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会丽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经贸系,江苏南通226007)
高职专业建设标准研究
——以营销与策划专业为例
刘会丽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经贸系,江苏南通226007)
专业建设标准对高职教育具有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当前关于高职专业建设标准具体内容的研究较为广泛,而关于专业建设标准制定方面的研究较少。文章以营销与策划专业为例,从专业设置条件、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条件与制度保障、社会服务等六个方面对专业建设标准进行设计。
专业建设标准;高职教育;开发思路;内容设计;营销与策划
高职教育的本质是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专业建设。经验表明,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正是重视职业教育的专业标准开发和统一设计,使职业教育得以快速发展并能更有效地为社会服务,专业标准建设对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012年12月,教育部公布首批涉及18个大类的410个高职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填补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领域的空白[1]。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具有一定的通适性和规范性,可以作为专业教学实施的基本依据和行动指南。但目前编写的高职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尚未广泛推行,而且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只是专业建设标准的部分内容,因此对高职专业建设标准的进一步研究十分必要。
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观,职业教育的专业不是对学科体系专业分类的简单复制,是对社会职业的“职业群”“岗位群”所需的共同技能、知识与态度的一种“科学编码”[2]。高职专业建设可以理解为面向社会职业群或岗位群进行的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专业建设标准就是在培养专业人才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应遵循的一切准则或规范的总称。专业建设标准既包括专业建设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和专业建设应具备的基本资源配置标准。专业教学标准是专业建设标准的主要内容。专业建设标准与专业质量评价标准是共同反映专业质量这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专业建设标准更主要的表明在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应遵循的规范和应达到的目标和要求;专业质量评价标准是人才培养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它以专业建设标准为依据[3],侧重于可衡量的结果检验。
(一)高职专业建设标准的研究现状
1.涉及专业建设标准具体内容的研究较多,但缺乏统一的标准设计
许多学者对高职专业建设标准涉及的具体内容如专业设置与开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教学改革、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这方面的参考文献和研究成果较多。如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学者高林等分别对高职专业设置的原则和专业划分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张红光、崔岩等分别对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进行了研究;姜大源、李贤政等主要集中对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进行研究;杨群祥对师资队伍展开研究;德国的克里斯托弗、赵志群等对教学改革进行研究;苏文锦、樊明成等对专业社会服务能力进行研究。关于上述专业建设标准具体内容的研究成果各有特色,但没有统一的标准设计,在实际运用中缺乏广泛的指导性。
2.关于高职专业建设标准本身的研究起步较晚,且研究范围有限
国内关于高职专业建设标准本身的研究起步较晚,陆建国以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为例,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规范进行了探索研究;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印发了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2012年教育部公布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之后,关于专业建设标准的研究主要有:刘瑞军、曲芳等对基于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推进专业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闵建杰、陈少元针对高职专业质量标准与评价指标的区别进行了研究[3];王云江、邓振义提出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条件下“一个中心,两种资源,三个规律,四个主体”的高职专业标准建设模式;陈启新针对《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财经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和旅游大类的教学标准制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总体来说,针对高职专业建设标准本身的研究文献不多,研究范围有限;关于高职专业建设标准的内涵、高职专业建设标准的制定要求、高职专业建设标准的整体设计、高职专业建设标准的指标体系构建、不同层次的专业建设标准等基础性和关键性问题的研究较少。
(二)高职专业建设标准的应用现状
1.缺乏统一的专业标准指导,专业建设不够规范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发展的时间还不长,而且在发展之初,更多沿袭的是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模式,虽然近年来高职教育改革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还没有形成一套能普遍推行的专业建设标准体系。在实际的人才培养中,由于缺乏统一的专业建设标准指导,在许多方面如专业开发、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有些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差别较大,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不明确,专业建设缺乏规范性。
2.往往以评价标准推进专业建设,具有被动性和滞后性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已经公布,但是目前还没有真正广泛推行,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内容还有待完善;另一方面还有许多高职专业标准尚未制定。高职专业建设标准的缺失,使得往往以专业评价或评估标准推进专业教育。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由各省教育评估院定期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来推动专业建设,这样虽然有助于促使发现专业建设与评价标准之间的差距,但是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和滞后性。高职教育应通过相应的专业建设标准,主动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
1.准确定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基于职业标准的专业建设标准
首先,要分析行业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准确定位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规格;其次,根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特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再次,基于工作过程将职业岗位工作领域的项目或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的项目或任务,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职业标准的课程标准,并将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设计作为高职专业建设标准开发的重点;最后,为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应设置基本的专业教学条件和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师资要求、实训环境和教学制度等[4]。
2.围绕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要求,设置专业建设标准中的指标体系
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是高职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为清晰地反映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求,通过选择可衡量的观测点,设置专业建设的指标体系,既可以用于进一步规范专业建设,也可以作为专业建设质量评价的参照。首先,应分析专业建设中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如关于课程方面的课程技能点、课程结构、课时数、考核方式等,并将相关因素进行指标转化;其次,专业建设标准中涉及的指标设计应科学合理,符合专业建设特点,而且定量指标应具体明确,定性指标应具有判断或评价的方法与标准;再次,要厘清专业建设各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各指标之间不能相互矛盾。此外,还要注意到专业建设需要一个过程,既可以通过指标监测与分析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也可以通过专业建设中发现的新情况,调整指标设计。
3.根据不同层次的高职专业建设水平,开发多级专业建设标准
当前专业建设标准主要有合格、特色、品牌专业三类[5],其中合格专业是指达到专业建设基本标准的一般专业,特色专业是指具有行业特色和办学特色的专业,品牌专业是指具有较高专业影响力和办学质量的专业。在专业建设中,可以结合区域的行业背景和产业特色,推进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建设,并根据不同层次专业建设水平,开发一般专业、特色专业、品牌专业等多级专业标准体系,以促使品牌专业发挥标杆和引领作用,鼓励特色专业创新,从而推动高职专业建设水平的逐步递进与不断升级。
4.关注职业岗位需求特征的变化,实现对专业建设标准的动态调整
随着技术的更新和产业的发展,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需求特征也会发生变化。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密切相关,专业建设标准应随着职业岗位需求特征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一是关注胜任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变化,相应的课程内容与结构、师资配置等要进行调整;二是关注职业工作方式发生的变化,实训实践教学条件要进行调整;三是关注产业的升级与调整,应补充制定新增职业岗位对应的专业建设标准等。通过定期的专业调研,分析行业职业需求特征的变化,形成对专业建设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
基于以上分析,高职专业建设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设置的条件、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条件与制度保障、社会服务要求等六个方面[6]。下面以营销与策划专业为例对专业建设标准的内容进行分析。
(一)专业设置的条件
专业建设标准制定的第一步,首先要分析专业设置应具备的条件,即专业开设的必要性,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区域内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主要分析行业产值规模、行业产值增长速度、经营面积、投资规模等指标;二是职业岗位需求现状与趋势,主要分析岗位类型、需求层次、需求数量、需求趋势等;三是专业人才供求状况,主要分析区域内近三年的专业人才供求数据、求职倍率等;四是本专业区域内同行院校的招生与就业现状,主要分析招生规模、就业质量等。在以上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职业分析法来确定专业名称。
(二)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分析
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分析可以清晰反映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类型及工作的具体内容,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专业学习后的就业方向,便于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7]。
职业岗位群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岗位群类型、职业岗位群工作内容、职业岗位名称等。以高职营销与策划专业为例,职业岗位群分析既可以从工作性质与内容划分为市场调研、人员推销、营销策划、营销管理和客户维护等;也可以从行业工作方式的不同来划分职业岗位,如营销与策划专业又可以将职业岗位划分为门店推销、市场开发、网络营销、电话营销、会议营销和营销策划等[8]。结合以上两种职业岗位群分析方法得到营销与策划专业岗位群内容(见表1)。
岗位升迁过程主要是指专业学习完成之后能够胜任的初始岗位到发展岗位的过程,岗位升迁介绍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未来职业的发展空间、晋升需要的工作经验和时间、晋升岗位的职责等。
(三)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
根据2011年教育部制定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并结合终身教育的需要,可以将高职营销与策划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简单描述为 “培养从事在销售、策划、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人才培养规格主要是指专业人才培养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典型的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国家职业标准,分析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其中素质方面有身心素质、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知识方面有公共基础知识、职业基础知识和职业核心知识;技能方面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等[5]。
(四)人才培养方案
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组织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方法或手段,既有相对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当前高职院校的同一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应体现三个原则:工作过程导向原则、职业技能为本原则、工学结合培养原则。其中工作过程导向原则是指人才培养要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学习内容,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实现能力提升;职业技能为本原则是指高职教育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根本,帮助学生掌握职业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和思维技能;工学结合培养原则是指高职教育必须与行业企业融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同培养专业人才[9]。如南通科院营销与策划专业“理念引导、实战演练”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体现了以上的三个原则。
表1 高职营销与策划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
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包括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标准设计、各类型课程的学分与学时分配、理论与实践学习课时比例分配、职业资格证书考级课程设置等。其中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标准设计是人才培养方案内容的具体表现,也是专业建设的重点内容。
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基于职业工作过程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既要体现规范性,同时应具有开放性。高职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公共素质课、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核心课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基础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关键,应作出明确的基本要求,如营销与策划专业的核心课程应包括: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心理分析、推销实务、市场营销策划、商务谈判等;对于职业拓展课程可以作指导性要求。
课程标准设计包括课程设置目的、课程设计理念、课程设计内容、课程学时学分、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教学条件和课程资源、课程实践教学设计、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等。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设计应作为专业建设标准的基本内容。
3.考核与评价方法
对于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质的课程分别设计相应的考核与评价方法,包括考评的项目和内容、考评内容的分值比例分配等;同时还可以将教考分离作为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标准,如请行业企业人员参与课程学习考评。
(五)教学条件与制度保障
师资配置是专业教学的基本条件,应从任职资格、师资结构、师生比例、双师评定条件、教师实践锻炼等方面作出要求,其中师资结构包括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双师比例、专兼比例等。为保障专业教学的正常开展,应配置相应的教学设施,如专业教学场所的硬、软件配置,特别是实践教学场所的设施配置等。同时还要制定相关的教学规章制度和系统的教学文件,保障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教学资源库应包括教材、馆藏图书、数字资源库如网络精品课程、电子图书和期刊等。可以将每个专业至少建设3门及以上核心课程精品资源库作为指导性要求。
(六)社会服务与专业发展
专业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因此应将社会服务与专业发展作为高职专业建设标准的内容。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肩负有培养学生的责任,而且也应利用专业技能服务社会,如社会培训、社会兼职等,可以将教师社会服务作为专业建设标准的指导性要求。
专业建设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服务社会,或者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专业升学可以使学生获得专业上更高层次的教育和发展,专业就业与创业则是学生直接服务社会的体现。
[1]陈启新.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以财经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和旅游大类为例[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4(3):9-14.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职业技术教育,2006(1):5-10.
[3]闵建杰,陈少元.论高职专业质量标准与评价指标的区别和指标体系的完善[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8-11.
[4]方伟骏,李朝林.构建“五个对接”的探索与实践——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专业为例[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61-64.
[5]徐琳.鉴于国外职教理念对高职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广州化工,2014(1):162-163.
[6]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财经大类、文化教育大类[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82-85.
[7]周彩根.探讨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特色培养之路[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32-35.
[8]黄敦华,刘增辉,张文涛.高职自控与电气专业群建设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3):86-88.
[9]俞学伟,季晓芳,陈亮.高职国际商贸专业“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5(1):44-48.
(编辑:张雪梅)
A Research into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Standards in Polytechnics:A Case Study of Marketing and Planning
LIU Hui-li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Management,Nant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Nantong 26007,China)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standards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and regulating teaching.For the time being,researches into the specific contents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standards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numerous,but those into the drafting and making of discipline standards are comparatively fewer.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standards should be based on professional standards and designed with a scientific index system,multi-level standards and special attention to dynamic adjustment.Taking the specialty of marketing and planning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sign a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standards from such points of view as conditions for establishment,targeted positions,training objectives and specifications,training scheme,teaching condition and guarantee systems as well as social serviceabilit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standa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development approaches;content design;marketing and planning
G 712
A
1671-4806(2015)05-0072-05
2015-09-18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立项课题(C-c/2013/03/11)
刘会丽(1975—),女,河南洛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