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述建
一、教材分析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是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内容,本教学设计为该节第一课时,对应课程标准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按照课标要求,教材首先分析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条件和工业基础、交通、技术、人口密度、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在此基础上,说明东北地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进而了解其农业生产结构以及农业生产布局,最后描述在开发利用中主要由于人为原因,导致东北地区在黑土、林地和湿地等方面产生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目前的治理措施。本节课重点不仅要充分认识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要通过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个案例,学会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科学合理分析家乡农业发展的优劣势,从而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农业,搞好家乡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学情简析
通过前几单元的学习,学生已基本具备读图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对案例学习的方法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由于学生初中的区域地理知识不足,对具体某一区域的地理背景知识比较模糊,因此对具体区域的分析往往不透彻、不全面。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读东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以及地形图,分析并说出东北地区的气候、地形、水资源等自然条件的特点;结合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说出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通过阅读东北地区的交通图和数据资料,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结合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说出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根据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进行农业生产布局并归纳农业布局特点。
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东北地区地形图,明确东北地区的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学会与他人合作探究,并利用景观图片和文字分析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优势表现和问题;能为家乡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地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思想,在区域开发利用中做到因地制宜。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结合已有资料,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布局特点。
难点:对其它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五、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感性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状况。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播放,吸引学生注意力,为新课学习做好精神准备。通过对歌曲内容的感知让学生对东北有一个初步认识,为新课的展开创设良好的条件。
一、农业发展的地理背景
学生通过读东北地区位置、气候、地形、土壤、交通、工业分布等图,确定东北地区的位置及范围,具体评价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得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然后从质和量两方面分析。
1.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的内在联系(图1)
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长季节等。东北地区由于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集中于夏季,热量和水分配合协调,能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生长的需要,这使得农作物生长季节集中在气温较高的4~10月,农事活动为春播、夏管、秋收,同时农作物适应环境多为喜冷凉品种(如甜菜)。
学生活动1:①东北大米因质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上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用农药,具有绿色大米天然优势)②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可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③与我国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试分别举例说明。由此得到什么启示?(劣势主要表现为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并且只能做到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但冬季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东北的土壤较肥沃;同时冬季积雪在春季融化,可缓解春旱现象,改善土壤墒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刻理解影响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气候要素中的热量要素,并能辩证看待不利因素也能转化为有利因素。从而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地形条件(表1)
3.工业、交通、人口等对东北农业发展的影响(图2)
4.土地资源优势(图3)
5.森林资源丰富(图4)
学生活动2:搜集相关资料,分析下列地区(任选1~2个)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①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邻近港、澳、台地区,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②新疆南部(南疆)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南疆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其市场需求大。③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④云南昆明附近重点发展花卉种植业农业布局特点: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多种花卉,昆明等国内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能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拓展学生思维、培养迁移能力,使所学知识能活学活用。
二、农业布局特点
承转过渡:通过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应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分析东北地区区域内农业生产条件差异,得出区域内部农业布局特点: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表2)。
学生活动3:Ⅰ.大家已学习过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和地区分布。根据水稻在东北地区的分布特点,讨论农业生产应怎样处理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种植多选择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东北地区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由于培育耐低温的水稻品种,种植技术的进步,缩短了水稻的生产期。东北地区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Ⅱ.东北地区畜牧业分布较广,但是农区畜牧业在畜牧业总产值中仍占绝对优势,这与全国其它地区的情况相似。①农区发展畜牧业有哪些有利条件?(克服天然草场夏季生长旺盛、冬季枯干造成的食物来源季节不均问题;栏棚可使牲畜免受到寒冻;畜牧业与种植业结合,废物互用,充分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②结合已学过的大牧场放牧业,为我国广大牧区畜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人工播种优质草种,改良牲畜;将草场划片进行管理,执行轮流放牧的经营生产方式,但不宜种植粮食作物,即不宜耕作避免造成草场沙化;增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
Ⅲ.分析归纳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并填写表3。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活动,巩固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全国广大牧区的建议更是让学生具有大局意识,能将理论用以指导实践,真正做到为用而学,学以致用。
专家点评:本教案设计理念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导入部分很具吸引力,可迅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起到主要的引导作用。教学中强调学生掌握对材料“获取信息、提炼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合理,循序渐进,让学生将本节课所学分析区域地理的地理要素运用于其它地区,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分析、探究讨论等方法,教法灵活适用、切实有效,学生参与性、探究性强,符合高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要求。美中不足是未控制每一环节的大致时间安排,导致预设问题的完成和预期效果的达到具有不可控性。(重庆市南川区教科所地理教研员 夏 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