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德文
“中国制造2025”中的质量要素
■文/周德文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规划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已由国务院于2015年5月8日公布。《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三步走”的战略,这“三个十年”最终在建国100周年的时候,要实现中国成为制造强国的愿望。伴随着“中国版工业4.0”计划的出台,“中国制造”将插上腾飞的翅膀。
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与物质消费产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由小变大,发展迅速。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早在201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3306.8亿美元,已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目前中国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中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然而,与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我国工业竞争力指数在136个国家中排名第七位,大多数出口产品处于国际产业链条中的中、低端。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仅为21.5%,而工业发达国家均大于35%,美国、德国等甚至超过40%;制造业增加值约占我国GDP的32.6%,但其能源消费却占全国能耗的58%。2010年亚洲开发银行调查发现,生产一部苹果手机所需的178.96美元成本中,超过60美元流向了日本,30美元流向了德国,23美元流向了韩国,中国所得仅6.5美元。2014年我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为92.3%,仍有23种产品的抽查合格率不足80%。在中国消费者协会2014年统计的消费者投诉中,质量投诉的总量达到28.39万件,占比高达45.8%。统计显示,我国所需的高端芯片80%以上依赖进口;高铁装备所需的核心零部件和元器件80%以上依赖进口;我国80%的机器人依赖进口;目前80%的高端数控机床仍依赖进口。
在国际市场上,国家外文局2014年的一项全球调查显示,有62%的海外受访者担心中国品牌的质量不过关。据有关部门对国外消费者调查数据显示,在阻碍国外消费者购买中国产品的因素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质量不过关(62%)、假冒伪劣产品太多(60%)和食品安全问题(43%)。国家质检总局统计,2013年我国约有38%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也就是质量标准的影响,致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达662亿美元。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我国要打造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创新是关键,质量是根基。坚持以质取胜战略是打造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要素。
一、以质量铸就中国制造的灵魂。
习总书记去年5月在河南考察中指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根本出路在于“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李克强总理在去年9月中国质量大会上指出,提升质量是中国发展之基、兴国之道、强国之策。质量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长期以来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优势正在减弱,新的动力、新的优势亟待打造。中国经济要想再造奇迹、再创辉煌,就必须把质量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要按照总书记和总理的讲话要求统一思想,将质量作为打造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内容。在大力推动制造业10个重点领域突破发展中,要将质量提升作为其中优先考虑因素,促进技术与质量的融合,通过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和攻关,促进质量的稳定和提升。对国家和地区一些支柱性制造业集群,要开展专项质量调查分析,对比发达国家标准,找出自身质量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展区域性、行业性质量整治,促进质量提升。在政府安排产业扶持发展资金时,要将质量标准作为重要因素,重点向质量先进企业倾斜。要通过质量改造扶持政策,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逐步化解过剩产能。我国中小企业质量抽查合格率比大企业低近10个百分点,要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组织质量专家诊断,促进结对帮扶,政府可设立中小企业质量提升资金,促进中小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升质量水平。要参照国际惯例,设立政府质量奖项,以政府的名义高:规格地表彰制造业质量先进企业,引导全社会企业向他们看齐。
二、以标准引领中国制造质量的提升。
习总书记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标准是质量的灵魂,标准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是巨大的。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德国,标准对GDP的贡献率为0.9%,法国和澳大利亚为0.8%。在打造中国制造2025中,标准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制造业创新技术转化的关键,实现制造业质量提升,标准是引领。要健全制造业标准体系,加快标准的升级工作。如在传统产业方面,以钢铁制造业标准需求为例,当前我国的标准与国际差距大,急需修订老化标准、制定新材料高端钢材标准。要加强一些新型行业标准的制订工作,完善我国制造业标准化体系;加快现有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更大范围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要完善强制标准体系。通过标准设立行业准入门槛,通过标准执法限制、取缔“五小”企业,淘汰制造业落后产能。
要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标准化工作。当前,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是促进制造业迅速占领市场的有效途径。如我国一、二代移动通讯技术,由于技术专利掌握在他国手里,申报了国际标准,我们必须用别人的技术标准、设备,几千上万亿的产业被他国主导,市场被别人占领,从第三代通讯开始,我国公司注重了技术创新,并积极向国际电信联盟(ITU)申报国际标准,成功让我国通讯技术标准、设备走向国内外市场,现在华为等企业正在研究5G技术标准,争取主动权。各级政府要将标准引领作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力武器,促进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带动制造业升级。
计量技术攻关与量值传递、技术检测与认证服务是促进制造业质量提升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计量是技术和质量创新的基础,检验检测是对质量标准的测量,认证认可是对质量标准的确认。加强质量监管,检验检测和认证是重要的技术支撑和管理手段。开展制造业质量创新、提升,要经过技术检测、认证才能走向市场,检验检测认证是制造业质量提升的基础和支撑。打造制造业强国,促进质量提升,要夯实计量技术基础,要将质量检测认证当成一个重要的工作抓手,扶持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做大做强。
三、以品牌打造中国制造的名片。
现在,中国已是位居全球第一的制造业大国。然而,人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中国只是一个贴牌大国,不是品牌大国。贴牌和品牌的差别,直接体现在利润上。苹果手机一度以8.7%的市场占有率赢得了手机市场70%的利润。一个芭比娃娃,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约10美元,在中国离岸价格仅2美元,去掉1美元的管理费、运输费以及0.65美元的来料费,贴牌生产毛利只剩下区区0.35美元。广东东莞慧达手袋厂代工COACH、PRADA、ARMANI、BURBERRY等七八个品牌,年产160万~170万个奢侈品牌包,代工COACH品牌的产量在全球代工厂中名列前十,但代工一个售价3000元的COACH包,除去成本,一个包只有20元可赚。有时成本控制不好,一个包经常只赚5元人民币。这种企业是我国很多出口企业的一个缩影。当今世界,20%的品牌占据了市场80%的份额。我国加工贸易比重接近40%,自主品牌出口比重不及20%。
在打造制造业强国方面,世界各国都在促进和推广本国品牌建设上下功夫。如美国,早在1933年,美国联邦政府就颁布了《购买美国货法案》,规定政府在采购商品时,应优先购买美国产品。奥巴马政府在2012年出台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法案中,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法案的保护主义色彩。政府采购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1955年至1963年期间,硅谷半导体产业35%到40%的营业额来自于政府采购。为打击外国侵权行为,美国出台了“特别301条款”,修改了“337条款”,推动达成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等;韩国,2009年1月,成立了一个名为“国家品牌委员会”的总统直属机构,进行全方位的对外宣传推介,在提升韩国在世界上的形象的同时,也为推介韩国民族品牌打造良好的平台。2012年,一个韩国三星电子集团销售额占韩国GDP 的18%;意大利在很多国际性场合和盛会中,意大利政府都将“意大利制造”作为一个整体形象进行推广。我国要从国家层面上、从政府层面上看,重视名牌战略的推进。要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和产业政策,制订完善中长期重点品牌培育和发展方向。政府应实施名牌激励政策,保护和支持民族品牌发展,引导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集聚;要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名牌产品;要对名牌企业给予金融信贷支持,开展以品牌无形资产为担保的贷款服务;要通过举办国际性的产品博览或展销、交流、推介会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提供政府资金资助,加强优势产品的推介和品牌的打造;要建立质量奖励制度,对创建名牌成绩突出、质量管理工作卓有成效的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以质量秩序保障中国制造的健康繁荣。
加强质量安全与诚信监管,维护正常质量竞争秩序是促进制造业质量提升的重要条件和基本保障。良好的质量竞争秩序,能使企业将质量提升作为市场竞争主要手段,形成质量优胜劣汰效应。反之,对质量违法行为监管不力,或对一些本地质量违法企业实施特殊保护,造成违规企业得不到应有的法律制裁,使假冒伪劣产品大行其道,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使企业丧失追求高品质产品的积极性。打造中国制造2025版,要建设完备的质量法规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弘扬先进质量文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
作为一个地方政府来讲,要转变观念。以地方保护,纵容违法的方式扶持地方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这种发展不会持久,最终也会损害地方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树立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就是服务制造业发展大局的理念。要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坚决杜绝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为民族品牌拓展市场,做大做强创造条件;要敢于“亮剑”,对质量违规企业敢于下重手,行政执法部门要严处、司法部门要严判;对严重质量违法者要坚决依法取缔,让之倾家荡产,将之踢出市场;要建立质量诚信体系,对一些重点领域要推行质量违法人员禁入制度,要向社会公布企业优良和不良质量信息,接受社会查询,引导全社会重视质量,关注质量。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