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左娜
郑若骅大律师(前中)与“国际仲裁与争端解决”项目学生合影
中国高校法律学科向来有“五院四系”一说,中国政法大学等5所政法院校以及北京大学法律系等4所大学的法律系就是中国法律“江湖”的少林武当。
然而,复建于1952年的清华法学院,却在近年来异军突起,在2014年QS世界大学法律学科排行榜中位列第44位,连续4年跻身全球法学院50强。
身在以工科见长的清华大学,又无“五院四系”的家学渊源,清华法学院凭着一身闯劲儿,大胆对传统法学教育进行改革,尝试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模式,终于另辟蹊径,在国际舞台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正应了法学院复建之初一位领导所言:“清华要办法学,就要办出特色,不然,北大、人大扩招就是了,清华何必再办?”
如今,清华法学院又在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海外高层次人才交流基金的支持下开展了“国际仲裁与争端解决人才培养”项目,通过从海外聘请大批学者,培养大批高素质涉外法律人才,来帮助越来越多“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纠纷中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过去十多年间,中国企业在海外仲裁案中大多以被告的角色出现,并且往往在“高额或者巨额美元赔偿外方当事人”的结局中铩羽而归,甚至有人用“十案九败”来形容中国企业的窘境。
清华法学院教授、香港资深大律师、“国际仲裁及争端解决”项目特聘专家郑若骅分析道:“‘十案九败’的说法我并不认同,这可能只是少数仲裁员个人的统计,而非官方数据。但是,大多数的中国企业在海外仲裁案中的确都没有得到应有的结局。如果律师知道什么时候勇往直前,什么时候以退为进,很多情况下我们是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更好地保护自己的。”
郑律师谈到一个印象深刻的案例:某建筑商与材料供应商签订的合约中规定,若因材料问题影响工程,则材料供应商的赔偿金有一个上限。后来双方的确出现了纠纷,建筑商要求赔偿额是原定上限的3倍。供应商只答应把赔偿提高20%,而对方由于损失太多,仍不肯和解。双方僵持不下,只好来到仲裁庭。仲裁庭了解情况后说,索赔3倍根本不可能,人家提高了20%都还不要,那么最后按合约走,只能拿到合同上的数字。
“这个案子中,律师的准备不足,当事人的固执造成了最糟糕的一种结果。”实际上,律师不是只有在打官司的时候才起作用,更重要的是在事前用专业法律知识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中国企业在国际商事纠纷中往往铩羽而归,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合约写得不好。相比之下,外国人非常重视合约,他们会让律师来起草,把自己的利益都保护好。就这个例子来说,这一次惨痛经历应该让中国企业开始重视合同的条款,下一次就知道怎么写才会对自己有利,比方说不设置上限,或者对可能的损失进行更精准的预估,将赔偿上限提高。”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现状亟待逆转,中国企业应该如何“逆袭”?
“首先,中国企业在跨国商业活动中法律意识匮乏。一些工作人员,比如经理、采购,没有保留证据的意识,很多时候忽略了应该记下来的重点,对要出具什么文件,出了文件要留什么单据没有概念。第二,能打国际案的中国优秀律师还是少数,来来去去那几个“精英”:他们在国内外著名法学院学习,在香港做过案子。但这样的律师数量太少,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高薪聘请英美国家的律所代理案件。”
因此,培养更多国际化的法律人才尤为重要,因为这一下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更多的中国律师走上国际法庭;另一方面,有更多懂国际法的人,才有更多知道如何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合法利益的企业,才会握有更大胜算。”
不过,十几年来,改变已经在悄悄发生。想起读到10年前中外企业签署合约时的感受,郑律师说:“我就在想,为什么这种明摆着吃亏的合约都有人签?现在那样的合约已经基本看不到了,情况大为改观。以前中国的企业都是被告,现在也在学会去告别人,去维护自己的利益了。比如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因富通投资事件起诉比利时政府。”
2002年,香港法律改革委员会委员、香港大学法学院教授何美欢受邀在清华法学院开设《普通法精要》课程。按照院长王振名的说法,这不是简单地介绍英美法,而是相当于在清华法学院内又开设了一所“英美普通法学院”。
一开始,学院内外多少都有些疑虑:中国是成文法国家,一个不懂中国法的老师,用英文讲属于判例法的英美普通法,意义何在?一片质疑声中,课程启动了:长达4个学期、全英文授课、大量的阅读、写作、讨论和主题发言、老师穷追不舍的“拷问”……十几年过去,《普通法精要》不仅成为了清华法学院的“金字招牌”,也为精英律所输送了很多能把英文法律文件做得非常地道的律师。
普通法课程绝不仅仅是法学教育本身的补全,还有这个国家的需要。在全球化日益凸显的时代,中国要培养能在国际舞台上得心应手的法律人才,不能不学普通法。
同为香港资深大律师的郑若骅成了这门课的“第二代传人”:“五六年前,朋友把我引荐给王院长。当时何美欢老师刚刚去世,他希望我接替何老师继续讲《普通法精要》这门课。我本身对教学很感兴趣,于是就答应了。”
郑若骅大律师曾在欧洲、亚洲、中东及美国等不同地区、不同仲裁规则下负责仲裁案件,在国际仲裁及争端解决方面功力深厚。她在教学的过程中愈发注意到,大陆还没有关于国际仲裁和争端解决成型、系统化的教育。“于是我向王院长建议,把国际仲裁和争端解决专门做成一个课程项目。现在我都没怎么讲课了,主要在做国际仲裁及争端解决人才培养项目。”
郑律师一手推进的“国际仲裁与争端解决”项目帮助中国法律人在国际仲裁上扬眉吐气,一改“落后挨打”的形象。
“首先是知识上的国际化。我们不仅要教中国法,还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国际法。二是遵从国际习惯。在做国际仲裁的时候,你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国内的方法放之四海皆准,到了国际上就得按国际惯例走。三是技巧的提高。在一场官司中,如果律师不能有效地表达观点,运用证据,就会有一种‘有理说不清’的感觉。最后是语言关。虽然中文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地普及,但毕竟现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通用语还是英语。”
“国际仲裁与争端解决”项目推出8门主要课程,从基本理论、仲裁法则、投资仲裁研究等各个方面逐一突破,“全明星”的师资阵容保证教学内容走在业界发展前沿:世贸争端部分由WTO上诉机构大法官张月姣老师来讲;清华的优秀年轻教师吕晓杰负责WTO法的概念;纽约公约法则是由一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专家过来主持。“这些老师不仅是相关领域的高级人才,还都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他们能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起草文件、如何盘问证人。”
另外,所有的课程都是用英语教学的。就连《中国仲裁法》,郑若骅也坚持用英文讲。“除了中国的学生,我希望将来也能吸引外国的学生来上我的课。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财力到外国念书,招收外籍生就能为他们创造国际化的学习环境。这三年期间已经有外国学生来选修我的课了。”
郑律师眼中的清华学子优秀、认真、踏实。“能进入清华的学生都是佼佼者,这一点我并不惊讶。令我感动的是,他们都很谦逊、好学。课程任务非常繁重,学生们要学很多本科期间没有接触过的东西,每天都要看大量的案例、文章,还要了解很多新的概念,比如“交叉询问”,整个知识体系都要重新去建立。然而他们没有被吓倒,而是很用心地去学。”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郑律师觉得他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了。“很多人最初只想找个‘铁饭碗’,当公务员或者进企业,但我让他们对诉讼、仲裁有了兴趣。可能将来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诉讼律师或者国际仲裁律师,但是通过诉讼、仲裁的训练,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得到提高,在任何岗位上都能应对自如。”
毕业后学生们的出路又如何?“去律所,去企业,当法官,去仲裁委,出国深造的也有,总之非常很多元化。”郑律师笑着说。她平时还会在微信“刷新”学生们的动态:“我的毕业生们常常会在微信群里讨论工作。有一个2013年的毕业生现在在一家大型企业做法律顾问。虽然她初出茅庐,还是个新人,但领导很器重她,交给她一个重要任务,让她协助培训员工如何写法律文件。很多企业的员工都不大会写法律文件,或者写出来的内容对自己不利。而我的学生受过专业的法律写作训练,知道如何用法律条款去保障公司权益。现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就能把把法律意识、法律技巧普及到企业当中去了。”
在微信中,这些已经走上职场的毕业生还延续着学生时代的团队协作的精神,谁要是在工作中遇到了专业问题,都会发信息和昔日的同窗们探讨,相互支招。“我很欣慰地看到,他们都在不断学习,始终跟随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沿。”
清华法学院的“模拟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