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志勇
借鉴国际有益经验推动社会体制创新
文/蓝志勇
蓝志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目前,对于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的主体、内容和动力来源,尚存在不同的认识。这与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不清楚有关。有人认为,从政府部门职责分工角度看,属于民政部门和公安部门的职责;有人从学科角度,认为属于社会学研究的范畴。事实上,“社会”与“社会组织”是有区别的。对“社会”的理解,不是除政府和企业以外的第三部门,而且每一个公民个体都存在于社会中,是社会的一员。社会的概念甚至可以大于或超越国界。比如,整个地球村可以看作是一个在地球上的人类的社会群体,跨国界的社会群体还有华裔社会、基督教文明等。国家是政治概念,有领土主权的内涵。在国家的领域内,可以有以政治边界为界限的社会。因此,一般意义上说的社会,是以国家主权分界的社会,而不是文化意义上的社会。这一界定就给现代社会的内涵赋予了独特的“国家人格”。“社会”指的是生活在这个国家的公民和被赋予居留及工作权利的非公民组成的群体。社会治理创新的主体是有治理参与权利的社会人和社会组织,包括政府、企业和一般性社会组织。社会治理创新的内容包括社会政策改革、社会管理方式和社会治理能力改革、鼓励企业对社会治理的参与、培育社会组织及其参与治理能力。
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后,同样面临着许多社会管理的挑战,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值得关注借鉴。社会治理这个概念就面临着话语体系不对接的困窘。英语的一般概念中,有公共管理、行政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和企业管理,但没有“社会管理”。公共管理的目标就是管理政府机构,并通过政府机构和政策工具来管理社会。也没有专门的社会管理学科,但有“社会学”专业和“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现象和思想,社会工作专业主要研究和培养学生实施政府福利政策的方法和手段。所以,在西方国家,社会问题的管理需要政府部门立法、立政策和建立组织,同时邀请和培养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治理。社会管理问题的支撑学科包括社会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公共管理与政策学、社会工作学、心理学、历史、宗教、语言文化、甚至企业管理学。社会管理需要多学科和政府多部门来协同解决,核心是公共决策,是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企业与社会关系的政策表达,通过政府行为,界定政府与社会、市场的关系,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各自的功能,实现社会管理目标和管理效率的最大化。这个过程,从美国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社会问题的方法上可见一斑。
在20世纪初美国现代工业大发展的关键时刻,当时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发动了进步运动,提出要调整财产与公共福利的关系,重建社会和谐。他将反垄断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用联邦政府的权力对无序竞争和垄断横行的市场秩序加以改革,使美国社会重新走向和谐。他的反垄断不是追求经济效率的经济政策,而是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政策。富兰克林·罗斯福1933年任美国总统时,正值经济大萧条风暴席卷美国。他抛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加强了政府对经济领域的干预,实行赤字财政,发展公共事业来刺激经济;通过“炉边谈话”方式,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与反对新政的最高法院进行斗争并成功改组最高法院;召开国会特别会议,督促和指导国会的立法工作,国会以惊人的速度先后通过《紧急银行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农业调整法》、《国家工业复兴法》、《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等。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的工业、农业逐渐全面恢复。他的一些政策至今仍继续扮演重要角色。这一系列的政策,目标不仅仅是经济振兴,而是关注民生和社会和谐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约翰逊总统通过了老年保健医疗制度、医疗补助制度、民权法和选举权法等,进一步稳定了美国社会,扩大了公民参与。
这些经验告诉我们,社会管理改革和创新是一个大系统的攻坚战,需要整体思考,是一个从治理体系创新到社会创新的历史过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