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广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098-02
有效教学作为一种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的是能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发展,每位教师可谓是煞费苦心。有的借助多媒体演示创造性地使用生活情境;有的注重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效率……而我认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仅把精力用在这两方面还远远不够,教师更应重视数学课堂的当堂检测。
一、当堂检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当堂检测比多练更有实效
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勤奋钻研的却较少。为了提高课堂的实效往往采用精讲多练,训练中发现了问题,教师和学生也只是草草地处理一下,可是下次测试错误依然存在。如何解决呢?我认为当堂检测是更好的方法。学生很看重测试的结果,有了当堂检测课堂上认真听讲的人多了,不会就问的人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课堂实效自然就提高了。
2.检测题设计更合理高效
检测题的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基本练习到拓展练习的顺序。检测注重基础练习,分必答题和选做题,所以学生每课测试会很有成就感。再加上一定的奖励方式、激励语言等等,学生会更愿意关注课上的学习内容,使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
二、当堂检测更能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一堂好课需要传授知识、教给方法、培养能力,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当堂检测质量的高低是决定本堂课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志之一。
1.当堂检测照顾到不同学生的需求
当堂检测题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差异,具有设计科学、结构合理的特点。检测时照顾到不同学生的需求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关键。教师如果能处理好学生的共性与个性的问题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当堂检测更重视学困生的发展
实施当堂检测教师对于学困生的错误更是倍加关注,学生的错误需要自己改正,因此教师讲解时学困生会更加认真地听讲。学生自己能积极思考是内因,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成效就更不用说了。
3.当堂检测题的设计形式要多样
当堂检测题的设计要注重以下原则:a.针对重点难点,设计专题练习。b.针对容易混淆的问题,设计对比练习。c.针对学生容易形成的“思维定式”,设计变式练习。当堂检测不仅可以看出学生对本课重难点的把握、对容易混淆的问题是否理解,而且可以考查思维活跃的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有了这样的检测题怎能促进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当堂检测便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
1.深入挖掘教材
教师这个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扮演着“导演”的角色——既导又演。可是如何评判“导演”水平的高低?我认为不能只看多媒体的灵活运用,学生上课的积极踊跃,还应重视检测题的设计。设计检测题就是挖掘教材的重点、难点,就是弄清本课易混淆的问题,就是提前熟悉教材。教材挖掘透了课堂教学才会更有实效性。
为了使当堂检测能够真实有效地反应课堂教学成效,我以学校下发的当堂检测卷为基础,仔细推敲设计了当堂检测题。检测题从教材和学生两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由易到难、由基本练习到拓展练习的顺序去安排。当堂检测题一般分三个层次: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和拓展练习。基本练习是本课的重点难点。综合练习是容易混淆的问题和学生的“思维定式”。拓展练习是针对思维活跃的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当堂检测题的设计应注意,a.题目不要过于简单,全班同学都能做对,就没有意义了.检测题量太大,学生不能在8-10分钟之内做完,就失去了检测的价值。c.题目难度过大,没有基础性练习,不能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克服惰性心理
从前我总会有“课讲完了,今天的任务完成了。”“课上完了,会不会等有时间再检测。”等惰性心理。现在反思这是多么的不负责任。一堂课只有通过检测才知道自己的设计是否合理,只有通过当堂检测才能在第一时间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调整。
3.及时“亡羊补牢”
每课一测,当堂检测的效果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将授课情况——教师对知识点的把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自己的面前。当堂检测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及时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即使是“亡羊补牢”,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分数除法二》时,当堂检测时学生就暴露出这样一个问题“4÷1/5=1/4×5、1/2÷2/5=2×2/5号”分析一下原因,发现自己对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的点拨不到位。课堂调整时,首先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然后将P28填一填,想一想的题出示在黑板上并做了比对,学生发现前面的数不变,只是除法变乘法除数变成它的倒数。当堂检测信息的及时反馈便于教师及时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便于教师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课堂的教学重点明确了,教学效率就提高了。
几年来,我的数学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在课堂上乐学、好学。当堂检测让我尝到了甜头,我会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征途上不断探索前进。
(责任编辑 楚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