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资源勘查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配置

2015-09-27 08:24张照录丁东业孙荣涛蒋恒毅
中国地质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勘查体系资源

张照录,刘 晓,丁东业,孙荣涛,蒋恒毅

山东理工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

实践教学

地方高校资源勘查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配置

张照录,刘 晓,丁东业,孙荣涛,蒋恒毅

山东理工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

实践教学是资源勘查类专业的核心教学环节,受经费与办学条件的限制,地方高校资源勘查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很难达到重点院校的标准。地方高校资源勘查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围绕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面向学生就业市场,有针对性地进行设置才能够事半功倍,达到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与促进学生成才的目的。本文以山东理工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定位、设置和优化配置(原则)、实施措施与结果等方面探讨如何优化配置各类资源,建立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资源勘查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地方高校;资源勘查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配置

一、引言

资源勘查类专业隶属于工科地矿类学科,属于国家紧缺人才培养目录专业,社会对该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近年来,除传统的地矿类高校外,一些地方普通高校,包括部分职业院校纷纷成立相关专业,培养专业人才。资源勘查类专业的特色就是实践教学,作为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1-3],是学生走向企业、服务社会的基础。与综合性重点大学、地矿类重点高校及传统地矿行业院校相比,地方高校在实践教学经费、实践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在有限资源条件下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专业人才,成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经过多年探索,我们认识到只有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核心来设置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才能突出特色,事半功倍。

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按照勘查客体对象的不同,资源勘查可以分为油气资源勘查、固体能源矿产(煤、铀)勘查、固体金属/非金属矿产勘查和非传统矿产勘查等不同专业方向,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与之类同。虽然不同培养方向专业基础要求类似,但不同类型资源赋存条件差异较大,勘查理论与方法不同,这就要求不同方向需要配置不同的教学环节,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配置亦不同[4-7]。

省属地方高校不同于综合性重点大学、地矿类重点高校与传统地矿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要结合地方需求与实际办学条件,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山东省是矿业大省,除油气与煤炭资源外,以金矿、铁矿为代表的金属矿产和以灰岩矿、粘土矿为代表的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但省内高校中面向金属/非金属固体矿产勘查的专业较少,金属/非金属固体矿产勘查类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尤其是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迫切。

因此,培养能够从事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保护等工作,服务金属/非金属固体矿山企业为主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成为我校资源勘查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三、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和优化配置(原则)

由于受办学经费和条件的限制,我校资源勘查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不能照搬国内外知名大学的设置,只能认真梳理人才培养目标与实现目标的课程体系,强化面向金属/非金属固体矿产勘查的办学特色,优化配置实践教学体系。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总结出以下的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优化的基本原则。

(1)服务专业培养目标,面向学生就业市场,打造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原则。在我校资源勘查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始终以培养金属/非金属固体矿产勘查为主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按照金属/非金属固体矿山企业的用人标准,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就业核心竞争力。

(2)校企(校)合作,利用校外资源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原则。省属地方高校资源勘查类专业实践教学资源不足,仅依靠校内资源,很难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开展校企(校)合作,充分利用可能的校外资源,服务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以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达到专业认证要求的原则。根据教育部地矿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资源勘查类专业认证标准,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办学实际,优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形成既达到专业认证要求,又体现办学特色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4)结合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服务学生成才的原则。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要求是解决专业实际问题,学生在大学期间接触实际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实践教学,专业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是课外科技活动。因此,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配置要结合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学生选题、做题提供支撑。

(5)分层次递进式教学,构建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原则。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与专业理论课相匹配,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接受能力。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要根据不同年级,分学期按不同层次采用递进式环环相扣模式设置,构建服务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四、实践教学体系优化配置措施与效果分析

综合分析国内外不同层次高校资源勘查类相关专业[8-11],发现资源勘查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总体上可分为野外集中实习教学和室内课程实验教学(或课程设计)两部分。经过2年多的项目研究和教学实践,逐渐形成了既充分利用现有相关院校、企事业单位的优质教学资源,又要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打造自有实践教学基地,包括室内课程实验教学(或课程设计)和野外集中实习教学两大部分组成的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室内课程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配置

按照前述相关原则,尤其是通过对学生就业主要去向——矿山企业的人才需求调研后,详细分析专业培养方案中每门课程实验学时数的合理性、实验项目的可行性、实验教学目标和设置实验的必要性,通过新增课程、内容整合和开课时序调整三种方法,形成了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学生就业方向,全面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室内课程实验教学实践体系。

受历史传统影响,矿山企业地质工作成果仍有较多采用CAD图来表达,故新增CAD地质制图课程,用于提高学生CAD地质制图技能。原培养方案中矿相学(32个学时)和矿石学(32个学时)内容有重叠,实验设置亦相似,故将其内容合并为新的矿相学,共40个学时(22个学时的实验),对学生金属矿物镜下鉴定能力进行综合训练。划定了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和矿山地质学两门课程的实验内容范围,将矿山地质工作更紧密结合的“矿体边界线的圈定”、“平行断面法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和“地质块段法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划分矿山地质学课程开设。考虑到室内课程实验教学环节与野外集中实习教学环节之间的相互支撑与匹配,对室内课程实验教学环节的开课时间作了部分调整,测量学由第3学期改为第2学期,构造地质学由第4学期改为第3学期,地理信息系统由第5学期改为第4学期。优化配置后的室内课程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支撑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对野外集中实习教学环节起到了较好地铺垫与准备,整个体系设置更为合理,教学管理与运行更顺畅(表1)。

2.野外集中实习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设置

为尽可能地利用好校外资源,服务学生成才,详细分析了每个野外集中实习教学环节的能力培养目标、实现手段、组织过程,研究了室内课程理论教学、室内课程实验教学与野外集中实习教学之间的关系,改正了以前培养方案中野外集中实习教学环节人才培养任务界线模糊、任务划分不清、实习内容前后衔接不畅及实习效率不高等不足之处,形成较为合理的野外集中实习实践教学体系(表2)。

表1 室内课程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一览表

考虑到学生专业学习过程中虽经过岩矿鉴定、地质填图和生产实习等专业实践环节的锻炼,但由于实践教学环节前后跨越时间较长,在毕业实践与毕业设计过程中综合应用专业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水平仍然有限,故在毕业实践与毕业设计之前新增地质技能综合实习(2周),旨在加强学生地质综合技能训练,服务于毕业实践与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也间接满足了学生考研和就业面试的需要。原培养方案中地质认识实习和测量学实习分别进行,地质认识实习在淄博周边进行,内容较少。测量学实习主要在校内进行,未真正到野外去实践。故将地质认识实习(2周)、测量学实习(2周)合并为地质认识与测量实习(3周),增加测量学实习内容的专业针对性,提高了实习效率。地质调查技术与方法实习利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周口店野外地质实习基地开展,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专业生产实习贴近生产实际,利用校外资源与打造自身资源相结合,共建了山东建材总队和梁邹矿业集团两个生产实习基地,自建了山东金岭铁矿区生产实习基地,各基地均能够接收40人左右的实习规模。毕业实践与毕业设计分两大类型开展,一是学生到签约单位或学校合作单位参与生产实际,采用“双师模式”共同指导毕业实践与毕业设计;二是参与校内导师科研项目,结合科研课题做毕业设计。保证了毕业设计真题真做,效果良好。地质制图识图实习(2周),由原来的第5学期提前至第4学期进行,主要目的有:一是通过在学校周边四宝山区域对学生进行野外识图训练,服务于周口店地质调查技术与方法实习;二是该实习结合MapGIS大赛,训练学生地图制图综合能力。

表2 野外集中实习实践教学体系一览表

五、体会与总结

实践教学是资源勘查类专业的核心教学环节,是学生专业应用技能培养的实战阵地。由于地方高校不同于综合性或地矿行业重点院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不能不顾条件与环境生搬硬套。只有紧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面向学生就业方向,整合校内外两方面资源,按专业认证标准来设置独具特色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够真正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教学模式。根据主要用人单位矿山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对毕业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给予较高的评价,从侧面说明了围绕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面向学生就业市场,有针对性的优化设置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较为成功的。

本文是在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非煤固体矿山生产实习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机制”和山东理工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多年来专业实践教学经验的总结与提升,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供情况类似高校相关专业人员参考,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1] 张英彦.论高校实践教学目标[J].教育研究,2006,(5):46-49.

[2] 丁枫,陈翠华,蔺吉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地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4,(2): 88-91.

[3] 张欣韵.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刍议[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84-87.

[4] 周江羽,张晓军,刘常青,等.基于特色和品牌专业建设的新一轮本科教学体系改革—以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0,(1): 62-65.

[5] 王金友,张立强,张世奇,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油田地质实习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地质教育,2012,(4): 140-143.

[6] 赵新生,陈川,张东升,等.地矿类紧缺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3,(4): 6-8.

[7] 罗小平,沈忠民,陈义才,等.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势,构建资源勘查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05-108.

[8] 朱焕来,施尚明,刘吉余,等.资源勘查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12): 114-116.

[9] 陈翠华,丁枫,董树义,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与实践 [J].中国地质教育,2013,(2): 44-49.

[10] 刘羽,王少怀,彭向东,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训练实行产学研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1,(3):74-77.

[11] 杨启军,王葆华,冯佐海,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实践的初步总结[J].中国地质教育,2013,(2): 50-53.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resource exploration major;practice teaching system;optimal configuration

G642

A

1006-9372(2015)01-0129-04

2014-11-10;

2015-01-10。

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2255);山东理工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003-114006)。

张照录,男,副教授,主要从事地学信息集成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Title: Optimal Configuration for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Resource Exploration Major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uthor(s): ZHANG Zhao-lu, LIU Xiao, DING Dong-ye, SUN Rong-tao, JIANG Heng-yi

猜你喜欢
勘查体系资源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