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校本教材开发的探讨

2015-10-09 20:53:21谭江天
校园英语·中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学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校本教材的开发是时代发展和教学改革的必然产物。本文从目前教材使用状况入手,分析英语校本教材开发的原则和条件,旨在共同探讨。

【关键词】高职高专 英语校本教材 教学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而英语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发展势头和改革力度并没有显示出应有的成效。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不对口、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低下等诸多问题并存。英语所占学分不多,考证、过级等成绩也不与学生毕业证挂钩,英语学习的气氛更加淡了。英语教学陷入了一个空间尴尬的境地。究其原因,教学内容不对口,“学无所用”占据了很大要素。英语校本教材的开发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现代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

目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使用较广泛的教材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等。其中,《新编实用英语》以说、听、读、写顺序编写课文,课文内容与中学课文内容跨度小;《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则以听、说、读、写、译并重。这些教材大多延续高中英语教材风格,并且是通用教材不分专业。不同专业的学生应侧重不同的英语技能训练,统一的教材难以适用于所有专业。还有一些地区自编教材,例如我省部分高职院校使用的《高级职业英语》虽就听说模块、读写模块和拓展模块分项编写,但其单元主题的“接待访客”、“处理办公事务”、“组织会议”等话题更多偏重商务类,适合文秘、外语等文科类专业。而对于计算机、电气或自动化等理工科专业,这套教材和专业岗位应用没有多大联系。因此,以专业为依托、岗位为导向,针对各个院校自身的特点研究和开发合理的英语校本教材具有重大意义。在开发英语校本教材中,有以下原则值得借鉴。

一、职业性

高职教育的特点在于其鲜明的职业性和技能性,因此英语校本教材的开发应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力求学以致用。教材的编写要考虑就业需求、岗位技能特点、劳动力市场变化等要素,与学生的专业密切相关。以职业技能为本位,岗位技能操作为重点的职业教育课程教育体系以典型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任务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线。因此,在编写英语校本教材时要摒弃原有的学科本位思想,对内容进行删减、整合,不能拘泥于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的系统性。有些英语教材听说读写译面面俱到,语法知识从词类、词性到句子时态、语态,虽然完整系统,但对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并没有多大作用。教材的编写要以任务为导向,方便教师在后续的教学过程模拟与设计场景,通过对不同典型工作模块和场景的熟悉,激发、锻炼并逐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针对性

在开发校本教材时应尽量考虑各专业的岗位特点和教育资源,突出特色。尽可能分析学生在将来岗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依据工作任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并组织教学内容。以我校的汽车服务与修理专业为例,目前国际汽车市场日益成熟,英语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汽服专业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弱,因此编写适合学生专业需求的英语教材十分重要。例如,在编写这套教材时可以考虑以下能力目标要素:能用英语介绍汽车生产和销售企业厂;能看懂工作场所有关安全保护与环境保护的英语公示语及英文材料;借助专业字典,能读懂与汽车产品和技术相关的英语应用文献,能读懂汽车产品英文说明书与使用指南,能读懂汽车产品检验报告,谈论产品质量;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汽车产品业务洽谈、利用网络发布英语广告,发布会展信息等等。又例如针对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教材的编写则应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地着重培养学生职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三、开放性

教材内容选择的开放性主要指引入职场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高职英语教育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材开发团队在精选学科教材内容,参考专业书籍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英语报刊杂志、操作手册、设备和产品使用说明、招聘广告、求职信等有利资源,将其应用和体现在教材内容中,尽量缩小教材内容和实际应用的差距。教材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学生任务的多样性,除了笔头口头的任务外,学生活动还包括参观、访问、宣传、义务劳动及搜集信息等。英语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实施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的,需要学校根据国家、地方的规定以及学校的具体特点,让教师以外的其他人员,比如学生、学生家长等都参与到学校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实施和评价活动当中来。

四、稳定性

尽管校本教材应具有以上提到的职业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但其编制要求还是应当遵循《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基本要求》。教材既要满足基础良好的学生的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也要考虑到基础薄弱的学生的接受程度。内容的安排宜循序渐进,按照工作任务场景的繁易程度由浅入深。虽然各行业的劳动力市场是实时变化的,但教材不可能也不应该时时翻新,内容也不宜过于新闻化、时尚化。这就要求编写者在选材的时候甄选和专业联系最紧密教学内容。编写教材的稳定性还体现在教材开发团队的稳定性上。教材开发团队的主体是英语教师。编写和专业相关教材的英语教师多数需要二次学习和进修,并且很多编写者就是后续教学任务的实施者。因此,有必要保证每一位专业教材编写者的相对稳定性,才能在原有基础上通过不断实践修订和完善教材内容。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了解英语校本教材开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高职院校必须具备了相应的条件才能开展实施。

一、优质的师资队伍

教材开发的主体是的教师。高职高专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专门学校对英语教师提出了一专多能的要求。没有先进的学科教学理论和扎实的行业知识背景,开发适合学校的校本教材将是一句空话。然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现状是英语教师以青年教师居多,没有行业背景,缺乏职业教育理念。职称偏低,缺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师除了完成已有教学任务外,根本没有进行行业知识培训学习的韧劲。所以,要优化教材开发团队的师资队伍,首先就得大力提高英语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教师要既能从事教学,也能从事行业职业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在实践活动中意识和发现已有教材的不足,在教材编写时填补空白、修订补充。

二、广阔的校企合作环境

校企合作开发英语校本教材主要是指学校在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结合企业的岗位实际需求,教师和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校本教材,从而提高教材的针对性是实用性,以便学生提前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这就要求学校作為决策层,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以学校长远发展为目标,优化专业设置,组织学校优秀教师资源,发掘企业特色资源,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发校本英语教材。

三、完备的的教材评价制度

国内外英语教材评价的研究,评价主体主要是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主体是学生的研究较少。因此学校也多以教师对教材的评价为准。然而,高职院校英语校本教材则应充分重视学生尤其是毕业生对教材的评价,因为他们经历了实际工作后对教材的实用性最具发言权。不能仅依据教师评价判断教材的价值,决定是否继续使用。学校要面临的难点在于,如何系统追踪已毕业学生的动向,开展定期、科学的调查,搜集评价意见。此外,还需要吸纳和发挥企业在教材评价中的作用,以及教学实施的教师在使用过程中的评价意见等。只有建立了完善的教材评价和评审制度,建立教材使用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制度,定期修订教材,才能确保教材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参考文献:

[1]姜新兰.高职高专英语教材使用现状及分析[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4,(6):114.

[2]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

[3]于丽燕.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的原则与应对策略[J].山东商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56.

[4]高级职业英语读写教程.教师用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作者简介:谭江天,女,(1981—),汉族,湖南株洲人,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大学英语教研室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34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ERP沙盘对抗在高职高专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职教论坛(2016年23期)2016-11-19 09:50:14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20:16:49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财会学习(2016年19期)2016-11-10 05:38:15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高职高专《旅游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