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阶段式”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09-29 07:08沈阳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抚顺113122
商业会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学分制导师制本科生

(沈阳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辽宁抚顺113122)

与公办高校的本科生相比,独立学院的学生往往会在就业时表现出更多的不自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的独立学院,在导师制的实施中,更应强调学生的实践性和动手能力。事实上,独立学院的学生潜在的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很强,但这需要学校通过四年的培养来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

一、独立学院“阶段式”导师制的必要性

独立学院办学的宗旨是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己任,而独立学院的学生往往会在就业时表现出比公办本科生更多的不自信,特别是在凭借自己的知识、能力在社会上进行择业竞争的时候。同时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把学生在校期间是否参加过社会实践作为选择大学毕业生的一个重要指标,用人单位不仅要求大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同时普遍要求大学生能在学校期间多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随着就业方式的放开,那些实践经验多、动手能力强的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上备受欢迎。独立学院的学生渴望成功,渴望成材,且他们有较高的智商、情商,潜在的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很强,这需要学校通过四年的培养来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独立学院本科生导师制是以学生为核心,从学习、能力、品德、生活和思想等多方面为学生提供指导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导师制是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途径。随着高校学生思想、个性的多元化越来越突出,传统的管理方式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学生思想如得不到及时疏导往往导致矛盾激化,使管理问题更加突出,因此,有必要重新思考和审视。此外,教师主要负责课堂授课,对学生课外活动缺乏了解,学生课外有问题也不能和教师及时交流。导师制则能有效沟通师生关系,通过定期沟通谈话方式,发现学生思想上的问题,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导师制是学生思想道德塑造的有益补充。学生经常接受导师的指导,通过师生交流,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和情感认同;导师与学生经常接触,也可以督察指导学生学业和思想动态。

(三)导师制是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单一而传统的满堂灌教学与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不相适应,导师制可以为学生提供因材施教的途径,满足学生差异化教育需求,通过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启发谈话、探索未知,能补充教学,使学生深入具体地学习专业知识体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通过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督促学生学习,启迪思想和智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科研能力、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导师制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效果更显著,兴趣更浓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交流与思考,进而发现并有效地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探索动力,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研究技能,如学会查阅科技文献和写作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学会使用实验设备,了解科研的基本过程,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等。

(五)导师制可以成为教学方式改革的促进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单纯的填鸭式教学已经远远不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科生导师制综合了本科生教育和硕士生教育的优点,改变传统的呆板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必将促进课堂教学方式变革,推动高校教学改革。

二、独立学院学分制下实行导师制的可行性

(一)现代大学理念为独立学院导师制提供了思想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当代人的思想观念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人们在人才观、知识观、能力观等方面的认识已有别于传统,人才资源、人力资源已被认识到是一种最重要的资源,素质教育、能力本位教育、创业教育、创新教育等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对能力体系和知识结构的认识,已不再是一种固定模式,对个体的能力素质多极化、能力培养多元化、能力形成多样化等的认识已日益深刻,从而使学分制条件下培养的个性化能力体系能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为学分制改革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随着学分制在我国高校的不断推行,学年制下的思维定势和教育教学行为已被学分制下的要求所代替。由学年制下重视“教”转向学分制下的重视“学”,由注重“共性”转向重视“个性”。教师渐渐实现了自己角色的变迁:由知识的输出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知识的灌输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伴随着学分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本科生导师制也将不断完善。在高校本科生中实施导师制,既是进一步深化学分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的有效手段,学分制的实行已为独立学院导师制培育了土壤。

(二)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为导师制提供了资源保障。独立学院是在吸收公办、民办两种办学机制优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办学模式,它兼具公办高校的规范性和民办高校的灵活性,是公有性质与民营机制的有机结合,具有公办和民办高等教育的双重优势。一方面,它依托母体高校办学,母体高校可以为它提供充足的导师资源,即母体高校的专职教师和管理人员、退休教师、研究生。其中,由教学经验且身体健康的退休教师及研究生是担任独立学院本科生导师的首选。一般说来,母体高校的专职教师本身的工作任务就比较繁重,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独立学院的学生;退休教师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充足的时间,他们对学生有耐心、有爱心,善于引导学生,聘请其担任导师既发挥了他们的余热,也有利于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研究生的年龄与本科生相仿,经历与本科生相似,他们可以把自己的经验、教训与被指导学生共享,对于研究生的指导,学生也乐于接受,而对于研究生本身来说也是锻炼自己工作能力的一个好机会。另一方面,它可以充分享受国家的民办教育政策,利用民营机制有效地吸纳社会资金,可以向校外高薪聘请一些客座导师,这些导师可以是某公司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也可以是其他高校的教师,一定比例的校外导师对于促进学院的教风、学风优化,活跃学院的学术氛围也是十分有益的。独立学院灵活的办学模式还体现在其用人机制的创新上,学院实行全员聘任制、目标管理制、全程考核制和绩效工资制等,真正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得”,能充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

(三)现行部分大学实行的导师制可供借鉴。虽然各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改变和教育质量的提高。通过导师制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科研的积极性。这种新的人才培养制度在保证学生完成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个性化地发展学生的整体知识结构,全面地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导师制的实行在学生中反响强烈,大家感到既新鲜又兴奋,坦言导师制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的机会,切实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少难题,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一所高校的学生是这样评价导师制的:“初入象牙塔,无法掩饰内心的新奇和躁动,接下来却是郁闷和彷徨,不知前路,未见远方,犹如踽踽在漆黑的傍晚,茫然失措。然而,导师制给我们点起一盏遥指前方的明灯,驱散了黑夜和孤寂,赐给我们勇气和魄力,让我们向着自己的生命靶心起航。”“没有导师的指导,就没有我的今天。”在2004年全省公务员考试中取得第一名好成绩的湖南文理学院的某学生如是说。这些成功的例子证明了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可行性,也为独立学院学分制下导师制的实行提供了参考。

三、独立学院“阶段式”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独立学院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注重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为个人或群体专门配备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指导教师,在定期的相互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习指导、生活向导和心理疏导的目标,是现行学分制和专职教师任教与专职思政人员辅导的平行管理模式的有益补充。

独立学院“阶段式”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深入剖析独立学院学生特点与差异性及师资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独立学院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学生特点,创造性地提出在本科阶段基于学生差异性,阶段式的为学生配备指导教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施步骤如下图所示。

首先,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独立学院的学生特别是大一和大二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需求强烈;在对导师的需求方面,学生选择导师时最重要的是关注导师的责任心、品德与为人,学生对导师的需求涉及思想提升、学习提高、心理增强等各个方面。大一新生迫切希望能经常得到导师的指导,多数学生希望能在固定的教室得到导师的个别指导。

其次,通过对独立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现状与需求的分析,可以看出独立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存在着制度实施的有限性与学生需求特别是低年级学生需求强烈之间的矛盾。制度实施与学生需求产生矛盾的原因主要有:生师比过高,导师资源不够充裕;导师并未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学校管理监督不到位;学生虽需求强烈,但自觉性不高。

最后,针对以上矛盾,本文对独立学院阶段性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出了如下改进的对策建议:(1)适当放宽导师资格要求,缓解师生比紧张状况。一是适当放宽导师任职条件;二是为每位导师配备助导,组建本科生导师工作组;三是改变固定的师生搭配,缔结灵活的导—学关系。(2)牢固确立本科生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3)加强师德建设。(4)定期加强培训,明确本科生导师制的职责与分工。(5)进一步完善评价监督机制,提高导师的指导待遇。(6)完善学生参与本科生导师制的规范。

总之,独立学院的导师应坚持提升学生能力的目标,将指导贯穿学生四年大学生活,增强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同感,提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主动性,使大学生能够有机会提早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用所学的理论来指导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巩固自身的专业知识,减少学生在就业时因个人素质不够全面,专业实践能力薄弱,缺少社会经验而产生的心理压力。

猜你喜欢
学分制导师制本科生
导师制联合进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来源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效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