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华
修改病句,是不少同学觉得头疼的事。这种题目,虽然看上去很简单,可是能真正百分百做对的并不多。综观历年的中考语文病句辨析试题,其所选的病句错误类型都是十分“典型”的,虽然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迷惑性,但总体来说,其“病征”是十分突出的,而且也有一些规律可寻。如果我们抓住这些“病征”顺藤摸瓜,加以甄别,就更容易判断出该句是不是有问题,是何种语病。下面笔者就谈谈中考中的病句,及其对策。
一、病句病在哪里
中考《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病句类型有五种,即:用词不当、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前后矛盾、成分残缺或赘余等。教师们在复习的时候,也会先从这些病因入手,所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从语法知识上来考查病句。
自新课改以来,苏教版教材淡化了语法知识,我们的大部分教师唯教材至上,淡化甚至忽略了基本的语法知识,以致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但凡涉及到主谓宾定状补类的,须跟英语教学中的语法结合起来,这岂不是本末倒置,贻笑大方吗?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给学生补充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让学生了解名、动、形、数、代等词性,主、谓、宾、定、状、补等句子成分,会简单地缩句、扩句、划分句子成分等。
病句是指结构不完整,意思表达得不明确、不清楚,有错误的句子。笔者仔细研究了近几年各省市中考涉及病句修改方面的命题,结合《考试说明》中提到的常见病因,并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进行了梳理,列举如下:
1.用词不当:这种句子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用错了近义词,造成词不达意。如:全市上下为这一民生工程推波助澜。“推波助澜”一词的意思是: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用在“民生工程”后面显然不合适。
2.搭配不当:这种句子的某些成分不符合句子结构规律;或者是搭配在一起不合事理,从道理上说不通;或者是不符合语言习惯,强行搭配。有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等。如:《女神》的出现,像一阵狂飙卷起一代新的诗风,开拓了新诗的领域,为新诗运动奠下了显著的实绩。“奠下了”是不能同“实绩”搭配,可以改为“为新诗运动奠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可改为“显示了新诗运动的实绩”。
3.语序不当:语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语序不当的毛病。如:目前正是植树造林的大好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应先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才能说“正是植树造林的大好季节”,语序颠倒了就不符合客观规律了。
4.前后矛盾:这种句子前后词语或是分句之间,其意思在事理上说不过去,甚至产生矛盾。如:昨天傍晚下了一夜的雨。句中“傍晚”和“一夜”在语意上前后矛盾。
5.成分残缺和赘余: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如:随着秦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所以该句去掉“随着”,句子就变得通顺了。
二、病句修改的方法与步骤
首先就得多阅读,多读好书、好文。书读得多了,就会对语言有一种直观的感知能力,一看到句子是否通顺,就知道错误在哪里。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修改病句也是有经验可寻的。下面谈谈病句修改的几点方法:
1.缩一缩
对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长句,采用压缩法,删去枝节,留下主干,我们就会很快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这所九年制寄宿学校的150多名学生是地震中伤亡最少、震后复课最早的学校。经过压缩后,句子变成“学生是学校”,读得不通顺,原因是主宾搭配不当,应作修改,可以去掉“的150多名学生”。
2.分一分
一些语句关系复杂、内容冗长,可采用分解的形式加以剖解。例如:人们被老人那清晰的思路、乐观的情绪深深感染了。这个句子,我们可把“清晰的思路、乐观的情绪”拆开来,再分别搭配,就可以看出情绪可以感染,但思路不好被感染,因此去掉“清晰的思路”就可以了。
3.换一换
有时我们会遇到一些吃不准的病句,也可根据其结构,用曾经学过的熟悉的词,来替换陌生的词,从而很快作出判断。例如:我们应该接受大家的意见,改正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分析:把“改正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这一句分解成“改正工作中的错误和改正工作中的缺点”。显然,“改正”与“缺点”不搭配,应说“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再如:四年来,他刻苦钻研,已经成熟地掌握了这门技术。“成熟”应换成“熟练”,会更恰当。
4.辨一辨
对于一些常见语病,教师应将其病例归纳给学生,让学生多读多辨多议,达到“一见如故”的感觉。如介词混搭现象、关联词误用、两面与一面、歧义现象等等,这些病例都有一些较为明显的特征,如:我校这次为四川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歧义: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再如: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缺主语:删去“通过”)
其次是修改病句的步骤:
一看语法,提取主谓宾。看成分是否残缺,句子结构是否混乱,词语是否搭配,词语的位置是否恰当,关联词语使用是否正确。
二看逻辑,看并列关系的复句中是否有交叉、类属关系,是否两面对一面的现象,是否把否定和肯定的意义弄反,是否自相矛盾,等等。
三看修辞,看比喻是否恰当,用词是否不当,是否重复啰唆,是否有歧义,表意是否明白无误。
四看明显的标志性的词语。最后仔细检查,完成练习。读修改后的句子,看是否正确,是否保留了句子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