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戏剧教学改革刍议

2015-09-22 18:38马伶
亚太教育 2015年30期
关键词:幼儿文学学前教育专业

马伶

摘 要:幼儿戏剧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也是幼儿文学课程中的重要体裁之一。近年来,“幼儿戏剧教育课程”、“创意戏剧教育”逐渐成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命题。在幼儿园大力推行戏剧教育课程的背景下,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戏剧教学模式已然无法满足幼儿园工作实践的需求,“教什么”和“怎样教”已成为值得关注的改革问题。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幼儿戏剧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0-0011-02

每一个孩子都是喜欢幻想和游戏的戏剧天才。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戏剧能够满足幼儿身体和言语表达的需要,是他们把握外部世界、认识自我和表达自我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来,随着幼儿戏剧活动对幼儿发展作用的日益彰显,“幼儿戏剧教育课程”、“创意戏剧教育”逐渐成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命题。众多学前教育学者及幼儿园一线工作者围绕幼儿的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幼儿戏剧教育的目标、内涵及实施策略,其相应成果业已日渐丰硕。与上述研究活动的活跃相比,针对幼儿戏剧教育的具体组织者与实施者——幼儿教师的研究就显得有些寂寥。怎样才能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即未来的幼儿教师具备相应的素养与技能,以较好地践行幼儿戏剧教育理论?这应该引起师范学院教师的思考。

追本溯源,探究的目光应聚焦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与幼儿园戏剧教育课程相关的内容。目前,除了极少数的幼儿师范学校开设了专门的幼儿戏剧表演与指导课程,更多的师范院校课程设置中专门涉及幼儿戏剧教学的是幼儿文学课程。幼儿戏剧作为幼儿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一直是教学的重点,但在幼儿园大力推行戏剧教育课程的背景下,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戏剧教学模式已然无法满足幼儿园工作实践的需求,“教什么”和“怎样教”已成为值得关注的改革问题。

一、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戏剧教学的现有问题及成因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完善,表现为幼儿文学理论研究与幼儿教育实践存在脱节。成因有二,一是目前我国高校儿童文学(含幼儿文学)的课程建设仍显滞后,培养儿童文学专业人才的高校屈指可数,故而教授幼儿文学的教师大都毕业于师范院校中文系,教授幼儿文学课程时不可避免地因袭传统的文学教学模式,未能充分理解和重视幼儿文学的特性,同时缺乏对授课对象——幼师学生职业需要的关注,导致该课程的教学重理论讲述,轻实践研究,无法有效指导幼师学生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发挥其作用。二是幼儿教育领域对幼儿文学课程的认识有局限性。部分幼儿教育工作者认为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学意义只是实现幼儿语言智能发展目标的载体,这种认识使得幼儿文学无法在幼儿教育中真正发挥作用。在此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戏剧教学与幼儿园戏剧教育实践活动的脱节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存在随意性,往往“因师而异”。一直以来,幼儿文学教学理论的研究都相对薄弱,幼儿文学的教学常常按照学校及教师习惯的程式进行。现行《幼儿文学》教材大都涵括幼儿戏剧等八种文体,对于每一种文体在学年课时总量中占多大比重,没有统一的指导性意见。有的教师就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拿捏课时安排,增加或删减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则因教师的教学重点设计而不同。例如,有的教师将幼儿戏剧剧本的改编和创作作为教学重点,就会加大写作练习;有的教师将幼儿戏剧表演作为教学重点,就会运用观摩、实训等方式侧重教授表演技巧;还有的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掌握幼儿戏剧的基本理论知识就足矣,教学便以传统讲授法为主。

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戏剧教学改革策略及建议

(一)完善教学目标,拓展教学内容。长期以来,幼儿戏剧的教学目标包含三个方面内容:掌握幼儿戏剧的特点与分类;了解幼儿戏剧的价值及其在幼儿园的运用;学会鉴赏幼儿戏剧文学和创编幼儿戏剧剧本。近年来,新的教材版本中开始出现新的目标表述——“学会组织幼儿进行戏剧活动”。教材内容随之也有相应变化,增加了对幼儿园戏剧活动组织过程及步骤的介绍。但总体而言,对于如何在幼儿园实践活动中组织幼儿开展戏剧活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掌握哪些幼儿戏剧教学组织技能与技巧?不论是在教材内容编排的详略方面,还是在教师实施教学中的重点倾斜方面,都未成为关注的热点。这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日后走上一线,实践教学活动而言是一种缺失。

在提高学生对于幼儿戏剧的鉴赏与创编能力的同时,也应使学生了解幼儿园戏剧教育课程的开展情况,熟悉幼儿园戏剧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掌握部分幼儿园戏剧教育课程的戏剧教学策略。目前,在幼儿园实践活动中有三种开展最为广泛的幼儿戏剧教育组织形式:戏剧工作坊、戏剧主题活动、戏剧游戏。这三种形式围绕戏剧表达、戏剧创作和戏剧表演的三个层面而进行,逐步丰富幼儿的戏剧经验,希求培养幼儿开放、合作的品质,并提升他们的创造力。教学策略是开展戏剧活动的关键,策略种类繁多且可根据教学实践由组织者自行设计。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形式,起到抛砖引玉作用。例如“角色扮演”——全班或单独个体扮演不同于自己的角色身份;“空物想象”——借用动作、语言或音乐提示,表现一定的角色行为、情境;“坐针毡”——幼儿以自己或角色的身份,质询或采访戏剧角色;“神秘之物”——教师出示一封信、一件包裹、一张地图、一把钥匙等,引发幼儿猜想,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良心巷”——组织幼儿列队成“巷子”队形,一位角色扮演者穿过“巷子”,其他幼儿以某角色或自己的身份对这一角色提出自己的意见或看法。

(二)改良教学路径,优化教学模式。“自觉”应成为幼儿戏剧教学路径设计中的关键词。即让学生自觉认知、体验与表达,而不是由老师灌输理论。“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叶圣陶先生语)教师在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思路时,可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例如在教授幼儿戏剧的艺术特征这一内容时,笔者设计将其放在了幼儿戏剧教学的最后环节。在此之前,笔者已组织学生完成了一定量的剧本阅读、鉴赏,并已进行剧本编排与表演。endprint

在阅读与鉴赏环节中,利用经典话剧(如《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幼儿戏剧的对比分析,同时运用学前教育专业相关课程的知识迁移,让学生自行思考、讨论、表达其所思所想,逐步引领其掌握幼儿戏剧的艺术特征。在表演环节中,笔者将学生分组练习编排并表演剧本《“妙乎”回春》。围绕角色性格及表演技巧,学生们经历了自行讨论与设计——片段展示——师生点评——加工润色——正式表演几个步骤。在编排过程的推进中,笔者引导学生运用角色扮演、空物想象、坐针毡的等戏剧教学策略来帮助完成对角色造型的设计与表达。从角色的分配与认领、环境的创设、道具的准备到表演时造型设计、语言技巧、态势语表达,学生们由最开始的拘束、无序逐渐趋向环节清晰、表演形象而贴切。在由“不像”到“像样”的过程中,教师只需点到为止,学生乐于亲力亲为进行探索。当学生们完成对戏剧活动的“自觉”体验之后,再来总结幼儿戏剧的艺术特征时,他们便可以无师自通一般分析得头头是道了。

(三)加强“对接”,用幼儿园实践情况检验课程学习效果。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与学生都有机会到幼儿园参与实践活动,这对师生的专业成长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应指出,目前学前教育的专业建设与幼儿园实践活动缺乏体制层次的深度互动教学合作。未来的幼师们在学校幼儿文学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幼儿园活动中运用如何?幼儿文学课程教学与幼儿园实际操作情况是否匹配?这些问题都未得到应有的关注,缺乏有效的跟踪与检测。

笔者曾就这两个问题与已担任幼师的往届毕业生访谈,也曾让正在学习幼儿文学课程的在校生利用参加保育实习(为期两周)的机会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与思考。就反馈的信息来看,有两个较为凸显的问题:一是部分幼师的文学鉴赏及相关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仍有所欠缺,她们自身已意识到问题所在但不知怎样改变、提升。二是幼师在幼儿园所开展的戏剧教育活动中的角色意识有些模糊,实践运用所需与课堂所学有明显的脱节之感。笔者与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就今后“教什么”、“怎样学”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强化了学生作为未来幼师的角色意识,提升了学习兴趣,也进一步明晰了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的思路。

幼儿戏剧能为幼儿提供形体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时空和领域,让幼儿自由、畅快地体验、感悟、学习。让未来的幼儿教师喜爱幼儿戏剧,掌握组织开展幼儿戏剧活动的相关技能,是幼儿文学课堂的重要任务。教师应顺应幼儿园实践所需,依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脉络,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幼儿戏剧的“文学性”与“教育性”,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自觉体验,为其日后的工作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长沙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创意戏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幼儿教育(教师版).2011,(07).

[2]张凌艳.关于戏剧教育在培养幼儿教师中的作用和现状思考[J].求知导刊,2014,(08).

[3]瞿亚红.对高等师范学院《儿童文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03).

[4]张金梅.表达·创作·表演—幼儿园戏剧教育课程(中班)[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endprint

猜你喜欢
幼儿文学学前教育专业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
强化幼儿文学“二次创作”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
对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