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一生为“人”
必须得坦率地承认,作为年轻人,我们无力从政治和历史的高度,去回望一个在中国革命和历史上经历过风雨波澜的百年人生。
但也必须愉快地承认,这并不妨碍我们用年轻的视角,去追寻一个远去的背影。毕竟,无论隔着怎样的时空,坐标再怎么不同,我们都有一个无法超越的共同属性—“人”。
抛开政治人物胡耀邦的政治属性,我们打量的只是一个“人”,无非是一个“人”在了解另一个“人”背后有怎样的一生。
我们去了他人生的起点湖南浏阳中和镇,看他百年之后在故乡留下了怎样的烙印和记忆。我们去了他人生的终点江西九江共青城,看他在入土为安的25载春秋里,墓碑前流动着怎样的风物和人情。
我们在他人生停留最久的地点北京,努力寻找着当年的见证人和受益者。遗憾的是,不少人已经故去,健在的不少人也已经或病或老到无力回忆当年旧事。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找到了一些有力有心讲述往事的当事人。
我们也想知道,当年那些举重若轻的言行,如何影响了我们今天所沉醉其中的世俗生活。
这些,相信足以让我们这代人心中那个模糊的面容,变得略微清晰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