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敏
[内容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也是为他们行为习惯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教师努力改善现有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可以开拓人们的视野,帮助人们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小学生心智不成熟,对他们进行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下面笔者就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详细的解析,希望可以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
一、结合信息技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
信息技术教学具有生动、直观、形象等特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而且信息技术在教学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的是其内容的丰富性,能够在短时间内给学生展示丰富的阅读内容,包括文章背景和作者的信息等。
1.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参与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很深的影响,尤其是思想单纯幼稚的小学生,他们只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语文阅读是一件较为枯燥的教学内容,很难引起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目前很多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满堂灌的教学环境严重阻碍着学生个人的发展,间接的降低了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教师想要更好的提升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就要从源头抓起,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优质的课堂环境。在此,我建议大家使用多媒体信息教学技术,可以为学生在阅读上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首先,多媒体教学技术包含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教师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制作与课本内容有关联的教学课件,发挥多媒体具有声音、图像及动画的优势,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促使其以更好的学习状态参与到文章的阅读当中。比如,在“雪孩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课本中的文字转变成屏幕上的动画,让动态化的事物刺激学生的感官。与枯燥的文字相比,小学生更容易理解动画中的知识,当他们被屏幕上的影像吸引之后,小学生的注意力及思想活跃度都会得到全面的提升。其次,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丰富的网络资源,挖掘与文章相关的趣味性小故事讲述给学生,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为他们增添更多阅读的乐趣,为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当中做出完美的铺垫。
2.制造情境,提升学生语言能力
小学生情绪起伏不定,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制造特定情境,根据学生实际状态进行针对性的趣味引导,从而提升学生参与语文阅读的兴趣,使语文阅读课堂高效发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布置特定的情境效果,将学生带入其中,把课本变成故事剧本,让学生在课堂上担任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帮助学生从主人公的角度了解文章内容,在拓展他们思维的同时帮助他们产生更多的文章感悟,带动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文章的学习中。比如,在“两只小狮子”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大森林的美丽动画场景,并配以活泼生动的音乐,让学生扮演狮子的角色进行表演,学生会被这种全新的课堂模式所吸引。其次,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乐于表现自己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图片,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让他们用自己的理解讲述其中的故事以及含义,锻炼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使得语文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增添阅读教学活力。
3.信息技术展示,丰富教学的内容
信息技术主要是表现在多媒体的应用上,是可以借助的教学手段。老师在诱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另一方面就是加深他们的阅读程度。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以幻灯片的形式给学生推荐几部好的书籍,并将书籍的精彩内容也粘贴上去,这样容易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另外,从阅读深度来说,学生不仅能够在文章中了解作者,还可以从多媒体所呈现的图片、文字、甚至是视频中了解作者,了解作者的生活年代。学生进行有效性的阅读就是指能够从文章中了解更多,或是能得到更多的启发,而这些如果仅凭老师“晦涩”的讲解、“枯燥”的说明是难以达到教学目的的。特别是一些讲述内容和学生身处环境相差很多的文章,更是难以让学生明白其中的语句和表达的中心内容。
二、多元化阅读教学,推动学生更好成长
一个好的教学环境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那么优质的教学方式就是阅读课堂高效发展的灵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与教学方式相结合,采用针对性的引导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让阅读带给他们更多的快乐。
1.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奠定学生发展基础
小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时间有限,很多学生还没有较为成熟的学习方式。并且他们对教师和家长存在着很强的依赖心理,课堂上学生只会认真的听从教师讲解,缺乏个人阅读能力成长的空间,对学生今后在阅读上的发展不利。因此,教师在进行系统性的语文阅读教学之前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阅读辅导,培养他们产生良好的习惯,从而更好的推动其发展的进程。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及所要表达的含义,为学生今后独立解决阅读问题奠定基础。在每节课结束的时候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新的文章进行阅读,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预习方式。接着上课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问,了解他们实际的预习情况,以此为依据对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修改,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积极的表扬,用精神层面上的成就感带动全班学生参与文章预习的热情。为学生的语文阅读注入更多动力。在教学结束的时候,教师布置有一定难度的开放性试题,促使学生在课下的时候也可以自主投入到文章的学习当中。渐渐的学生就会养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从而间接的提升了语文阅读的效率。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详细的讲解之前先让学生说出他们对于文章的想法,然后教师帮助学生查缺补漏,不断的完善学生阅读思维上的缺陷,让小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2.强化课外阅读空间,感悟更多阅读乐趣
近几年我国教育部门不断对小学语文阅读教材进行修改,增添了很多趣味性的知识点,教师要以此为契机,为小学生创造更多的课外阅读空间,促使其感悟到更多的阅读乐趣。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推荐,寻找好的故事讲述给学生,让他们聆听各种小故事,拓展他们的视野。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阅读交流会,让他们自由地交流阅读之后的感受,让学生畅想在阅读的世界当中,促使其心中产生共鸣。“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在说每个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感受,每个人的观察角度不一样,通过读书交流会,使学生之间能交换自己的想法,更会碰撞出更加美妙的火花。另外,教师还要积极的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和学生一起阅读课外文章,为学生带来更多阅读乐趣的同时帮助他们答疑解惑,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的有效性。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学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如果父母在读书,那么孩子绝对不会自己一个人在一旁看动画片。所以老师要和父母之间加强沟通,建议他们也多去阅读。可以建立家庭读书日和读书时间,在每天早晨早起读10分钟书,睡觉前读半个小时,或是在周末的时候留出两个小时的时间读书交流,渐渐养成习惯之后,就会发现读书的乐趣,甚至会爱上读书。除此之外,教师要从自身做起用满腔的教学热情感染学生,带动他们参与阅读课堂的积极性,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参与到他们的读书讨论当中。当学生提出一本书或是建议其他人看的时候,老师要以身作则先去阅读一下,不要打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热烈的讨论和阅读的建议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阅读能力,让他们的精神世界因受到关注而更加的精彩,最终实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高效发展。
阅读是一个人认识世界最基本的方式,阅读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阅读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蒋军.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提升阅读能力的策略 [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 2011,(7).
[2] 贾佃琦,王晓光.小学语文阅读中培养小学生审美素养的对策[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3,(5).
(责任编辑 陈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