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由此可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国企改革的着力点。随着国企“混”改的大幕缓缓拉开,国有企业如何融入改革的潮流,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改革中发展自我,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混合所有制入手,阐述了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困境与对策,从而更好地推进改革,使国企焕发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发展;改革
一、混合所有制概述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财产权分属于不同性质所有者的经济形式。
混合所有制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政府用财政资金购买了关系国家经济命脉企业的部分股权,以此来稳定经济,度过金融危机。在危机结束后,又将股权进行转让,这种形式称为“阶段性的混合所有制”。
二、当前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
1.企业活力不足
“铁饭碗”的思想依旧存在,使得很多国有企业的员工甚至是领导阶层缺乏积极性,同时,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企业活力严重不足,创新能力不够。另外,企业的负责人受到各方面的约束,导致他们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企业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化的原则,实现高效运转。
2.国有企业变成家族式公司
在某些国有企业,“任人唯亲”的现象比较严重,子女接任父母职位的事情层出不穷,整个企业内部治理核心几乎掌握在一个家族手中。内部上下级之间的“裙带关系”为偷税漏税提供了便利,用国有资产为私人谋福利的事情时有发生。
3.国有企业的布局不合理
国有企业在某些竞争领域势力过于强大,不利于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然而,在发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方面,国有经济又缺乏有效的引导作用。在一些公共性产业,涉及民生保障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领域,国有企业的“缺位”现象也比较严重。且总体而言,国有资产流动性较差,这限制了国有资产作用的发挥,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4.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
国有企业在目前大都是公司制或者股份制,内部治理结构主要有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和经理层。但是董事会的成员主要是控股的大股东和内部董事,这就使得中小股东的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公司在制订决策时只考虑大股东的利益,中小股东利益被侵犯的事时有发生。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优点
1.有利于解决国有资本流动性差的问题
国有资本的突出性问题就是难以流动,然而,任何所有制性质的资产,只有充分地融入市场,自由流动,才能发挥作用。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让国有资本真正流动起来,通过共同投资,交叉持股,整体上市等方法,使更多的国有企业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股份公司,实现资产的资本化,证券化,从而使国有企业可以更好的进行重组,兼并,出卖,破产等等,实现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2.有利于解决国有企业内部治理问题
规范的内部治理结构是企业高效运行的关键所在,薪资如何分配,监督如何进行,中小股东的利益由谁来维护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事实上,规范的企业治理结构一直是国企改革追求的目标,但由于历史、政治等各方面的原因,在这方面的改革一直效果不佳。对国企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使企业内部的薪资水平以市场调节为主,有利于解决薪资差距过大问题。同时,关于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股东大会的组成问题,也会在市场的影响下,达到比较合理的分配,使中小股东的利益得到一定的维护,权力监督发挥一定的功效。
3.有利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国有企业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使国有资本,集体资本与各种非公有资本相融合,从而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使国有资本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发挥影响力和带动力,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4.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的创新发展
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发挥各种所有制的优势。国有企业由于“铁饭碗”的特征比较明显,企业内部员工的积极性不高,创新层面一直处于落后的地位。相比较而言,民营企业在创新方面就做得比较好。国企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后,引入了新的投资者,竞争氛围大大加强,同时可以允许员工持股,形成资本的所有者与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困境
1.非公资本主体入股大型国企积极性不高
目前我国中小型国有企业在改革方面推行的速度较快,也比较顺利,然而,大型的国有企业情况却并不乐观。在重要领域的国有企业,引入民资、外资,达到“用1%带动99%”,这只是国有企业乐观的想象。国有企业张开了怀抱,最为重要的是,民资、外资愿不愿意加入的问题。“能说了算的才投资”,这是多数民企、外企对于入股国有企业的最基本的态度。大型的国有企业总资产动辄上万亿元,而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时间并不长,资金积累的也比较少,想要拿出足够的资金入股国有企业,并在其中占据相当的地位绝非易事。
2.领导层观念转变比较困难
国有企业在自身建设当中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国家的支持和帮助,有一定的行政因素,因此在经营策略的制定中,顾及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还要兼顾社会效益等各个方面。但是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由于企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公司经营策略的制定也会相应的改变,必然会以经济效益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领导阶层如何快速的转变观念,适应市场化的潮流,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同时也会对于公司的改革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这个问题看似简单,然而多年的经营习惯已经成为了一种思维定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经验主义的影响。
3.内部人控制公司影响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
对于国企而言,“所有者”缺位一直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国家作为国企的股东,是非人格化的主体,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同时也是国企经营参与者,董事与总经理都是直接任命,国企领导班子既是决策者又是监督者。但是,决策者与监督者的“合体”却会使得自我监督无效化。内部人控制企业,政企难分,政治因素浓厚,领导阶层保留行政级别,表面上是集体决策,实际上是一人主导。虽然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改善这种局面,但是这种治理结构形成已久,短时间内难以清除,必然会影响混合所有制改革,导致决策不合理,缺乏市场化特征,甚至出现寻租、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有部分人将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看成是“一场瓜分国有资产的盛宴”。
4.国企的母公司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缓慢
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在母公司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展比较缓慢,大多数仍然处于股权单一的状况。据统计,在113家中央企业中,只有中国联通,中国商飞,上海贝尔等八家中央企业在母公司层面是多元的投资主体,其他央企虽然旗下的子公司很多已经实现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母公司却还是单一股权,没有给非公资本提供加入的空间。因此,如何在国企,特别是央企的母公司当中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5.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范围及程度的确定尚不明确
我国国有企业的情况比较复杂,涉及的领域很宽泛,发展的规模也大小不一。当前看来,在政策层面,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范围及改革程度还没有明确的要求和界定。哪些行业可以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哪些行业不能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在进行改革时国有股持股的比例是多少,每个行业持股的比例有什么不同,这都是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
五、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做法
1.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
职业经理人是专门从事企业高层管理的中坚力量,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能够给企业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也能够很好的规划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2.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对于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改革
首先是竞争性行业,它的特点是行业进入门槛低,竞争激烈。一般来说,竞争性行业的波动不会对经济和社会产生很大的冲击。更为重要的是,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更具有竞争的优势,因此国有企业应该尽量减少在竞争性行业的规模,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让非国有资本来经营,提高经济效率。
第二个是战略性资源产业和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前者如:石油、天然气等,后者如航空航天工业,核工业等等。战略性资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必须要由国家来控制。在这一产业中可以有一定的非公资本的加入,但是一定要坚持国有资本的主导地位。
第三个是垄断行业,如电信,铁路等等。这些行业的垄断与国家的干预是密不可分的,它们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经济利益。所以这些行业与战略性产业一样,可以在某些不太重要的领域引进非公资本,但是主导权还是要控制在国有企业手中。
第四个是公共事业,如城市的供水、供暖等等,这些企业不是以赢利为主要目标,它们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承担社会公共责任,维护公共利益,因此应该以国有企业为主。
3.削弱行业限制,降低进入门槛
赋予民营企业和其他非国有经济主体同等权利,不能有歧视政策。要降低行业进入的门槛,尤其是国企母公司的进入门槛,不能让改革仅仅局限在子企业和下游企业,只有母公司也参与改革才能让改革更加彻底,改革效果更加明显。消除市场壁垒,减少行政审批制度,营造一个公平的市场氛围,扶持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发展。
4.健全内部监督约束机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增加员工持股比例,辅以健全的职工激励机制,用员工持股来盘活国有资产,强化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同时,虽然在比较大型的国企中非公有资本占据的份额并不多,但是要给予它们一定的权力,吸引它们进入,发挥它们的监督作用,从而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5.对于领导层进行适当的培训
关于领导层观念转变的问题,可以由国家统一对于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领导层适当地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让他们对于两种不同类型的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以及采取的策略有更加明确的认识,从而在企业的治理中更好地做出决策。
六、结语
进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项很大的工程,其中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事实上,每一次改革都会牵扯到利益的分配问题,都会有很多的阻力。但是,我们一定要不遗余力的推动改革,为国有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打开新的局面,发挥国有经济的功能,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于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探讨[J].财经界,2015(04).
[2]杨娟.论述新一轮国企改革中如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J].经营管理者,2015(01).
[3]孟令军.浅议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视角——国企混合所有制的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5(03).
[4]王芳.浅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J].财经界,2015(05).
[5]宋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之我见[J].商场现代化,2015(04).
[6]杨茂才.深化国企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J].煤炭经济管理新论,2015(03).
作者简介:刘章涵(1996- ),女,汉族,山东潍坊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2014级本科生,经济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