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抽样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

2015-09-23 02:09李沂燕
卷宗 2015年9期
关键词:应用

李沂燕

摘 要:经济和审计事业的发展,带动了现代技术在审计中的运用,抽样审计在现代审计实务中已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运用,审计对象的复杂化和审计内容的不断扩大化,要求审计人员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地提高审计效率,现代数学统计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抽样审计提供了方便。

关键词:统计抽样;审计实务;应用

我国的审计事业较其他国家起步晚,所以早期都是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方法。等到其他国家关于审计的书籍被中国人接受后,中国学者才开始了審计事业的探究。之后相关部分陆续颁布了相关的审计抽样准则,让审计工作有法律的保护和规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相关理论是涉及到的最多的理论。我国2006年新颁布的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专门就审计抽样制定了一个独立详细的内容。在风险导向审计的审计模式下,审计程序主要包括注册会计师在风险测试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审计程序,而具体的审计程序则包括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和账户余额的实质性测试。在进行年度报表审计时,对于现代大中型企业来说,会计资料极多,如果没有目的地详查,很难完成审计目标。本文根据时间和经验,将抽样与审计进行了结合,对抽样在审计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

1.抽样在审计实务中的理论依据

审计模式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和关注点,这使得该模式由最初的从账项基础审计发展到了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抽样审计是隶属于制度基础审计模式的。因为只有拥有良好的内部系统和制度,才有保障进行抽样审计,并得出真实的结论,反之需要对经济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查,而不是抽样。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得抽样统计在审计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财务审计、工程审计等都需要抽样审计。

2.统计抽样的理论依据

概率论为抽样审计提供了理论支持,数理统计为其提供了具体方式。在整个过程中,要根据大数定律分析好抽样的样本信息,了解性质和具体内容,使得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和随机性,从而根据样本的审计推断出总体的情况,得出总体的相关结论。 进行抽样时,要确保抽样的随机性,找出每个资料的内部联系。之后对样本进行审计,对样本的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得出总体的特征和基本情况,大数定律为整个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大数定律虽然为抽样审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但进行抽样审计还缺少方法论,应运而生的就是以抽象推断为核心的数理统计由于涉及到的特征既有数量方面的也有品质方面的,所以出现了定性评价(属性抽样)和定量评价(变量抽样)两种评价方式。为了保证整个过程是科学的,在探究统计抽样技术如何在审计的应用过程中作者使用了先进的技术,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现代审计广泛运用统计抽样有其一定的理论依据:(1)科学的数学依据。统计抽样要利用高等数学知识。如果选取样本适当,那么通过审查样本的结果,运用概率论的原理,可以通过样本显示出与总体性质近似的现象。(2)有健全的内部控制依据。企业具有健全地内部控制制度,则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会减少,即使发生了错误和舞弊也能及时发现。因此,健全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为统计抽样的运用提供了制度前提和保障。 (3)有合理地经济依据。现代企业规模大,业务频繁。如果采用详查法,既费时间又耗精力,同时还要支出大量的审计费用,换用抽样审计法,可以弥补不足,省时省力又省钱。

3.统计抽样技术的应用

统计抽样是审计人员运用现代数理统计理论,在被审计单位审计事项中随机地抽出一定数量的样本,通过对样本的审查,用统计方法对审计事项总体作出审计结论的一种审计抽样方法。统计抽样有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前者应用于符合性测试,它主要通过测试内控制度是否有效执行来估计总体差错的发生频率;后者应用于实质性测试,主要通过测试账户数据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来估计总体的差错金额。两者的最后审计结论只是对总体差错的推断,只能作为审计人员对总体评价的基础,不能将其作为被审计单位的实际差错,也不能据此提出审计意见。但统计抽样技术中确定样本规模和选取样本的方法却是科学的、规范的,将其应用到审计工作中,可以提高审计抽样效果,规范审计抽样行为。

3.1 确定样本规模

确定样本规模是制定具体审计方案中一个必不可少也是较难确定的一个内容,样本选择过多,影响了审计效率;样本选择过少,将直接导致审计抽样风险。确定样本规模可从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1)确定预计差错发生率。(2)确定精确度。(3)确定可靠程度。(4)确定样本数量。确定样本规模的方法适用于属性抽样,由于变量抽样确定样本规模的方法是通过拟定所需精确度和可靠程度、计算测试样本的标准差来估计总体的标准离差、确定标准正态离差系数,从而计算所需抽取的样本规模,计算方法较为复杂。笔者认为在实质性测试中也可从简参照属性抽样的方法来确定样本规模。

3.2 选取样本的方法

统计抽样技术中选取样本的方法是随机抽样,它能够使总体中每一个项目都有相同的被抽取机会,尽量避免人为的偏见,使抽取的样本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随机抽样一般有随机数表法、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整群抽样法等,较适合实际工作中应用的有主要有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1)属性抽样。属性抽样是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一种方法。通常有固定样本量抽样即用于估计审计对象总体中某种误差发生比例的一种抽样方法和以预期总体误差为零开始,通过边抽样边评价来完成审计抽样工作的一种属性方法的停-走抽样、在既定的可信赖程度下,假定误差以既定的误差率存在于总体之中,至少可查出一个误差的抽样的发现抽样等方法。(2)变量抽样 。变量抽样是用于实质性程序方面的统计抽样,它需要审计人员检查财务报表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来取得所需的直接证据,以支持和得出审计结论。审计人员在实施实质性程序时,同常可采用单位平均值估计抽样、差额估计抽样、比率估计抽样等变量估计抽样方法。

4.评价抽样结果

从样本的审查结果推断总体,不仅要考虑“违反”内部控制的样本数,也要考虑误差的性质(有无发现欺诈、舞弊或逃避内部控制发生)。

4.1审计中若无发现欺诈、舞弊或逃避内部控制时:(1)抽查查出误差数≤允许的误差数,得到总体最大误差≤可容忍最大误差,这时审计人员可以得出结论内部控制有效;(2)抽查查出误差数>允许的误差数,得到总体最大误差>可容忍最大误差,这时审计人员可以不依赖该内部控制,扩大实质性测试,增加实质性测试样本量。

4.2.审计中若发现有欺诈舞弊或逃避内部控制时,不论多少均不依赖该内部控制,采用详细审计。

5.结束语

当前我国审计工作面临的挑战———审计任务越来越重和审计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但目前采用的详细审计或抽样审计方式却难以在确保审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审计负荷,这正是西方当初探索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的动因。国外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基础审计所取得的成效—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和有效地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则正是我们今天迫切希望达到的标。因此,在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基础上进行抽样审计,指明了中国审计发展的然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实施内部审计业务(第四版).西苑出版社,2011(05):310-313

[2]李新中.数据、模型与决策.中信出版社,2011(04)159-169

[3]王宝庆,张庆龙.内部审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05)78-79

[4]董大胜.审计技术方[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