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文锐
(郑州市市政工程总公司,郑州 450000)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需求的增加,对我国水利工程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基坑排水施工技术在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水利工程的稳定性,还延长了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从而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排水依然具有施工难度高以及对技术要求也较高,这就要求施工人员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按照施工设计的方案进行作业,严格控制施工中各个环节的要点,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以此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使之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的人民群众。
对于基坑排水来说,就是在进行基坑开挖施工前,做好排水系统的工作,对基坑顶的外缘四周向外进行防水梁以及排水坡的设计和安装,并按照施工设计的方案进行截水沟的设置。另外,在实际施工中,如果有渗水现象的产生,应在基坑底部进行集水井以及排水沟的设置,这样就可以将基坑中的积水得以排出。
按照水利工程对排水的标准要求,可以将地基分为:强透水地基、弱透水地基以及不适水地基。在水利工程施工前,应采用取手摇钻以及挖坑措施进行地基土的取样,这样就可以对地基不同高度、各个部位的土质以及地下水的水位等图文资料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以此为基坑开挖施工以及基坑排水的施工等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一般情况下,很难对基坑土质所存在的不均匀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检查,这需要在地基开挖过程中,留有一定的余地,然后按照地基开挖支护的实际情况,针对问题的存在,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在进行基坑挖掘的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水不断地涌入到基坑中,这就需要对其周围做支护稳定操作,避免涌水和流砂现象的产生,从而提高基坑开挖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当进行基坑排水方案设计时,应对基坑排水和周围支护施工加以充分考虑,并且要确保所排出的地下水水位在基础桩承台底的0.5m以下,满足基坑排水施工的要求。同时,在进行基底开挖时,应有效地降低基坑中心线的位置。
基坑排水主要具有两种方法:管井井点排水和明沟排水。在进行实际施工时,施工人员应对施工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比如:如果水利工程的排水深度较低,可以采取明沟排水法。另外,还要认真、仔细分析不同工程的地质特征和工程的降深情况,通过采取不同的排水方法,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做好基坑排水的处理工作,可以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提高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可以将基坑中的雨水及时、有组织的排出,从而可以防止雨水的渗透,同时还可以避免因坡角土质长期的浸泡在积水里导致土质产生松软现象,以此使防护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得到有效的提高。另外,确保基坑排水的通畅性,可以确保后期基坑挖掘施工进度的顺利。
为了提高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的质量,确保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必须做好基坑排水工作。根据基坑排水施工的进度和时间长短,可以将基坑排水施工分为以下两类:
(1)基坑挖掘前的初期排水。在进行基坑挖掘施工前,应做好基坑初期排水的工作,要求将基坑内部的水分全部排出,从而确保水利工程围堰结构以及坝坡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土层的渗水性能。通过对基坑工程进行初期的排水,可以有效防止渗漏问题的发生,这样以来就可以避免因受到局部渗水的影响造成工程整体性能以及质量的降低,以此使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得以消除。
(2)基坑挖掘后的再次排水。为了将渗入基坑内部的雨水全部排出,当基坑挖掘施工完成后,应做好基坑再次排水的工作。如果水利工程中存在积水以及其他废水,通常会采用再次排水的方法进行基坑内部残余水分的排除,这样就就可以使施工工期得以缩短,提高施工的效率。
在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时,如果地质的基础为粉土以及粉砂,会产生渗水现象,从而易于造成管涌和流砂现象的产生,这就会给施工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困难。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在渗水的作用下,土粒就会随之进行流动(粉土及粉砂是由细小颗粒所构成的),从而会导致管涌现象的产生。所以,在进行基坑开挖时,施工人员应对地下水位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可以确保施工的进度。另外,还可以采取对边坡放缓的措施对管涌和流砂进行控制,但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会增加工程量,增加施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不能确保施工的质量。为了解决问题的出现,对于新施工技术的研发是很有必要的。
在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井管施工方法主要有:水冲沉井法和钻井工具施工法。当进行钻井工具施工过程中,如果井管的外径为45cm时,应确保钻井工具的直径保持在75cm左右。当使用钻井工具进行钻孔时,为了防止井壁坍塌的产生,可以通过采用比例合理的水泥浆进行井壁的加固,如果井孔内的泥浆高于地下水水面,应将井管进行及时下放施工。另外,当钻孔深度满足施工要求后,应将井管进行及时下放施工,首先应进行普通混凝土底管的下放作业,其次进行无砂混凝土管的下放作业,一般情况下,应将性能较好的井管放在上方及下部。同时,对于井管的安放,一定要对有关安全问题加以重视。
对于基坑排水的选择,应根据基坑所在的地形、土质、大小和开挖的深度等进行充分考虑。当完成基坑开挖以及围堰施工后,应将基坑内的积水及时的排出,有效利用下游水位低的地形条件,使之形成自流排水的形式,若依然有余水,可以通过人工开挖排水沟的方法将水排出。如果想要提前完成基坑排水施工,必须要确保基坑干涸固结有足够的时间,从而确保后期施工能够顺利的进行作业。对于人工开挖排水法来说,其排水沟的布置形式如下:
(1)施工人员应根据基坑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基坑内排水沟的开挖,集中基坑内的积水,通过使用水泵将积水排出;
(2)在进行基坑开挖时,如果开挖的难度较大,可以根据基坑等高线分层进行排水井、排水沟的设置,再通过水泵将水排出。
(1)在进行排水沟干沟的布置时,施工人员应尽可能地减少施工干扰,进行纵坡的设置,将渗水进行集中,垄沟断面还应与渗水量和纵坡进行有效的结合。因此,在进行基坑放样施工时,应对排水所需进行充分的考虑,将基坑开挖的范围进行合理的扩大。
(2)在进行基坑排水施工时,施工人员应根据含水层的地层情况、钻井时间和泥浆的使用量等,确定洗井的方法,如果一些井成孔时间较长以及消耗的泥浆量较大,可以通过使用活塞、空压机和提桶等结合起来进行洗井作业。在采用活塞进行洗井时,易于造成泥皮拉实滤料的破坏,可以通过使用空压机振动进行水道的洗通,可以通过使用空压机振动进行水道的洗通,这样就可以排除管里的沉淀,以此确保排水沟的畅通性。
(3)当建成管井时,应按照之前抽水实验的结果,进行抽水设备的选择。如果不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抽水设备的选择,就会因管井的出水量高于正常的出水量造成大量粉砂现象的产生。如果管井进行正常抽水时,必须确保管井内的水位不超过第一个过滤器的取水含水层,这样就可以确保井管施工的质量。
综上所述,基坑排水施工技术在我国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基坑排水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确保施工进度的同时,应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掌握好基坑排水施工中各个要点,做好施工质量的监督和管理,这样就可以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
[1]石景春.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技术[J].科学与财富,2013(07):210.
[2]王森,冯琪.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09):148.
[3]石景春.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技术[J].科学与财富,2013(07):210.
[4]孟晓山,孟晓祎.水利工程施工中基坑排水需关注的几个问题[J].科技视界,2012(10):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