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韬
摘 要:《在亚当之前》是一部美国中篇幻想小说。作者杰克·伦敦十分生动地描述了人类如何由猿进化为现代人这一历史进程。廖美珍教授对这部独具魅力的作品进行了翻译。译文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了归化的译法,流畅自然、一气呵成,使译入语读者倍感亲切。该文从四字格的使用和习语的运用两个角度举例说明文学作品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若能运用得当,结构紧凑、音律优美的四字格和具有鲜明汉语特色的习语皆能使译文生动传神、大放异彩。
关键词:归化 四字格 习语 文化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a)-0222-02
《在亚当之前》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一部中篇幻想小说,主要描写了人类从猿进化为现代人这一历史进程。作者用艺术手法再现了他所认识的进化论和历史观。小说的主人公“大牙”生活在20世纪,却经常梦到史前人类的事情,全篇通过“我”的形象生动的讲述,以简洁流畅、充满想象的语言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史前人类生活争斗和进化发展的画卷,对现代读者具有特殊的魅力。这部小说鲜有人译,廖美珍教授的译作中,很大程度上采用了归化的手段,使得译文流畅自然,重形似更重神似,译入语读者很容易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该文将从四字格的使用和习语的运用两个角度来分析廖教授译文中的归化翻译。
1 四字格的使用
归化译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四字格的运用。四字格也称为四字结构,是现代汉语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其特点是生动形象、言简意赅、节奏匀称、音律优美。四字格包括经过人们长期使用和反复锤炼的结构严谨的成语,如:厚积薄发、安之若素,同时也包括生活中随意组合、结构相对紧凑的四字组合,如:分分秒秒、青山绿水。文学翻译中如果能够把丰富的内容、复杂的概念和鲜明的形象恰当地凝练在四字格中,会让读者感觉文字气势非凡、分外精神。
1.1 从内容上看,使用四字格措辞精炼、言简意赅
汉语中四字格特点之一就是概括性强,运用恰当会显得凝练贴切。
例:For instance, there is no doubt whatever that my mother and I were treed by the wild pigs and fled and fell in the days before I made the acquaintance of Lop-Ear, who became what I may call my boyhood chum. And it is just as conclusive that between these two periods I must have left my mother.
译:比如说,我和妈妈被野猪逼得爬上树,逃命时从树上摔下,这些事情发生的年代毫无疑问是在我认识“垂耳”(我们后来成为莫逆之交)之前。我是在这两个时期之间离开妈妈的,这一点也是不容置疑的。
译文简短的两句话中使用了三个四字结构:毫无疑问、莫逆之交和不容置疑。毫无疑问和不容置疑铿锵有力,加强了肯定的语气。莫逆之交言简意赅,恰当的形容了“我”和“垂耳”之间的亲密关系。
例:The months came and went. The drama and tragedy of the future were yet to come upon the stage, and in the meantime we pounded nuts and lived.
译:日月如梭。还有许多悲欢离合剧要上演。
日月如梭,四字结构简单明了,让人不禁感叹时光飞逝。悲欢离合,体现了汉语的高度概括力,大喜大悲,几分几合都跃然纸上。
1.2 从形式上看,使用四字格译文整齐通顺、结构紧凑
例:It was at this stage in my reasoning that I began to see the light. And quickly the light burst upon me with dazzling brightness, illuminating and explaining all that had been weird and uncanny and unnaturally impossible in my dream experiences.
译:推理到这一阶段时,我开始有所领悟。很快,我便茅塞大开,心中豁亮,梦中那些荒诞无稽,违反自然,不可能的东西都昭然若揭了。
原文中首句采用了强调句式,第二句中light一词运用了隐喻的修辞手法。一个with引导的介词短语和两个现在分词短语表伴随,语言流畅、一气呵成。廖教授在翻译时恰当地调整了语序,有所领悟、茅塞大开、心中豁亮、荒诞无稽、昭然若揭,连续的四字格的使用完整地体现了原文通顺、紧凑的效果。
1.3 从文化意象等值转换方面看,使用四字格原文形象在译文中生动鲜明
四字格形式简短但内涵丰富,并且可以形象鲜明地体现原文的意境,增强译文的感染力。比如:用“风起云涌”来描绘新事物不断涌现、势不可挡,用“草木皆兵”来形容人的恐慌、害怕,四字格的使用具体、形象。
例:They had come out proudly from their refuge, and we surrounded them in an admiring crowd. Then the young fellows mother broke through and fell upon him in a tremendous rage, boxing his ears, pulling his hair, and shrieking like a demon.
译:他们俩得意洋洋地从洞里出来,立即被我们像众星捧月般团团围起来。这时,那小孩的妈妈闯了进来,怒气冲天地向儿子扑去,“叭、叭、叭”地给他几耳光,扯他的头发,口中发狂似地尖叫。
在此句中,“众星捧月”和“怒气冲天”两个四字格的使用都很好地做到了文化意象的等值转换。“we surrounded them in an admiring crowd”如果翻译成“我们一群人心怀敬仰地将他们团团围住”尽管也可以达意,但语言不免平淡、拖沓。而“星”、“月”两个具体的客观事物本身就很好地体现了一定的主次关系,又添一个“捧”字,崇敬的心情跃然纸上,被刻画得入木三分,不禁让人感叹译者功力的深厚。“怒气冲天”一词也将妈妈愤怒的状态译得惟妙惟肖。
2 习语的运用
在《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一文中,作者对习语下了定义:“习语是人们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提炼出来的语言精华,是人民智慧的结晶。习语就其广义称谓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俚语等。”习语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大量存在于英、汉两种历史悠久的语言中。由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文化差别,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信息和文化特色,很多习语形象鲜明、表达精练、甚至富于哲理。在廖教授的译作中,多次采用归化翻译的策略,充分利用了汉语习语的优点,使译文神形兼备。
例1:Caution was thrown to the winds; forgotten was the will to live of my flesh.
译:早把小心谨慎抛到了九霄云外,忘记了贪生怕死。
例2:Undoubtedly, had nothing happened, we would have soon mated, for our liking was mutual; but the something did happen.
译:要是一帆风顺的话,我们无疑很快就进了洞房,因为我们情趣相通。但天有不测风云。
例3:In the intervals of pandemonium, each chattered, cut up, hooted, screeched, and danced, himself sufficient unto himself, filled with his own ideas and volitions to the exclusion of all others, a veritable centre of the universe, divorced for the time being from any unanimity with the other universe-centres leaping and yelling around him.
译:每当喧嚣平息下来时,大家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哇啦哇啦地讲话,有的插科打诨,有的学猫头鹰叫,有的尖声高叫,有的手舞足蹈,大家各得其乐,按着自己的想法,由着自己的意愿,一个个目中无人,每一个人都是宇宙名副其实的中心,暂时与他周围的蹦蹦跳跳、又吼又叫的其他宇宙中心脱离了一致。
无论讲何种语言,人们在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社会经历等方面必然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因此,英语中的一些表达可以直译成汉语的习语,在这种情况下译文和原文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如例1所示。
而有些情况下,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使用习语翻译无法保留原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可以将原文的形象用一个读者熟悉的形象来替换,从而传达原文的语用目的,译出隐含意义,如例2所示。
在例3中,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一习语翻译采用了常见的增词法,但遵循了“增词不增意”这条金规玉律。原文中并没有完全与之对应的某个短语表达,但灵活地增加这一习语用来形容当时喧嚣吵闹的场面,生动、传神。
3 结语
文学翻译不单单是一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交流。阅读好的文学作品,人们既能获取一些知识,又能产生强烈的情感活动,从而得到审美愉悦。廖教授在其翻译的《在亚当之前》这部小说中多处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运用大量的四字格和汉语习语,使语言表达简练生动、地道传神,不仅译出了原著的意义,表达了其内容的精髓,更使作品的表述符合译入语的要求,让译文读者对作品的反应尽量和原文读者一致,堪称佳作。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 李洪太.英汉翻译中的四字语结构[J].大学英语,2000( 2):46-47.
[3]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 程瑞娟.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58-61.
[5] 刘晓宁.论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忠诚与背叛[J].嘉应学院学报,2014(7):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