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春凤
有些老师认为心理课是要让学生们开心的,这种看法有些偏颇。只以开心为目标,多玩游戏就可以达成。心理课堂有一个更重要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内心遇到困扰时,能走过“面对—接受—学习—放下”这一心路历程,学着去面对困扰、接受困扰,从中学习,然后放下,回到平静、安宁的情绪状态。
眼泪、悲伤、痛苦、不愉快从来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此时或彼时都有可能体验到这些,这是很正常的。只是有的人能从不愉快的情绪中挣脱,有的人则不能,所以心理辅导就有必要了。真正关注学生内心世界的课堂,是不能忽略学生负面的心态、感受、想法、情绪、行为方式的。而这种关注,真的很需要老师具有“教学勇气”。
很多时候,心理老师课堂上害怕面对的、担心掌控不好的、觉得不知道怎么应对的,刚好就是学生的问题所在、学生需要教师帮助的所在,也即课堂教学的意义所在。
有的老师害怕学生有所谓负面想法,想去掩盖、否定、粉饰。比如,在学会赞美的相关教学中,老师通过活动让学生随机赞美别人,主要方式是:赞美坐在自己旁边的人。赞美的对象不是固定的,老师通过“刮风”换位子游戏变换身边人,每刮一次风,身边人每换一次,就要赞美身边人一次,很多人接受了随机的赞美。这个活动看起来很好,能接受赞美,大家都很愉快。问题出现在分享环节,有学生提出来:有时不知道怎么赞美这个人,有时很讨厌某个人。老师赶紧说:“没有讨厌的人,你不会讨厌别人,因为你不了解别人。”而现实生活中,人是很难赞美一个自己讨厌的人的。如果让学生自主选择赞美的对象,班里可能有人接受不到别人的赞美。课后,我问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对学生说,她说自己不知道怎么回答,也很怕学生再说出什么话来,自己无法掌控。其实学生的这种问题,正是本课的价值所在的体现之一:如何恰当地赞美他人?是否有人真的无任何可取之处,让我们无法赞美?
有的老师害怕学生出现负面的行为,在学生活动前,对学生的行为有诸多限制性要求(非课堂秩序问题),诸多不放心。如,在“认识自我”主题教学中,老师让学生通过“后背留言”(每人背后别着一张A4纸,其他人可以在上面写对他的看法)彼此评价时,专门强调对他人的评价要“公平、客观、文明”,结果很多学生对他人的评价都是正面和中性的,只有个别学生写上了“SB”。其实,人认识自己的途径有几种:一是自我评价,二是他人评价,三是从活动中观察自己,自我反思。从自己对别人评价活动中进行自我觉察,是很好的认识自己的途径。“后背留言”活动,不仅考察学生对他人的评价,同时也可以借助本活动,让学生学习自我觉察。如果老师没有提这些要求,课堂中或许有很多“状况”出现,可能有人攻击别人,有人否定他人,有人批评他人等等,这正是学生评价他人的原生态,也体现了学生自身意识不到的一面。学生怎样评价别人,是肯定为主、全面客观,还是否定为主、片面偏激?这也是他自身个性特点的体现。老师的这些不放心的背后,潜藏着的想法是:学生的这些想法和行为是不应该有的,不对的。听之任之,学生课堂行为会失控。从根本上来讲,这是老师不能真正接纳学生的真实一面,不能接纳学生心理状态原生态的表现。
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很担心不能帮上学生,很着急地给学生提出建议。如,“与家人相处”教学中,有的孩子的确是因为父母方面的原因而有困扰,大家想出的办法他觉得都不能接受,老师觉得自己也没办法,于是很着急地对孩子说:“要从父母角度想想。”其实,老师只需要聆听,表达理解就可以了。然后对学生说如果愿意,课后可以再找老师谈谈。老师急于给出答案,或许是一种功利的思想所致——心理课堂一定要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具体答案,帮助解决问题本身,这是对心理课的一种误解。很多时候,心理课堂并不能解决学生的某一个具体问题。比如,有学生为父母离婚所困扰,老师并不能替学生想出一个让他父母不离婚的办法;有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好,老师也不能为学生家长找个更好的工作。但心理课可以做的是,聆听学生的困扰,给他同理支持,陪伴他,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如何面对这种状况,学生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心理课堂更多的是教师创设一种安全开放接纳的氛围,让学生学着去面对自己的困扰,表达它,同伴之间分享交流,互助助人。更多的是实现学生同伴之间的心理支持,而不是学生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我们要拥有教学勇气,其实也没那么难,可以怎么做呢?
首先,以资源取向,从正面解读学生呈现的负面情况。如果你的学生在课堂中敢于说出自己的内心困扰、苦恼、不那么阳光的想法、做法,那么,要恭喜你,你的课堂是一个开放、安全的课堂,是一个学生积极表露真实心声的课堂。这是你教学成功的第一步。最担心的应是学生有想法而不说的“非暴力不合作”情形。
第二,改变观念,真正接纳学生。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所谓负面想法、感受、体验、做法,其实是学生原生态心理面貌的呈现,是学生人格特点的重要体现。人性是有弱点的,开放尊重聆听的心理课堂,就是建立在对学生人性弱点尊重的基础上。真正的接纳学生,意味着对学生整个人格的接纳,包括所谓“好”和“不那么好的”。这种接纳,不是要求老师去赞成认可学生所谓“不那么好的”一面,而是承认它,面对它,看到它的背后潜藏的“情和欲”。一个不愿意或不知道如何赞美别人的学生,或许是他自己本身很少得到别人的赞美;一个对别人刻薄的学生,或许他自己就是被人刻薄地对待的。对这样的学生,老师更需要“抱持”,给他更多的空间,不批评不反击,不增不减,只是看着他,聆听他,同理他。
第三,开放心态,充分相信学生。老师不是万能的,也不必什么都知、什么都会。学生的问题,其实很多时候具有共性,那么学生中间肯定潜藏答案。你不知道的时候,不妨把问题抛给学生,问问其他学生,看看他们在同样的情况下,会怎么想、怎么做。多听听学生讲,或许答案就在其中。
第四,明确边界,区分能做的和做不到的。更多情况下,心理老师只需要聆听、同理就好。学生很多的困扰根子其实不是在他身上,而是在他们的生长背景、家庭氛围中,如果学生在课堂中表露出此类问题,说明学生渴望得到聆听,得到理解和帮助。是学生本身的问题,老师在聆听的同时可以启发一下,或者把问题抛给其他学生,他得到同学们的理解和支持后,更容易从别人那里获得经验和智慧,从而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如果是父母的问题,还真的只能聆听,表达对他的理解,启发他思考自己能做什么。
最后,要学着自我觉察。作为心理老师,如果老是担心课堂“失控”,老是害怕学生会“出错”,老是想去“给出答案或结论建议”,有必要做一下自我觉察了:自己想“控”的究竟是什么?是学生的言行,还是与自己有关的别的什么?学生“出错”,为什么让自己如此害怕?面对学生的问题,是否觉得自己一定要无所不能?课堂上老师的种种担心、害怕等心态,可以投射出老师自己的内心世界,直面这些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细细体察,觉察自己的感受,不回避,有助于回归内心的平静,也有助于营造真正的开放接纳的课堂氛围。这一点是心理教师教学勇气的最深刻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