,安全是研究性学习实施中的重要问题,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个人出于安全考虑,形成了“尽量少组织活动,只在校内活动”的局面。其次,在活动开展层面上也存在问题。部分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理解偏颇,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忽视对活动环节的指导,或完全包办代替,忽略学生的独立思考。这些困难的客观存在,限制了研究性学习的正常开展。因此,在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适应经济、信息、科技和师生综合素质的地区差异,发挥农村中学拥有广阔农村空间、丰富农村资源等优势,适时适地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笔者所在学校在高一年级主要开展适应农村特点的研究活动为:熟悉农业生产过程、了解农业生产结构、调查新农村建设后农村生活现状等。笔者带领学生曾开展过“八滩镇农村耕地利用情况调查”、“八滩镇新街社区新农村建设前后生活对比研究”等课题。这些课题学生理解难度小,便于制定活动方案,易于开展实践,活动效果明显。而在高二年级开展活动时,则更侧重研究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增收缓慢、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等研究性课题。这些课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对学生的要求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由关注农村环境提升到解剖农村问题层面。

三、结合心理引导和学法指导规范探索

地理研究性课题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选择科学的方式开展落实。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方法很多,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设计法、制作法、写作法等。根据研究目标和内容的差异,可将上述方法划分为两大类:课题研究类和活动设计类。前者以认识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的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通过借鉴、模仿或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选择一定课题,采取调查、测量、文献搜集等手段,运用实验方法,对课题展开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自己的观点。后者以解决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设计、艺术类项目设计和科技类项目设计三种类型,更加侧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鉴于农村中学的学情实际,教师应努力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创设相对宽松的环境,尽可能创造各种便利的活动条件。如与活动相关部门或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协调学生活动与所涉及单位、部门的关系,为活动开展打开方便之门。同时,在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中,教师要不断肯定学生活动过程中的努力,看到学生认真的态度,适时鼓舞学生开展活动的信心,对于部分性格特异的学生还要注重心理引导,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如笔者在带领学生进行“滨海县乡村集市分布和服务范围调查研究”的课题研究时,学生要深入各乡镇的乡村进行走访调查,还要到各乡镇政府机关搜集资料,很多时候学校出具的介绍信不被理睬,学生心理上感觉很委屈,进而产生畏难情绪,笔者则带领学生深入调查,并利用同学、朋友等人际关系,必要时请学校相关领导出面帮忙协调解决。当学生心理受挫时,笔者通过列举成功人士励志成长的事迹,安慰学生,鼓励学生不畏困难,积极完成活动方案。

另外,在多渠道搜集资料的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和优劣,学会加工、整理和归纳资料,学会综合信息资料进行推理判断,还要学会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如笔者带领学生开展“滨海县渠南渠北农业生产差异比较”课题研究时,学生利用节假日到各自的乡村田间农户采访调查,收集了很多资料,回校后,笔者带领学生一起整理有效资料,并鼓励学生归纳列表比较,最后围绕这些数据分析造成渠南渠北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通过活动,学生不仅深化了对农业知识的理解,还学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对其终身发展有着很大意义。

四、融合科学管理和总结评价表达成果

学生通过一定阶段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后,有了研究资料和研究结论,还需要对研究过程进行回顾,结合研究成果进行有关问题的分析与思考,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教师要指导学生总结和整理研究成果,帮助他们在总结和整理中进一步纠正或深化研究,指导学生了解成果表述的一般要求、表现形式和基本格式,并根据每一个课题的实际情况撰写出符合要求的研究报告或小论文。最后,学生的研究成果可以用文字、实物、图片、影像等形式展示出来。既与同学、老师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也分享自己的成长感悟和经验。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交流,并结合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等进行总结和反思,发现自己的进步与问题,分享他人的经验与教训,为后续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积累经验。

研究性学习的总结评价必须充分体现出其价值取向。立足于农村环境实际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其评价主要着眼于是否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农村中学而言,丰富的农业资源、朴实的农民生活、真实的农村环境,都为农村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了素材和切入点。因此,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选题、计划、实施、总结等工作,都要培养或锻炼他们的创新意识等。如笔者带领学生开展围绕滨海县何首乌的特色农业调研活动,学生先在网络、书籍、地方志等资料中搜集何首乌的相关材料,如滨海何首乌种植的历史、产品的开发现状等,初步了解“首乌之乡”的由来。然后通过参观何首乌种植基地,体验其生产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再通过参观其产品的生产工厂和市场调研,评估滨海何首乌的开发现状,畅想首乌制品的未来。最后以何首乌为食材,结合家庭、社会的参与,开展首乌饮食创意征集活动,全面调动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热情,提升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1.江苏省滨海县八滩中学(224541);2.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球科学学院(810008)

猜你喜欢
研究性课题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