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蜡在吉林省中西部引种栽培区划的研究

2015-10-10 18:37:34孙悦等
吉林农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区划聚类分析

孙悦等

摘要:本文根据地域差异、生态环境因素应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将吉林省中西部美国白蜡引种栽培区域划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通过区划确定其栽培区域,避免盲目性引种,减少引种失误。

关键词:美国白蜡;引种栽培;区划;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 S79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9.041

美国白蜡树(Fraxinus Americana L)原产美国中部地区,为多年生高大落叶乔木。喜光、喜湿润气候和潮湿土壤,耐旱、耐寒、耐涝、耐盐碱,在含盐量0.3%以下亦能生长[1]。目前该树种在吉林省东部区域已栽培50多年,其表现优良,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为了扩大其在吉林省中西部的栽培范围,本文对其栽培区域作出合理的区划研究。

生境条件是栽培区划的主要依据,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文和生物等因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对林木生长构成综合影响。其中,气候和土壤是影响林木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2]。通过对美国白蜡原生境和新生境中温度、降水量和无霜期等主要气候因子进行研究,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美国白蜡引种栽培进行区划确定其在吉林省中西部栽培区域。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来源

本文中采用的区划数据来源于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的各台站的气候资料以及原产地的各项气候因子,其中收集以县为单位与美国白蜡生长密切相关的7项气象因子:纬度、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年最低温、年降水量和无霜期,见表1。

1.2 研究方法

采用林木引种气候预测分析法,数据处理应用聚类分析程序[3] ,利用spss软件对表1中的数据资料进行聚类分析。具体运算原理及过程如下: 录入原始数据。将表1基本气象台站的纬度、年均温、1月均温、7月均温、最低温、无霜期和年平均降水量等原始数据录入计算机;建立决策模型。根据对原产地的气候分析,求出引进树种对各种气候因素的适应范围,并以此作为树种的现实气候生态位宽度,用于建立引种决策模型;适合度判别。通过计算引种地各区域气候数值对目的树种气候适应范围的隶属度,可以获得该区域的氣候条件与目的树种现实气候生态位的相似程度,以此从气候的角度预测引种适应性大小;区划结果输出。将隶属度按大小分级,然后通过计算机打印输出,便得到区划结果图[4]。

根据模糊聚类树形图中的离散程度,进行归类划分,依此获得区划结果。

2结果与分析

2.1 区划结果

以美国白蜡的原生境为判别标准,通过模糊聚类树形图中的离散程度,将美国白蜡在吉林省中西部引种栽培区域划分为如下3种类型,即①适宜区(Ⅰ区)、②较适宜区 (Ⅱ区)、③不适宜区(Ⅲ区),引种区划图见图1。

2.2 分区概述

2.2.1 适宜区(Ⅰ区) 本区包括榆树、九台、双阳、伊通、公主岭、梨树。该区域与原产地的气候条件最接近,据美国白蜡在九台引种试验地的调查,各种源4年生平均树高达到2.1米,生长最好的种源平均树高则达到了2.48米。从抗性表现看,经4年观察各种源均表现较强的抗寒性,在引种试验阶段内未有病虫害现象发生,在该区域具有良好的表现,非常适宜于该树种的生长。

2.2.2 较适宜区(Ⅱ区) 本区包括德惠、农安、前郭、乾安、扶余、长岭、大安。该区域与原产地的气候条件较接近,在乾安试验地所引种的美国白蜡经观察具有良好的生长表现,经调查各种源3年生平均树高达到1.1米,生长最好的种源平均树高则达到了1.28米。从抗性表现看,各种源均表现较强的抗寒性及抗旱性,在引种试验阶段内未有病虫害现象发生,在该区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2.2.3 不适宜区(Ⅲ区) 本区包括镇赉、洮南、双辽、通榆。该区域与原产地的气候条件差距较大,故将这些区域划分为不适宜区。

3 结论与讨论

在吉林省中西部,将美国白蜡引种栽培区域划分为3个类型区,即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该区划为该树种在吉林省扩大引种和进行大规模人工栽培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对建立合理的引种栽培布局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董必慧,苏国兴. 美国白蜡树的生物学特性及经济用途[J].江苏林业科技,2003,30(01):32-34.

[2] 张日清,吕芳德,何方.美国山核桃引种栽培区划研究 Ⅰ原生境与新生境自然条件的比较研究[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1,21(03):1-5.

[3] 唐守正.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6:20-90.

[4] 张日清,吕芳德,何方.美国山核桃引种栽培区划研究Ⅱ我国前期引种效果研究[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2,22(02):1-6.

作者简介:孙悦,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森林经济学。

通讯作者:张大伟,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林木育种研究。

猜你喜欢
区划聚类分析
林芝市雷电风险区划
基于“三线一单”的环境功能区划实证研究
四川环境(2019年6期)2019-03-04 09:48:54
川渝传统民居区划的环境蕴意
对自然地理区划方法的认识与思考
基于聚类分析研究贵州省各地区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8:45:54
新媒体用户行为模式分析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析
大经贸(2016年9期)2016-11-16 16:16:46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16:58
基于聚类分析的互联网广告投放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32:48
“县级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统计一套”表辅助决策模式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9期)2016-05-26 21: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