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语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师生的互动和配合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上有艺术性地提出问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锻炼学生接受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精读教学 提问
一、引言
教学提问艺术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心理学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都从问题开始的。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活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正在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进一步提高提问的艺术性,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学习活动。而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提问中,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精读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提问在精读教学活动中所占比重不足。由于学科的综合性性质和繁重的教学任务,在精读课堂中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教师总是单方面的一味分析文章,教授知识点。而学生只是被动地记笔记,消极地接受教师发来的大量信息,缺乏动脑思考的机会,导致课堂缺乏互动和交流,所学知识并没有通过提问的方式有效地理解消化,不利于学生的语言习得。
2.问题类型单一,难易不当。精读课堂中教师提的问题多是为了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某个语言点,问题设置单一,缺乏灵活性,难以唤起学生积极互动的兴趣。另外,问题难易程度的设置往往一概而论,要么都太容易,要么都太难,没有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异进行不同难度问题的设置。在请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往往也容易忽略不同难度的问题应该请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来回答,让学生能够各取所需。
3.对学生的回答缺乏合理反馈也会影响教师提问的效果。教师往往以正确或错误来评判学生的回答,但是很多问题的答案都是开放性的。教师也常常以自己的思路来判断学生的回答,没有给学生表达不同思路,发散思维的机会。另外,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有教师过分监控和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打击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三、对于精读提问的建议
1.提问内容多样化。对课文字面知识的提问。精读课教学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掌握。单词和短语的意思和用法、语法知识、长难句结构分析和翻译、篇章结构等内容。由于任务多,教师容易一味地灌输,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而研究表明:学生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随后降低;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开始5分钟记得最多,5-15分钟开始下降,16-20分钟降到最低。所以教师在讲解字面知识的时候应当尽量把重难点放在前面讲解,并且从20分钟开始加大提问的力度,可以让学生分析句子结构、提问单词或短语的意思、运用单词或短语来造句等,以督促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节奏有效地听课。
2.对课文探讨性知识的提问。精读课本上的课文往往是语言使用精确,文字十分优美,能让学生欣赏和学习的。在精读课教学中不仅要完成教授字面知识的教学任务,更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用语言的言下之意,理解文章的寓意,欣赏文中的优美句子和用词,并且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在讲解完一部分字面知识后,学生已经基本理解了该部分的字面意思。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对于该部分的语言之美和隐含意思等进行提问,引发学生对于文章的探讨,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文章,欣赏文章之美。
3.对课文探讨性知识的提问。在文章讲解结束后,往往会在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深刻寓意进行探讨。对于这部分知识往往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扩散思维,畅所欲言,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4.提问方式多样化。对学生整体提问。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经常对学生整体提问,检测学生是否在听讲。问题提出之后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同时也给学生营造一种紧张感,让走神的学生能够跟上课堂节奏。在思考时间结束后,教师邀请1-2个学生回答问题。如果学生无法回答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更简单的问题或者陈述来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如果学生回答了问题要给予适当的鼓励。这种提问方式多用在对字面知识的提问上。
5.对学生小组提问。将学生划分为小组,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思考问题,并事先告知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会从小组邀请1-2名组员回答问题,让小组每个成员都有紧张感。对小组提问能够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集思广益,碰撞出新的观点,并且能够在各小组间形成竞争,促使学生认真对待问题。另外,在小组讨论中,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用英语回答问题,既锻炼了英语口语也让平时胆小不愿在全班同学面前回答问题的学生能够得到锻炼。这种提问方式多用在对课文欣赏性知识和探讨性知识的提问上。
6.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有效监控和正确反馈。在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观点和语言的正确性。教师应适当予以纠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回答正确与否,但也不能过于纠正,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琳.大学英语教学创新教育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
[2]刘英.课堂的趣味性研究[M].文艺出版社,2002.12.
[3]过增元.提倡参与式教学,强化创新意识[J].中国高等教育, 2000,(6).
作者简介:冯莉,女,汉族,(1986-6),四川雅安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