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银
【摘要】通过对广东省14个小企业创业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广东省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存在:对小企业创业基地认识有待提高、基地性质政企不分、区域发展不平衡、盈利模式单一运作资金短缺、基地服务有待提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未来广东省小企业基地应向投资主体多元化、盈利模式多样化、运作市场化、定位专业化、服务网络化和基地品牌化等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广东省小企业创业发展。
【关键词】创业企业;孵化器;小企业创业基地
作为创业企业的孵化器,小企业创业基地的作用在于提供一系列创业企业发展所需的管理支持和资源网络,为小企业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帮助和促进创业企业成长和发展。通过提供场地、共享设施、公共关系、创业辅导、投融资、市场拓展和技术创新等资源与信息支持,以降低创业企业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据美国国家企业孵化器协会( NBIA)统计,经过孵化器孵化的创业企业,其成活率超过80%;而未经孵化的成活率则只有20%,且50%会在成立5年内死亡。我国小企业的成活率一般低于30%,而经过孵化后则可达到85%。为此,加强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为小型创业企业提供孵化器,将有利于提高小型创业企业成活率,促进中小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广东省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背景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中小企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和广东省政府均对加强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为创业企业创造良好环境给予高度重视。
2009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十意见》(国发【2009】36号)提出:“支持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改善创业和发展环境”。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编制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的通知》(工信厅企业【2010】81号),要求各省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创业、创新以及中小企业服务需求情况,以省为单位分别编制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广东省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十意见的实施意见》(粤府【2010】39号),则对广东省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支持在现有工业同区内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充分利用现有园区的产业集聚优势和服务功能,强化产业衔接,完善协作配套,在全省重点打造2—3个示范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和认定一批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健全创业服务公共平台,创新创业培训模式,提升创业培训成效”。
从国内形势看,广东省加强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迫在眉睫。经济发达的江苏、浙江等地已在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上取得突…成效。据统计,截止2007年底,江苏省生产经营面积1万米以上的创业基地就已达109个,占地面积23000多亩,已建产房面积1077万平方米,已人驻企业7295家,安排就业28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98亿元。浙江省到2010年也已创建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166个,建设创业用房(含利用旧厂房)面积达1982万平方米,容积率普遍达到1.2以上,吸纳了7655家小企业人驻创业,年创销售产值520多亿元,并为社会提供了48.3万个就业岗位。此外,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也相继出台了支持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以促进小型企业创业发展。
二、广东省小企业创业基地现状
与江苏、浙江等地比,广东省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起步较晚。2010年8月,广东省中小企业局根据《广东省小企业创业基地确认管理试行办法》和《关于开展创建省小企业创业基地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自愿申报、推荐初审、专家评审、局务会议研究等程序,初步选出25家单位作为“广东省小企业创业基地(第一批)”。加上韶关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开平市翠山湖小企业创业基地,广东省已认定小企业创业基地达27家。
根据创业基地提交的申请材料统计,截止2010年,广东省小企业创业基地占地面积共5255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2738万平方米,已建成619万平方米、占比22.6%;规划投资金额402亿元,已投资142亿元、占比35.3%;计划入驻创业企业8120家,已入驻2594家、占比3 1.9%;规划人驻创业人员243324人,已人驻72476人、占比29.8%。小企业创业基地服务人员共有1485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1016人、占比68.4%;中等以上专业技术人员695人、占比46.8%。
从统计数据看,广东省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虽起步较晚,但建设力度非常之大,前景喜人;这充分体现了广东省加强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促进小企业创业的决心。但因起步较晚,大部分创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善,同时需要加大力度吸引优秀创业企业和创业人员人驻,以增强创业基地活力。
三、广东省小企业创业基地存在的问题
为更好地掌握广东省小企业创业基地现状,尤其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随机选取了14家小企业创业基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广东省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对小企业创业基地认识有待提高,基地性质政企不分,区域发展不平衡,盈利模式单一基地运作资金短缺,基地服务有待提高等。
1.对小企业创业基地的认识有待提高
创业基地应为创业企业的孵化器,为创业企业成长提供良好环境,促进创业企业又快又好发展。然而,在调研中发现,许多创业基地概念模糊不清,功能定位不明确。一些基地是作为产业转移同,承接广州、深圳等地的成熟制造企业;一些基地则是作为传统工业同区的延伸,在原工业园基础上进行扩张。这势必导致创业基地难以发挥在促进创业企业成长和发展方面的孵化作用。
2.基地性质政企不分
因许多小企业创业基地下设于经济开发区或工业同管委会,导致了创业基地“政企不分”现象严重。许多创业基地还是国家事业单位,基地管理人员仍是政府工作人员。导致基地管理成本高,服务意识不强,基地企业缺乏活力。
3.区域发展不平衡
从调研结果看,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经济水平和产业集聚程度越高的地区,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水平也越好。而经济水平较差、当地产业集聚程度较低的东西翼,因受自身资源与产业基础的限制,小企业创业基地的发展势头则明显欠佳。
4.盈利模式单一,基地运作资金短缺
因广东省创业基地建设起步较晚,各方面硬件和软件基础相对薄弱,自身造血功能尚显不足,绝大多数小企业创业基地均是依靠厂房租金这种初级盈利模式进行运作;基地后期建设和服务体系完善面临较大资金缺口。
5.基地服务有待提高
从调研结果看,虽然大多数小企业创业基地均声称提供了完善的创业辅导、咨询、培训、技术创新支持等服务,但因自身管理人员知识水平与整合优质资源能力的限制,大部分创业基地往往无法提供或对接让创业企业十分满意的服务,导致许多创业企业的需求无法满足;特别是投融资服务、技术创新服务、项日申报培训、政府资金支持、市场拓展服务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创业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形成了制约。
四、广东省小企业创业基地的发展建议
针对广东省小企业创业基地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未来广东省小企业创业基地应着力向投资主体多元化、盈利模式多样化、运作市场化、定位专业化、服务网络化和基地品牌化等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广东省小企业创业的成长和发展。
1.投资主体多元化
创业基地投资主体应由单一的政府投资模式向民间资本、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国外资本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模式发展;以便扩宽创业基地投资资金来源。政府在创业基地的建设中应主要发挥引导角色,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与引导各类投资主体投资于创业基地。 2.盈利模式多样化 从国外创业基地经验来看,创业基地的初级形态是为创业企业提供硬件设施与政策优惠,通过收取房租获取收益;中级形态是为创业企业提供中介、培训和管理服务,通过房租和各种服务费获取收益;高级形态则是以创业企业为产品,进行全方位的商业化运作,通过房租、各种服务费、资本收益和品牌收益等获取丰厚回报。目前,广东省小企业创业基地绝大多数处于初级形态,需逐渐向中级和高级形态发展,以便为创业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通过多元化服务与多样化盈利模式实现相应的财务回报。
3.运作市场化
创业基地的运作要符合市场经济运作规律。其一,创业基地自身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摆脱政府事业单位的体制羁绊,实现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使基地真正成为一个市场主体,增强创业基地活力。其二,创业基地也要根据市场化原则来选择创业企业,不仅要吸引拥有高新技术的创业企业,更要吸引市场前景广阔的创业企业入驻。
4.定位专业化
目前,广东省创业基地主要为综合型创业基地,该类基地一般不限制创业企业的行业,只要创业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和市场发展潜力即可人驻。为形成创业基地核心竞争优势,提高创业基地和创业企业市场竞争力,未来广东省创业基地应向专业型创业基地发展;结合当地产业,集聚某个行业或相关行业的优秀创业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
5.服务网络化
在广东省中小企业局指导下,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加强创业基地之间、创业基地与政府、创业基地与创业企业、创业基地与中介服务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整合全省优质资源,实现创业辅导、投融资、技术创新、市场信息等多方面的资源流通与共享,逐步建立覆盖全省小企业创业基地和创业企业的网络化服务体系。
6.基地品牌化
创业基地在提供优质服务和形成特色行业集聚的同时,应当有意识地打造创业基地的品牌。这一方面可以扩大创业基地知名度,吸引更多投资机构关注,有效解决创业基地和创业企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优秀创业企业人驻,进一步提升创业基地核心竞争力,增强创业基地活力。
参考文献:
[1]黄涛,李光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现状综述[J]中国科技论坛,2005(3):67-71
[2]沈金虎,杨辉明创业基地:扶持中小企业成长的好办法——浙江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浙江经济,2006( 18):18-19
[3]张力企业孵化器研究前沿与突破方向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6):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