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林漆书:清儒《尚书》辨伪的焦点

2015-09-29 04:50:21史振卿
文艺评论 2015年6期
关键词:西州杜林尚书

史振卿

杜林漆书:清儒《尚书》辨伪的焦点

史振卿

一、杜林漆书为孔壁古文《尚书》

孔壁古文《尚书》,是指在孔子旧宅所得的古文《尚书》,由孔安国整理,后来因遭巫蛊之事,未能献给官府。《汉书·艺文志》载:“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为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国献之,遭巫蛊事,未列于学官。”古文《尚书》虽然在西汉未受到官方的重视,但一直在民间流传,阎若璩对古文《尚书》的传承作了总结:孔安国传于都尉朝,朝传庸谭,谭传胡常,常传徐敖,敖传王璜、涂恽,恽传桑钦,恽又传贾徽,徽传子逵。①虽说在正史文献中没有关于杜林漆书源自的记载,但是东汉古文《尚书》大家出自杜林,《汉书》有载录:“杜林传古文《尚书》,贾逵为之作训,马融作传,郑玄注解,由是古文《尚书》遂显于世。”可见:“盖东京之所以尚古文者小学,而林夙有传授,能精之,所以得古文《尚书》漆书只一卷,归自西州,辄服中原古文之徒,为一代治古文者之宗。”②杜林在西州得古文《尚书》在辨伪派看来是不争的事实③,那么杜林漆书与孔壁古文《尚书》的关联,成为考辨古文《尚书》的焦点。

以阎若璩为代表的辨伪派从两方面来考论杜林漆书源自孔壁古文《尚书》:第一,从字体上看,二者同源。书初出屋壁时皆周时象形文字,即所谓科斗文。所谓科斗文,《后汉书·卢植传》在“古文科斗”下,注曰:“古文,谓孔子壁中书也。形似科斗因以为名。”可知汉代学者认为,周代的文字,与汉代文字不同,形状似科斗,故为古文。蝌蚪文引起学界的关注是在西晋时期。西晋太康二年(281)汲县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得竹书数十车。这批竹书字体像蝌蚪一样,以后学者就把周代的文字称为蝌蚪文。西汉时期所发现的先秦文字虽是统称古文,其实二者是一致的,所以孔壁古文在字体上是蝌蚪文字。宋鉴认为孔安国之壁书为周时文字,是科斗文:“今所谓科斗书,以形言之为科斗。指体即周之古文,盖周时作字以竹为笔以桼为墨,故其形类科斗,而汉世遂目为科斗书。理诚有之,但孔壁古文献之秘府,至成帝时犹存,向、歆尚能识之,方且赖古文以校今文之脱。”④宋鉴指出科斗文是周时漆书,存于秘府,且刘歆校书时以科斗文为版本,而后古文学者所用古文《尚书》本也为科斗书。这对于当时《尚书》的辨伪起到很大作用。⑤马、郑诸古文本虽变为隶书,但仍以孔壁科斗本为准。这样,宋鉴把漆书与科斗文联系在一起,从而说明了东汉古文《尚书》在文字上有来历,不是凭空出世。

后来王鸣盛也认为:“漆书即科斗,古无纸笔,以漆书竹简,故头粗尾细,状腹团圆,似水虫之科斗。《束皙传》汲郡人不准发魏襄王墓所得漆书,皆科斗字是也。《尚书》虽安国壁中本用科斗,则林之所得即壁中本。明矣。《儒林传》云:卫宏字敬仲,东海人,从大司空杜林受古文《尚书》,为作训旨,济南徐巡从林学,亦以儒显,由是古学大兴,语与林传略同。”⑥王鸣盛指出,漆书古文即科斗文,孔壁古文《尚书》也是科斗文,所以漆书与孔壁古文同源,杜林得漆书就是孔壁古文《尚书》。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杜林于西州得《漆书古文》一卷,此卷由来,迄无可考。虽后汉之初,秘府古文书,已亡《武成》一篇,然杜林所得,未必即秘府所亡,又西州荒裔,非齐鲁比,则此卷不能视为西州所出,疑亦孔壁之写本。”⑦王氏虽然没有直接断定杜林漆书本于孔壁古文,但是他称“西州荒裔,非齐鲁比,则此卷不能视为西州所出”,也就是说,西州本地不可能出土典雅古文《尚书》,可能是孔壁的写本,可见由文字证明其两本一源。

第二,由传承上看,二者相同。古文《尚书》在东汉的传承不甚清晰,涂恽至贾徽一系本为孔安国之古文《尚书》,而杜林在西州得漆书,在师承上看似与孔安国无关,其实二者有联系。程廷祚认为:“《后汉书》贾逵父徽,受古文《尚书》于涂恽,是恽之弟子,不独桑钦也。二汉言古文《尚书》必推本于安国。东京之初,杜林虽以漆书倡导古学,其本不应与安国有异。”⑧程氏说两汉言古文《尚书》必推本于安国,杜林之漆书古文,其本应与孔安国古文相同。王鸣盛又作进一步考证:“郑虽受古文于张恭祖,以山东无足问,西入关师马融。融所注古文,即卫宏、贾逵所传杜林本,而郑亦注此本,或疑杜林漆书,得自西州,似不出于安国,然《书赞》称安国为先师,其渊源于安国明矣。孔颖达《礼记·缁衣疏》云:‘伏生所传,欧阳、夏侯所注者,为今文《尚书》,卫、贾、马所注者,原从壁中所出之古文,及郑注《尚书》是也。’《尚书疏》与《礼记疏》同出颖达,《礼记疏》即知郑注即壁中书矣。”⑨王氏指出,马融所注解的古文《尚书》为卫宏、贾逵所传杜林本,而郑玄受古文《尚书》于张恭祖,而后又师从马融,且郑玄《书赞》称孔安国为先师,所以杜林之书即安国之书。孔颖达在《礼记·缁衣疏》中指出郑玄注解的古文《尚书》是孔壁古文,据《后汉书》载郑玄曾为杜林漆书注解,可见漆书就是孔壁古文《尚书》。王鸣盛主要从郑玄《书赞》之语和郑玄注《尚书》,说明杜林漆书源自孔壁古文《尚书》。

李荣陛从郑兴、马融、贾逵、刘歆等东汉古文家,与孔壁古文《尚书》的关系,论证漆书来自孔壁古文《尚书》:“杜林所得西州漆书,传亦失其师,然考之当时郑兴、卫宏皆长于古学,兴尝师事刘歆,歆固建立古文《尚书》者,林之遇兴,欣然曰,林得兴等故谐矣。其所传之书贾逵作训、马融作传、郑玄注解。逵传涂恽之学,马、郑师承与逵又别,今皆为之作解,则是彼此本属一书可知也。由此可见,杜林漆书之渊源于孔壁书。”⑩李氏认为,杜林漆书师承关系,史书没有明确载录,如果认真分析史书所载关于杜林漆书与当时古文《尚书》学家的事迹,还是能找到证据证明杜林漆书源自孔壁古文《尚书》。李荣陛强调贾逵虽然传涂恽孔壁古文《尚书》学,与马融、郑玄传杜林漆书有别,但是贾逵、马融、郑玄均给杜林漆书作注,这说明杜林漆书与孔壁古文是为一书,由此可见杜林漆书的渊源于孔壁古文《尚书》。

此外,今文学家也有表示认为杜林漆书源自孔壁古文《尚书》。如简朝亮从贾逵传涂恽孔壁古文《尚书》开始论证,贾逵又为杜林漆书作训,这表明杜林漆书承接孔壁古文,当然在卷数上二者不同,杜林漆书为一卷,孔壁古文为四十六卷。许慎受学于贾逵,许慎作《说文解字》时古文《尚书》采孔氏之说,贾逵把自己注解杜林漆书传给许慎,可见杜林漆书与孔壁同:“林之古文与孔氏古文同,此马、郑所以传之也。”⑪所以说,从传承上看,杜林漆书来自孔壁古文《尚书》,这个本子由孔安国整理、作传,而后流传,有时候也称为孔传古文《尚书》⑫。孔传古文《尚书》是《尚书》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但从传承上看,应是古文《尚书》较早的本子,与杜林漆书应该是一致的。

二、杜林漆书与今文《尚书》同

以毛奇龄为首的古文《尚书》证实派,他们力主杜林漆书于孔壁古文《尚书》无关,对漆书之事表示否定:“杜林得西州漆书事,颇茫昧不可知。”⑬在他们看来,杜林漆书的兴盛,则标志着孔安国古文《尚书》的衰落,所以不得不辨。梁上国认为,杜林漆书是“作史者为之大书特书,为古文由是遂行。不善读者,谓壁经到此幸行矣;其善读者,则谓杜林之古文行,而临淮之古文遂不得行也。此一代传注之大关键也”⑭。也就是说,后人把杜林的古文《尚书》看作孔安国的古文《尚书》是对《汉书》的误解,毛奇龄进一步强调:“贾、马、郑三人非孔学,虽贾逵父贾徽曾受学涂恽,是古文正派,而其后逵与马、郑则皆守杜林漆书之学。虽名为古文而实与孔壁古文不同,一是漆书,一是壁经也。”⑮毛奇龄把贾逵、马融、郑玄三人所传古文《尚书》当为杜林漆书,不是孔壁古文经,即漆书与孔壁古文《尚书》毫无干涉。他们认为杜林漆书是今文《尚书》。

第一,从篇章和内容上来看,杜林漆书与今文《尚书》同。洪良品同样明确提出杜林漆书与孔安国古文《尚书》无关,在他看来东汉古文《尚书》是杜林本,马融、郑玄均从其学;孔安国古文《尚书》则藏于秘府,不为外人所见,就是典守也可能无暇顾及,所以盛行于东汉古文《尚书》应是杜林漆书,非孔安国古文《尚书》。从篇章上讲,东汉古文《尚书》是肃宗所喜好的古篆书二十九篇:“东汉时所立学者今文,肃宗所好者古篆,以古篆书二十九篇,故曰古文,即后蔡邕《石经三体书》之一也。高才生所受,及孙期、尹敏等所习,与康成受于张恭祖者,不过字画与三家异篇,文则同。及杜林得西州漆书,字尤奇古,康成疑为孔壁科斗文,故复舍其古文而注之。”⑯东汉的古文《尚书》与今文《尚书》区别不过字画,内容则相同,所以说清儒中有学者认为杜林漆书源自伏生今文《尚书》。

邵懿辰认为杜林漆书是伏生壁藏《尚书》,不是孔壁古文:“窃意此(漆书)即伏生壁藏之本。隶古兼行者,故传至马、郑。马、郑为之作注乃二十八篇,与伏生初传之数符合。其与今文又异者,原远而未益分欧阳、夏侯之学,背道而驰,已非伏生之旧。故得伏生之本而反谓之古文,以别异于当时三家之今文也。然有可疑者,林为东汉三公,当时刘歆欲立之古文,尚存秘府,林未有不见,而独得谓西州漆书古文,岂亦疑秘府古文为不足信耶?”⑰邵氏指出,马融、郑玄作注解的杜林漆书与伏生传《尚书》篇数一致,内容相同。因为伏生《尚书》与当时流传的三家今文《尚书》不同,所以称伏生所传《尚书》为古文,杜林在西州得到古文《尚书》就是伏生所传的今文《尚书》。

第二,从传承体系上来看,杜林漆书与今文《尚书》同。吴光耀认为杜林是今文家,所传为今文《尚书》:“邺为林父,林漆书既云西州得之,非传父业,邺治今文,何疑而林得漆书之前受学于竦者,亦必今文。”杜林既然从竦受学,“竦果见古文,则漆书宜见诸,竦何以言西州得之,皆必不然之事也”。⑱杜林的漆书是今文《尚书》,那就与孔壁古文《尚书》没有关联。

此外,杜林漆书在文字上与孔安国传古文《尚书》不同。王树枏认为杜林漆书为古文体,在内容上与今文《尚书》相同,不是孔安国古文:“余尝以马、郑所传杜林之漆书古文,乃古文字体,非真见孔氏原书也。”⑲梁上国认为杜林在西州得漆书之语为托言:“讬言西州者不过隐讳其仕莽之迹。前书《莽传》言莽筑新庙,王寻、王邑持节,侍中常侍执法,杜林等将作。又张竦为陈崇草奏颂莽功德,复为刘嘉作奏,莽大悦,封竦为淑德侯。莽制六体书一古文二奇字,即孔氏壁中之体。林之漆书一卷录得于是时也。而道其宝曰一卷,必无三家以外之篇。”⑳梁氏认为,杜林漆书时王莽专政时期的作品。王莽为了复古,以孔壁字体制作古文奇字,杜林载录其书,也就是说杜林在西州之前就有漆书。从这个角度讲,杜林漆书科斗文问题就好解决了。

洪良品指出漆书科斗文源自不明:“西州古文类科斗书,初未详其所自来其时。”可见其字奇古难识,自从经杜林传之,卫、徐、贾、马、郑为之训注,于是东汉始有杜林古文之学。但是杜林为东汉初人,贾逵、马融、郑玄等均得其书而为之传述,非亲受业。“是时或不得真古文,见似而喜容亦有之,然自六朝以至唐宋学者,皆知杜林本非孔氏古文。”㉑洪氏认为,东汉古文《尚书》学家虽为杜林漆书注解,但没有亲自受业于杜林,并且当时孔安国古文《尚书》在秘府中,少有知道者,他们见到杜林漆书就认为是真孔壁古文《尚书》。

三、杜林漆书来自秘府本

还有一批清儒认为,杜林漆书来自秘府本。秘府本,是指官方在金匮石室中秘府所藏古文《尚书》写本,或称中古文本。《汉书·艺文志》载武帝时:“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刘向曾以秘府所藏中古文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之书,均有脱落,《汉书·艺文志》载:“刘向以中古文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酒诰》脱简一,《召诰》脱简二,率简二十五字者脱亦二十五字,简二十二字者脱亦二十二字。文字异者七百有余,脱字数十。”刘向、刘歆在西汉末年相继掌管中密图籍,常用秘府本校订各类图籍。《汉书·刘歆传》载:“古文旧书,多者二十余通,臧于秘府,伏而未发。孝成皇帝闵学残文缺,稍离其真,乃陈发秘臧,校理旧文。”成帝时又用秘府所藏考释张霸之本,皆不相应。《论衡·佚文篇》载东海张霸:“造作百二篇,具成奏上。成帝出秘《尚书》以考校之,无一字相应者。”到晋代,秘府仍有古文《尚书》写本,《隋书·经籍志》载:“晋世秘府所存,有古文《尚书》经文,今无有传者。”从上可知,自西汉武帝建秘府用于藏书,至晋代犹存。秘府所藏古文《尚书》是为真事。

翁方纲在《经义考补正》引王聘珍案语说:“杜林所得古文《尚书》,即《艺文志》所云中古文,刘向当日以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者也。杜林之本,即马、郑传注之本,亦止二十八篇,而未有孔传增多之书……漆书古文《尚书》原是西汉中秘之本,经新莽之乱散落民间,而杜林得之也。”又说:“汉中秘本多是漆书,后汉有行贿求改兰台漆书,以合其私文者。”㉒翁氏明确杜林漆书是汉代秘府所藏古文《尚书》,由于战乱散落民间,杜林在西州有幸得到。

皮锡瑞认为杜林漆书不是孔壁古文《尚书》,而是秘府所存古文《尚书》:“杜林漆书一卷,故其字亦无多。或以为杜林见孔不全书,固非;或又以漆书为独立伪作,亦非也。……卫宏传杜林之学,官书一卷盖本杜林。”㉓皮氏认为,杜林精通小学,得到漆书后尤为惊喜,杜林用漆书校对今文《尚书》之讹。杜林漆书不可能是孔壁古文全书,也不是杜林伪造漆书,此书是秘府造乱时传出来的。皮锡瑞分析:“孔壁古文藏中秘,外人苦不得见,新莽之乱或散民间……孔壁真古文本自在中秘,此当是副本传于民间。”㉔可见秘府本应该是孔壁本的写本,不过经永嘉之乱,都亡佚。可以说杜林漆书源自孔壁古文《尚书》。

孙星衍也认为杜林漆书是秘府所存古文《尚书》:“科斗古文,汉武帝末坏孔子宅,所得多十六篇,名逸书,汉世藏于中秘,名中古文,杜林漆书亦即此本,卫贾马诸君子皆传其学。”㉕孙氏之语不但说明杜林漆书来自秘府中,而且篇数是逸书十六篇。

那么,我们分析当时的几个本,即河间献王本、中秘本、杜林本与孔壁本的关系,借此来明晰杜林漆书本的来历。河间献王作为一位对古书感兴趣的人物,当孔壁本出现后,应该知道孔壁本,从《史记·五宗世家》看,献王死于恭王二年,所以破孔宅时,献王是知道的,所以他所收藏的古文《尚书》与孔壁本应该有联系。王国维认为河间献王所征得古文《尚书》,是孔壁古文《尚书》的转写本。㉖秘府本这个本子来源不甚清晰,毛奇龄据《隋书·经籍志》认为:“由是观之,是古文经文秘府旧有”,此为孔安国之壁书本,也是有道理的。㉗总之,古文《尚书》本共有三个写本,孔氏家藏本、孔壁本和刘陶本。孔氏家藏本在孔壁本之前流传,孔壁本出现后二本融合;由孔壁本传出河间献王本、中秘本、杜林本;而刘陶本是今古文《尚书》的合本。他们关系列表如下:

马雍则把杜林得漆书与传古文《尚书》分开:“杜林得到漆书是一回事,杜林传授古文《尚书》是另一回事,他所传授的古文《尚书》仍然是西汉以来古文《尚书》家一脉相传的本子,也就是孔安国的本子。”㉘王蒨从内容上比较漆书和孔壁古文,认为:“大约这部漆书古文是古文《尚书》的逸篇,和古文《尚书》的基本内容及精神是吻合的。”㉙马雍和王蒨二位学者认为杜林漆书就是孔壁古文《尚书》。

杜林在西州得漆书,事实上与孔安国的本子在民间流传到扶风有密切关联。古文《尚书》在两汉流传过程中,扶风地区是很重要的学术重镇。扶风学派所传古文《尚书》为孔安国之学,那么杜林漆书本在学术渊源上与孔壁古文《尚书》是一致的。㉚综上所述,杜林漆书上承孔壁古文《尚书》是真实的。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571158)】

①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33-144页。

②⑩李荣陛《尚书考》卷一,《续四库全书》45册,第575、575页。

③史振卿《贾逵与古文〈尚书〉考论》,《文艺评论》,2013年第8期。

④宋鉴《尚书考辨》卷一,《续四库全书》44册,第139页。

⑤周国林、史振卿《宋鉴尚书考辨的学术价值》,《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9期。

⑥⑨王鸣盛《尚书后案》,《续四库全书》45册,第301、315页。

⑦㉖王国维《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12页。

⑧程廷祚《晚书定疑》,《续四库全书》44册,第52页。

⑪简朝亮《尚书集注述疏》,《续四库全书》50册,第16页。

⑫史振卿、周国林《论孔氏家学在古文〈尚书传〉形成中的作用》,《求索》,2011年第3期。

⑬⑲邵懿辰《尚书传授同异考》,《续四库全书》50册,第29页。

⑭⑳梁上国《古文尚书条辨》,《续四库全书》46册,第371页。

⑮㉗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三,《四库全书》66)册,第567页。

⑯洪良品《古文尚书释难》卷上,《续四库全书》50册,第436页。

⑱吴光耀《古文尚书正辞》,《四库未收辑刊》(二)5册,第218页。

⑲王树枏《尚书商谊·序》,《续四库全书》53册,第1页。

㉑洪良品《尚书辨惑》卷一,《续四库全书》50册,第252页。

㉒翁方纲《经义考补正》,《续四库全书》46册,第25页。

㉓皮锡瑞《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79页。

㉔皮锡瑞《尚书古文疏证辨正》,《续四库全书》51册,第45页。

㉕孙星衍《尚书隶古定释文序》,《续四库全书》48册,第35页。

㉘马雍《尚书史话》,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9页。

㉙王蒨《论梅本古文〈尚书〉的渊源》,《文献》,1997年第2期。

㉚陈梦家《尚书通论(增订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0-41页。

海南省社科联基金“海南古代学术思想史研究”(编号:HNSK(GJ)12-40);博士后二等基金(编号:2013M542273)资助项目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西州杜林尚书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尚书》中“迪”释为“由”新探
唐代西州粟特人贸易活动考索
敦煌学辑刊(2017年4期)2017-06-27 08:07:10
尚书·禹贡
宝藏(2017年2期)2017-03-20 13:16:48
试论唐朝西州地区孝观念中的佛教思想
丝绸之路(2016年14期)2016-11-23 10:08:06
第二梦想
扣篮(2015年1期)2015-05-30 08:29:15
《明新兴雷石庵尚书遗集》补遗
西南学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16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permeability of hydrogen isotopes in molten-salt
换位
故事会(2012年18期)2012-09-11 05:24:32
西州
军事历史(1989年6期)1989-01-18 06: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