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安市特殊教育学校里,有一群或患自闭症,或有智力障碍,或存在身体残疾的学生,他们被人称为“折翼的天使“。不过,在张亚娟老师眼中,这群孩子和其他正常孩子无异,一样的可爱。只见在言语矫正课上,张亚娟打着手语,领着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他们虽然吐字不很清晰,却稚嫩、清脆。就是这种声音,让亦师亦母的张亚娟感动不已。
张亚娟2001年毕业于江苏省特殊教育师范聋教育专业,现在北安市特殊教育学校任教。自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担任启音班主任和语文、数学两科的教学工作。解读她十几年的特教生涯,每一段都是心怀向往,每一笔都带着青春渴望。就是在这样的磨砺中,她耐得住清平、繁琐和劳碌,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
初出茅庐,热情似火
14年前的一个秋日,张亚娟走进了北安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大门。当她第一次踏上讲台,第一次面对失聪的孩子们时,才发现这份工作并不浪漫。但是孩子们灵动的眼睛,又让她感到肩上的责任:带领他们打开通往知识殿堂的另一扇门,把他们培养成才。这种神圣的使命感,使她时刻告诫自己:奉献。在工作中,她认真备课、上课、训练,处理班务。聋班低年段主要注重口语教学。为了能让学生看口型感受到自己的发音,她首先对着镜子练习,用手触摸发音器官,自己先感受有什么不同,然后再去教学生,让学生感受。记得在一次拼音教学课上,她班的小明同学因为没有一点残余听力,感受能力和接受能力也相对较差。为了能让小明尽快学会发音,她就对他进行个别指导,一遍一遍地教,把小纸条放在嘴边,让他感受气流的不同,知道哪个音送气,哪个音不送气。经过努力,小明终于找到了发音的技巧,学会了怎样发音。疲倦的张亚娟从他无比高兴的神态中读懂了学会发音对这些聋生的重要性,此时的她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快乐,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的光荣和幸福。
课余时间,张亚娟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帮他们洗衣服、剪指甲。爱的付出,让她收获了学生的信任,学生的成绩也进步很快,班级学生的口语和词汇量在年级中是佼佼者。渐渐地,张亚娟发现自己深深爱上了这些学生,喜欢上这样的生活,离不开这份工作了。
生活磨砺,信念不改
2005年的夏天,张亚娟1岁半的儿子在接连几天高烧不退的情况下,住进了医院,被诊断为病毒性脑炎,医生建议她到更权威的医院去医治。事不宜迟,张亚娟带着儿子到了省医院。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医生确诊其为急性病毒性脑炎。听到这个诊断,看着儿子幼小的身体,张亚娟的心纠结的痛,泪水控制不住地流。可就在这个时候,她听说班上的英歌由于不小心手臂受伤,她顾不得病中的儿子急忙返回学校,陪英歌看病打针。当英歌的情况稳定后,张亚娟又急匆匆地赶往医院,望着儿子那消瘦的身体,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她多么希望自己能陪在孩子身边,但想起学生那清澈的眼神,家长信赖的目光,校领导的谆谆教诲,她又无法丢掉自己的责任。当儿子的病情稍微稳定后,她拖着疲惫的身子重返课堂,奔波在医院和学校之间。张亚娟告诉自己不能倒下,儿子需要她,学生更需要她。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更加努力地工作。日子静静地在煎熬中度过,转眼她的儿子已经做完了全部的治疗,病情有了很大起色,她的心情也好了很多。儿子的这场病,让张亚娟更加体会到残疾学生家长的心情,更坚定了她干好特教工作的决心。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张亚娟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潜心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把培养能力与补偿心理缺陷统一起来,大胆地进行分类教学。同时,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她发现聋生接受直观形象知识强于抽象知识,而且记得牢固,基于此,她精心设计施教的最佳路子,重实践,多趣味,既求教得扎实,又求教得灵活,一张张自制卡片,一幅幅简笔画,她都视之为助教的好工具。除此以外再辅以手势或一段录像,使书本上原本死板的字母和文字活了起来,一个个形象鲜明,仿佛小精灵吸引学生去捕捉,然后牢牢地记在脑海里。
一如既往,献身特教
2008年,张亚娟接任了启智班的班主任工作。从聋教育到启智教育的转换,起初让张亚娟很不适应。班上有11个学生,这11个学生的残疾类型和程度都不相同,根本不能正常开展教学。小晴患有严重的癫痫,经常发作,时轻时重。一天,张亚娟正在办公室办公,一名学生跑来报告:“老师,小晴又抽了!”张亚娟赶紧放下手头的工作向教室跑去,只见小晴整个身体都蜷在一起,口吐白沫,牙齿咬得咯嘣咯嘣直响,手指掰都掰不开。情况紧急,为了不让小晴咬到舌头,张亚娟寻找时机准备将手帕放在她上下齿之间。可就当她把手帕刚放进去的一瞬间,小晴一下子将张亚娟的手连同手帕死死地咬住,她疼得“啊”了一声,附近帮忙的同事赶紧伸手去掰小晴的牙齿,张亚娟马上制止说:“别掰,弄不好小晴的牙齿会脱落,如果堵塞呼吸道那会更危险!”过了一会儿,小晴逐渐缓解了抽搐,而此时张亚娟被咬住的手指已由疼变为麻,没有了知觉,等从小晴嘴里拿出来时,鲜血已经染红了手帕。
小欣是一名中度智力障碍的学生,生活基本不能自理,连上厕所都得老师陪着,不然就会随地大小便。一天课间,小欣离开教室独自去厕所,等张亚娟在厕所找到她时,只见小欣的衣服、裤子甚至双手都沾满了粪便,呆呆的站在那里,两眼透出可怜无助的目光。眼前的一幕让张亚娟再也无法控制复杂的心情,责怪加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可她仍然没有多想,也由不得她多想,就把小欣领到水池旁,帮她脱掉弄脏的衣裤,清洗身上的粪便,找来干净衣服给她换上,把脏衣服扔在水池里反复地清洗,之后,又把卫生间彻底打扫了一遍。看着干干净净的小欣,张亚娟全然忘记了刚才发生的一切,把小欣搂在怀里,用手抚摸着她的头,告诉她以后再上厕所的时候,一定让老师陪着。小欣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她用手帮张亚娟擦去挂在脸上的汗滴。张亚娟心疼地对小欣说:“老师不怕累,也不怕麻烦,你想学着自己照顾自己,但现在还不行,以后让老师来照顾你。”
如今的张亚娟,仍然一如既往地爱着她的学生,那是一种由衷的、发自内心深处的关爱。她曾说:“这些残障学生,更需要我们的呵护和关爱,这种爱不需要特别的去做什么,它就存在于我们朴素的情感中,表现在我们的举手投足、言谈话语中。”有了这种认识,就更坚定了她全心全意为残疾孩子服务的信念与追求。多年的努力,她的业务能力也不断提升,她撰写的论文《让聋孩子生活在希望中》获全国特等奖;教学设计《学会扣纽扣》在全省特殊教育生活适应教学展示课中获一等奖;《看月食》一课在齐齐哈尔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设计比赛中获语文学科一等奖;《春天来了》《四则混合运算》获省级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张亚娟还曾在地、市级教研观摩活动中获一等奖;在北安市教育系统职工才艺大赛中获团体、个人一等奖;在北安市总工会举办的“中国梦,劳动美”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并多次担任黑河市残联、北安市残联的有关手语翻译工作;黑龙江省特殊教育教师基本功大赛的手语评委、黑龙江省特殊教育西部地区教研展示课评委;2014年,张亚娟荣获全国“特教园丁奖”。
在特殊教育的园地里,张亚娟以一颗无私奉献的爱心去教育每一个特教的孩子。她用自己的浓情和挚爱,诠释了自己的职责,用汗水和热忱,谱写着自己的教育人生。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