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政
现在很多企业在向“互联网+”转型,希望用“极致产品”、“尖叫产品”撬动用户,这样的转型思路是否可行?
传统企业,由于存续已经有较长时间,企业不仅有了稳定的经营模式,还有了稳定的组织结构和结构化的人际关系,形成了超稳态结构。转型互联网,要首先成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大企业要有利用IT技术、互联网技术整合全球供应链的雄心,做价值链的组织者,专注于价值链的前端。通过市场扎根,获得个性的规模化需求,然后反向整合供应链,通过规模化定制的能力获得性价比,反哺消费者,形成正向的产业价值循环,保持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索尼公司曾经在历史上推出过很多让消费者尖叫的产品,然而,当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的时候,他们却没能打开通向未来的大门。因为,互联网+的核心命题,不是产品或尖叫的产品,而是供应者和需求者一体化的关系。移动互联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使供应者能够以网络化的方式,与需求者建立更直接的数字化连接。从生活方式的角度,需求者也愿意被连接。构建供求一体化的关系体系,才是“互联网+”转型的核心命题。
尖叫产品≠互联网+
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互联网+的成败关键是产品,是一种有着特殊称谓的产品,这就是尖叫、无敌、极致。在这种思维下,这些专家就把苹果的成功解释为产品的极致,把小米的成功解释为产品的无敌,把华为手机的兴起解释为产品的尖叫。很遗憾,至今为止,华为不认为自己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苹果也不敢说自己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为什么围饶着手机展开的竞争如此壮观激烈?更深层次的原因,它是DT的入口,是大规模连接消费者的手段。相反,大家一致认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俗称BAT,是互联网公司。结论也就清楚了,产品的尖叫与互联网+,不直接相关。最极端的例子就是索尼公司,曾经在历史上推出过很多让消费者尖叫的产品。然而,当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的时候,他们却没能打开通向未来的大门。人们正在拭目以待的是,三星、华为、联想、海尔、格力能不能打开互联网时代的大门。
互联网+的核心是供求一体化
人们确信这些公司都能生产出尖叫、极致、无敌的产品。人们不确信的是,这些公司能不能顺利地、轻而易举地转向互联网+的时代。人们不希望这些受人尊敬的公司,步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索尼的后尘。因此我们有理由说,互联网+的核心命题,不是产品或极致的产品,而是供求一体化的关系。从技术面上说,互联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使供应者能够以网络化的方式,与需求者建立更直接的数字化连接。从生活方式的角度说,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使需求者愿意被连接。可以说,由网络化的数字连接,带来的效率和便利才刚刚开始,有着无限想象与创新空间。
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尖叫产品。BAT的所谓产品,只是用于连接供求各方的IT系统。今后他们想做的DT,充其量也只是一种提高供求方连接智能的条件。就拿腾讯的微信来说,推出以后并没有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更谈不上尖叫了。电信运营商使这个不起眼儿的IT软件,开启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
腾讯的滴滴打车和阿里巴巴的快的打车,提供的并不是什么产品,更不是什么尖叫产品,只是一种构建供求一体化关系的软件而已。真正尖叫的,不是软件的使用者,不是出租司机和消费者,而是腾讯、阿里巴巴以及背后的投资人。他们尖叫的原因,不是产品对出租司机以及消费者如何便利,而是供求连接起来之后产生的流量。
因此,他们愿意为司机以及消费者利用这个电子商务平台而烧钱。换言之,他们愿意为构建供求一体化关系体系而投资。毫无疑问,他们的产品必须满足供求双方的基本要求,否则阿里和腾讯以及背后的投资人,真的低估了人们的智商,以为人们只是为了贪小便宜。诚然,尖叫的产品,有助于构建供求一体化的关系体系。尤其对于那些想利用互联网或想走互联网+道路的企业,光有IT连接是不够的,除非你确信自己可以成为BAT行列的一员。
你也别想要找到一款滴滴打车这样的IT软件产品,那是小概率事件。更现实的是,像小米那样利用互联网手段,站在供应者乃至供应链的立场上,去寻找和构建与需求者的一体化关系。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育出自己的营销职能及其团队,与消费者保持持续的沟通与交流,共同去打造一款属于他们生活方式的产品。使产品和营销职能,成为IT或DT之外的连接手段。互联网时代真正需要的是,构建、维护和深化供求一体化关系体系的机能,而不仅仅是一款可以引爆市场的尖叫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