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文书“檄”的发展演变

2015-10-02 10:52宜宾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晏艳
办公室业务 2015年3期
关键词:时期

文/宜宾学院政府管理学院 晏艳

论古代文书“檄”的发展演变

文/宜宾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晏艳

檄起源于夏商周时期,在战国时作为一种独立文体产生,至汉代走向成熟,繁荣于魏晋南北朝。在经过隋唐的继续发展以后,檄随着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王朝的覆灭而消亡。纵观其发展史,檄是我国古代极具军事文献价值和文学艺术魅力的应用文书。

檄;发展;演变

“羽檄本宣明,由来口木声。联翩至汉国,迢递入燕营。毛义持书去,张仪韫璧行。曹风虽觉愈,陈草始知名。”这是我国唐代诗人李峤以“檄”为题所作的一首诗。唐诗虽短,却生动的介绍了“檄”——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的古代文书。

作为古代文书的檄经历了从起源、形成、成熟再到衰落消亡的漫长过程,其使用范围因社会需要的不同从最初的军事领域发展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一、檄的起源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军事活动的发展使得檄这种古代文书应运而生。

《说文解字》云:“檄,二尺书。”①

北齐颜之推撰的《颜氏家训集解》在《卷第四·文章第九》中这样说到:

“夫文章者,原出五经:昭命策檄,生于书者也;序述论议,生于易者也;书奏箴铭,生于春秋者也。朝廷宪章,军旅誓诰,敷显仁义,发明功德,牧民建国,施用多途。”②

颜之推认为檄——“生于书者”,这里的“书”指的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公文汇编文选集《尚书》。《尚书》中记载了檄的前身——《甘誓》《汤誓》《牧誓》等。比如《甘誓》就是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交替时期,夏启在讨伐有扈氏之前向将士宣读的誓文:

“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③

这篇誓文实际上是对自己军队说的战前动员令。誓文首先交代了事件,其次列举有扈氏的两大罪行:“威侮五行”和“怠弃三正”,然后说明此次战斗是“惟恭行天之罚”,最后号召大家共同努力奋勇杀敌。从该誓文看,已初具檄的雏形。

南朝刘勰认为,檄起源于《左传》。他在《文心雕龙·宗经第三》中说:

“纪传铭檄,则春秋为根:并穷高以树表,极远以启疆,所以百家腾跃,终入环内者也。”④

这里的“春秋”指的就是《左传》。

在《文心雕龙·檄移第二十》中刘勰明确说到檄的起源:

“震雷始于曜电,出师先乎威声;故观电而惧雷壮,听声而惧兵威。兵先乎声,其来已久。昔有虞始戒于国,夏后初誓于军,殷誓军门之外,周将交刃而誓之。故知帝世戒兵,三王誓师,宣训我众,未及敌人也。至周牧西征,祭公谋父称古有威让之令,令有文告之辞,即檄之本源也。”[4]

从这段材料可以看出,檄在夏商周时期是出征前将领对将士们的训诫,仅针对自己的部下。因为“宣训我众,未及敌人也”,所以并不具有对外震慑敌军的作用。直至周穆王派兵西征攻打犬戎时,祭公谋父“为威让之辞以责狄人之情”[4]。刘勰说的“威让之令”“文告之辞”是指斥责、告诫敌方军队,这就是檄的源头。

在夏商周时期,我国的文字发展并不成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导致书写工具的落后,因此夏商周时期檄的特点是:初具雏形,篇幅简短且多为口头形式,只形成了一定意义上的口头的檄。

二、檄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逐渐走向统一,分裂割据的局面逐步被封建主义中央集权所取代。此时作为激励将士的“誓”类公文依然存在,但檄已于战国时期形成。

“及春秋征伐,自诸侯出,惧敌弗服,故兵出须名,振此威风,暴彼昏乱;刘献公之所谓告之以文辞,董之以武师者也。齐桓征楚,诘苞茅之阙;晋厉伐秦,责箕郜之焚;管仲吕相:奉辞先路,详其意义,即今檄文。暨乎战国,始称为檄。檄者,皦也;宣露于外,皦然明白也。”④

从这段话可得出两方面的信息:一方面,说明檄由训诫部下的仪式发展成为一种露布于外、警告敌人的过程。另一方面,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讨伐都力寻“师出有名”,即出兵征讨必须有理有据,需发布具有政策性、战略性的军事文告。文中所说的“管仲吕相,奉辞先路”即历史上著名的“吕相绝秦”。

《左传·成功十三年》上记载了公元前578年吕相出使秦国时所著的一篇外交辞令。在文中,吕相在追述秦晋两国的交兵历史后,列举了大量史料,指责秦国忘恩负义,有负于晋。比如:

“无禄,文公即世,穆为不吊,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殽地,奸绝我好,伐我保城,殄灭我费滑,散离我兄弟,扰乱我同盟,倾复我国家。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殽之师。犹愿赦罪于穆公。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天诱其衷,成王陨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⑤

全文言辞激烈,气势咄咄逼人。据史料记载,在吕相出使秦国后,秦晋两国断交。这篇外交辞令虽不是以檄命名,但已可以看作是檄文粗糙的雏形。

我国历史上第一篇以“檄”为名的文章是《史记·张仪列传第十》中所记载的张仪《为文檄以告楚相》:

“张仪既相秦,为文檄以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⑥

从字面意义上看,张仪在游说时被楚相怀疑偷盗壁而被鞭笞,于是张仪以文檄来责备、威胁对方。严格意义上来讲,这篇檄文不是出征前鼓励将士的言辞,也不是告诫、指责敌人,而仅仅是一封因私人恩怨而起的书信,属口头性质的警告。因此,这篇檄文不应该被定义为严格意义的檄,只能看作是以“檄”命名的文章。但不可否认的是,战国时期檄体公文已经作为一种独立文体产生。

三、檄的成熟

公元前202年,西汉王朝建立。我国封建体制在此时奠定基础,檄至此走向成熟。

《汉书·高帝纪》:“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今计唯独邯郸中兵耳。”⑦可见,此时的檄已用于军事目的。

西汉时期,流传下来的檄并不多,但却有历代传颂的檄文名篇,如司马相如的《谕巴蜀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中这样记载:

“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西僰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余人,用兴法诛其渠帅,巴、蜀民大惊恐。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⑥

于是,司马相如便作《谕巴蜀檄》。与以往的官方文告不同,《谕巴蜀檄》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法表达主题。虽然这篇檄文主要是为了开导民众、安抚民心,并不是敌我军事活动之前用于造大声势、以显军威的辞令,但却符合刘勰所说的“檄者,皦也。宣露于外,皦然明白也。”

东汉末年,频繁的战事使得作为军事公文的檄得以广泛应用。现存汉代的檄文除司马相如的《谕巴蜀檄》以外,还有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翟义的《移檄郡国》等。其中,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是此时檄文的代表作。

《为袁绍檄豫州》的写作目的是激发一种家国情仇,为袁绍讨伐曹操正名。该文首先用大量篇幅对曹操的出身、品德、用兵等方面进行批判,然后从正反两方面扬袁抑曹,使文章开合自如、尖锐深刻。虽然该文是一篇具有雷霆万钧之势的军事应用文,但却用华丽的词句将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融入文中,大大增强了檄文的审美价值。这篇檄文体现了剑拔弩张、咄咄逼人的气势,集中体现了刘勰在《文心雕龙·檄移第二十》里总结的檄文的主要特点:

“凡檄之大体,或述此休明,或叙彼苛虐,指天时,审人事,算强弱,角权势,标蓍龟于前验,悬肇鉴于已然,虽本国信,实参兵诈,譎诡以驰旨,炜晔以腾说。”④

这一时期,檄形成了既体现社会现实,又体现时代对于美的追求的风格,为接下来的六朝檄文走向骈俪化道路奠定了基础。

此外,檄发展到汉代已经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种类:一种叫飞檄,用于军事情况紧急时的檄文。这种檄文写在加长的竹筒上,上面贴有羽毛,即“羽檄”。颜师古注:“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速疾也。魏武奏事云今边警,辄露檄插羽。檄音胡历反。”⑦另一种叫合檄,是用于单独封送的军事文书。合檄经由选派的专门人员进行传送,沿途各地方官不得查问。其内容多为军事命令、重要事宜的通报,属于汉代机密文书的一种。

四、檄的繁荣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长达近四百年的分裂动荡时期。这一时期混乱的社会状况、长期的军阀割据以及兼并战争使得檄文在数量和内容上都达到了一个高峰。如果说汉代是檄的成熟时期,那么此时则是檄的繁荣时期。

第一,从内容上看,这一时期的檄文基本承袭了前代檄文写作手法。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人们追求唯美主义,大兴形式主义之风。檄文在公文的框架之内由骈入散,然后再发展到骈散结合。这种骈散结合的形式,使得檄的文学鉴赏价值大大提高。但由于一味的追求欣赏价值,檄文在此时行文繁复堆叠,并无创新性的突破。比如,晋元帝的《讨石勒檄》:

“逆贼石勒,肆虐河朔,逋诛历载,游魂纵逸。复遣凶党石虎季龙,犬羊之众,越河难渡,纵其鸠毒。平西将军祖逖,师众讨击,应时溃散。今遣车骑将军琅琊王保等九军,锐众三万,水陆四道,径造贼场,受逖节度。有能枭虎季龙首者,赏绢三千皮,金五十斤,封县侯,食邑二千户。又贼党能枭送季龙首,封赏亦同之。”⑧

这篇檄文可看做是晋代檄文中的典范之作,句式骈散结合,多为四字句,平仄和谐,注重对仗。文中对于敌军进行威慑的成分并不多,倒是类似于后世的“悬赏书”或“通缉令”,由此可看出檄体公文发展到晋代明显演变的痕迹。

第二,从数量上看,魏晋南北朝时期保存下来的檄文相当可观。如有钟会的《移蜀将吏士民檄》、晋康帝的《讨石虎檄文》、晋孙惠的《为东海王讨成都王檄文》、桓温的《檄胡文》等。这些檄文总体成就不高,相比之下都没有超过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总之,这一时期檄的写作题材具有特定性。这也是其作为一种文体类型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特征,而后代仅仅只是在形式上寻求突破。从这个角度而言,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檄的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五、檄的继续发展

由隋至唐,这一时期的公文特色是:一方面,有唐代的古文运动大改六朝以来虚靡华丽、冗长繁琐的文学风气;另一方面,公文在这一时期的基本风格仍有繁杂之累。

檄文在汉魏六朝经历了由散体到骈散结合,再到完全骈体的变化以后,在隋唐时期基本定型。但即使经历了唐代古文运动的冲击,骈俪之风仍然大行其道。从隋末唐初开始一直到唐朝末年,檄的出现频率极高。隋唐时期保留下来的檄文很多,可以说是名篇迭出。比如有李德林的《安边诏》、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瞾檄》、李商隐的《为濮阳公檄刘慎文》等。其中,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瞾檄》堪称是隋唐时期檄文的巅峰之作。

在《为徐敬业讨武瞾檄》开篇,作者不惜笔墨大抒武则天的种种罪状和劣迹以引起公愤:

“伪临朝武氏者,人非温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阵,尝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密隐先帝之私,阴图后庭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恽翟,陷吾君于聚鹿。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钾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共疾,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嫠帝后,识夏庭之遽衰。”⑧

骆宾王开宗明义,一说其“人非温顺,地实寒微”,二说其“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三说其“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三层意思紧凑而严密,层层剥掉了武则天的神圣外衣。紧接着,文章急转直下,以动情的言辞回顾了李唐王朝的恩泽,以激起人们对大唐历代帝王的怀念之情,从而总说徐敬业讨伐武则天是“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在末段,作者晓谕天下,以“一杯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的反问句式责问唐氏宗亲和朝野旧军。据《新唐书》记载,武则天在读过这篇檄文以后矢口称赞,发出“宰相安得失此人”的感叹,可见该檄文独特的艺术魅力。

六、檄的衰落消亡

宋代沿袭唐制,在公文体式、语气措辞等方面均有严格的要求。这一时期,宋代涌现出大量思想深刻、内容丰富的公文佳作,成为我国公文发展史上除汉、唐以外的第三次高峰。

但对于檄的发展而言,宋代却是一个由盛及衰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两宋政权面对少数民族政权的长期骚扰实行妥协求和政策,导致气势磅礴的檄很难再有发展空间。檄的发展从宋代开始几乎停滞。

元明清三朝呈现出国家大一统局面,檄文在这一时期迅速衰落并最终消亡。仔细分析,原因有三:一是元明清时期,程朱理学逐渐占据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二是明清时确立的“八股取士”实际上是一种严格的门阀制度,这种制度不仅导致许多有识之士报国无门,而且使“八股文”成为当时的官方文体。以“八股文”方式创作的檄文僵硬呆板、不再情文并茂,因而也就不再受到人们的眷顾。三是当时社会稳定,战争大都发生在每个朝代的末期,并且一般都是农民揭竿而起发动的起义。由于文化素质的限制,农民阶级对于檄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即使能够发表檄文来说明战争的起因和发兵的正义性,文学价值也不高。所以元明清三朝进入文献史书的檄文数量很少,保存下来的檄文为数不多。此时的檄也用于大征伐之际,作用除了声讨敌军罪恶、动员内部将士以外,还用于宣示朝廷政策,发布德音,借以瓦解敌军。比如:洪武元年北伐故元,朱元璋以檄文谕告蒙古残余势力占据的北方诸省;太平天国时期为了吸收更多的群众力量,太平军领袖发表的进行思想宣传的三篇檄文——《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清王朝势力为消除太平军的影响发表的《讨粤匪檄》等。

七、结语

公文作为一种文体,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演变。每个时代的公文体式虽然沿袭前代,但都与公文本身的历史传承密切配合。檄当然也不例外。

纵观中国古代文书檄的发展史:起源于夏商周时期,形成于春秋战国,至汉代走向成熟,繁荣于魏晋南北朝。最终,随着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王朝的覆灭,檄这种封建帝制时期使用的公文文体也随着封建社会的土崩瓦解而消亡。从起源到最终衰落消亡的漫长历程中,檄不仅打上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烙印,其间还尤其受到社会文学因素的影响。因此,我国的古代文书檄可以说是极具军事文献价值和文学艺术魅力的独特文书。

注释:

①(汉)许慎著,(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2.

②(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③王世舜.尚书译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④(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⑤刘利等译注.左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

⑥(汉)司马迁撰.史记(下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⑦(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⑧吕发成.中国公文史[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

[1]李振松.中国古代檄文简论[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4).

[2]谢欢.论中国古代檄文[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3(4).

猜你喜欢
时期
党在延安时期的学习
在新时期加强航天技术转化应用的思考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五四时期赴法勤工俭学青年们的信仰抉择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十六国时期的平凉郡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