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美双
(辽宁省瓦房店市特殊教育学校,辽宁省 瓦房店 116300)
(1)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2)下课没有课前准备的习惯;(3)上课没有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的习惯;(4)课上没有认真做笔记的习惯;(5)课后没有独立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总有一些孩子天资聪颖,考试成绩却非常非常的低,他们是老师和家长眼里的问题小孩,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摒弃原有的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可持续的学习习惯。在小学生中,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经常会从小学生的口里听到一句话:“我们的老师是这样说的。”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课堂抓起。
(1)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课前预习是听课前的准备工作,课前预习充分,能够带着问题听课,学生上课时就会处于一种主动、自觉、紧张的状态。我们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按老师的要求预习课文。要求做到: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通过查字典初步理解生字、词语意思;给预习的生字注音、组词,生字新词要有释义;熟读课文,归纳本课主要内容……教师在上课之前,先检查预习作业,对于预习比较认真,且能提出问题的学生予以表扬,发现问题在课上及时纠正,做到心中有数。
(2)养成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良好的课前准备,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上课时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课间十分钟要求把学过的课本放进书包里,拿出下节课的学习用品:削好铅笔,把练习本翻开空白页和下节课的课本一起放在课桌的右上角,桌面要求干净整齐,然后离开教室去上厕所和玩耍。每节课前由班干部监督检查、同桌互查,形成小组评比制度。
(3)养成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的习惯。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是获取课本知识和学习技能的必要条件。课堂上我们重视课堂常规训练,上课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注意听同学讲,不做和课堂无关的事情。课堂上教师要把握好上课的节奏,语言力求儿童话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尽可能多地创造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为后进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养成认真做笔记的习惯。能详略得当地记录课堂上的重要知识点,掌握做笔记的方法,提高记笔记的速度。教师讲解重点难点时放慢说话速度,需要记录的知识点语言要简洁精练,强调知识点在课本中的记录位置等。课后同桌间笔记可互换欣赏,让课堂笔记变成一种艺术品在学生中互相追捧。
(5)规范书写习惯。低年级学生的书写习惯非常重要,书写不认真,会造成他们在计算上较粗心,容易看错数字和符号。书写时要渗透“三个一”,讲解必要的书写知识如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笔顺、占格等问题。低年级聋生学习汉字书写,往往以直接演示为主,因此教师平日的书写尤为重要。另外,要求学生桌面整洁干净,减少学生书写时的障碍,避免分心。
(6)养成独立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不仅是教师检查学生掌握知识与否的重要途径,更是督促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重要知识的有效手段。所以,养成独立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至关重要。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到:作业内容完整正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且保持页面干净整洁;写完作业要独立检查;作业中的问题及时改正;按时交作业。
(1)持之以恒,长抓不懈。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需要坚持,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日之功,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时时提醒、处处督促,对于反复出现的坏习惯要耐心指导、循序渐进,直至彻底改掉。
(2)严格要求,加强指导。加强个体指导,充分考虑听障儿童心理特点、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及时帮助一些学生矫正不良学习行为,克服学习障碍。训练要一视同仁,不能朝令夕改,对于学习中出现的不良习惯要注重方法指导。
(3)评价激励,活动促进。运用各种评价激励手段,根据低年级听障学生心理特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活动,激发学生的习兴趣。
(4)家校合力,习惯养成要求一致。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家长共商习惯养成对策,具体指导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如学生在校的5天学习生活和家庭中的2天自主学习时间要求一致。同时与学校共同检查与监督,促使好习惯代替原有的坏习惯。
总之,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见效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冷静地处理问题,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循循善诱,用火热的爱心和真挚的诚心善待学生,巧妙地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机智灵活地处理课堂随机事件,在长期的教学中反复训练并加以深化,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卢耀华.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11(05).
[2]郭浩.新课改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5).
[3]周璇.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J].科学大众,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