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教材文本熠熠生辉
——例谈巧用文本资源组织自主学习

2015-09-22 02:51周春露
化学教与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饱和溶液自学定义

周春露

(姜堰区南苑学校 江苏 泰州 225500)

阅读让教材文本熠熠生辉
——例谈巧用文本资源组织自主学习

周春露

(姜堰区南苑学校江苏泰州225500)

利用教材文本组织学生进行有效低耗的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方法,也是教师教学中创设自主高效课堂的一种手段。教学中组织学生根据不同学习内容、结合不同学习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有关教材的自学,能提高教材的使用效果,也能提高学生学会自我学习的能力。

文本资源;自主学习;有效低耗

因为升学压力的原因,很多初中化学教师都习惯将课本知识整理成教学案,其中包括课堂上教师要讲授的内容及很多需要拓展的知识,学生在课堂上不需要记录课堂笔记,有些内容甚至于可以以读代讲,教师和学生都很轻松,而且教学效果也不错,因此教学中教师很少看教材、很少用教材的现象很普遍,学生也觉得化学学习时有没有教材都无所谓,有些学校甚至在初中一年的学习中从不看教材、从不用教材。这样的教学行为都是快餐模式、功利性的,教师不可能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更不会组织学生进行文本内容的自学,因此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直接奔向中考目标,一部分学生高分的表象下仅仅是记得一些现象,能背诵一些化学知识,离开了教学案后无法去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也不能真正学会自主学习。

一、教材文本资源使用的现状

教材是在教学矛盾相互作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产物或知识载体,它是帮助教师实施教学、帮助学生学习,最终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有效工具,它的本质特征是作为教学资源尤其是学习资源而存在,它肩负着为学生学习提供材料、为教师辅助教学提供论据等多种角色,教学中如果不能合理使用,教材的价值则无法体现,因此教材的处理与使用对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实际教学中教师的使用情况如何呢?

笔者于2013年10月进行了一项简单的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共22份(全区共22所学校,每一个学校发出一份调查问卷),收回的有效问卷共21份,其中正常使用教学案的学校有14所,学生完整地记录课堂笔记的学校有3所;以教材文本为蓝本,用好教材中的信息,就文本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整理的学校有4所。

改版后的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实用性很强,其中知识整理与留白相结合的特点尤其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利用好教材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就教材做好笔记的记录,即在教材中做好学习笔记的记录,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资源,也能为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教学和学习节约时间,提高化学课的课堂效率,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

二、教学中组织自主学习的现实

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有目标的学习,是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选择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监控自我的学习过程、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现实是怎样的呢?在与教学一线的教师的交谈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都认为初三化学的教学时间已经很紧,哪有时间给他们自主学习?哪里还能再给时间让他们去讨论去探究去浪费时间呢?中考前还是进行中考的专题训练来得更有效些。

初中化学教学中真的不需要进行自主学习的组织吗?高效的课堂就是教师按自己的方式来进行吗?教学中用好教材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就是浪费时间吗?我觉得教学中利用教材文本资源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三、用好教材文本引导学生自学

1.课前自读——尝试辨别

九年级化学教材重新修订后呈现的特点是知识体系更有系统性,知识整理更加详细,要求学生认识或了解的内容在教材中都有所体现。有很多内容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是能对某些知识有所认识并辨别的。因此教材中有一些内容我们在教学中就安排学生进行课前自读,指导同学们从教材中了解知识,通过自我阅读教材尝试辨别物质,使教材的作用得以体现。

【教学片断】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六章第一节)

教师活动:自学教材:P2-4页(图片上方的内容)。

友情提醒:用笔在教材中做出相应的记号。

学生活动:小声地阅读教材中的内容,并能做出不同的记号。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阅读,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有下列物品:泥土、植物油、氯化钠、硝酸钾、葡萄糖、水。

请你利用所给出的物质,配制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1、溶液2。

学生活动:根据所给药品和仪器设计方案、完成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验分小组讨论什么是溶解?什么是溶液?什么是悬浊液?什么是乳浊液?

一般教师组织学生自学新知识之前,大多数都会在自学之前给出有关学习内容的相关问题,并在问题驱动下组织学生对文本知识进行自学。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如果在学生自学之前就给出问题的话,学生的自学就会直奔问题目标而去,而教材中的其它问题却不会留意,因此我们在一些问题的课前自学中,故意不给出有关的自学问题,以此来逐渐培养学生细细品读教材内容的习惯。另外我们在学生课前自学教材时,还会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教材中做出自己的记号,开始只是让他们做出他认为重要的内容或是自己觉得有疑问的地方,这样再给出问题时学生会去认真思考,并学习对某些知识进行辨别。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同学们都能习惯地将所自学内容中的重点和疑问点给标记出来,为我们下一阶段学习中将自学中的问题提出打下基础。

教材中还有一些内容如:第一章的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第四章的爆炸、第五章废旧金属的回收与利用、第九章的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材料等问题,在学习时我们都可以采用课前自学的方法来解决。学生通过自己对教材的自读,能了解教材中的基本内容,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提出自己在课前自读中的疑问,再通过合作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不仅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多的是教给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课前阅读给了他们一双学会辨别物质的慧眼,解决问题的过程也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教材的理解。

2.课上精读——促进理解

初中化学的学习内容中有一些知识不容易理解,教师都会在教学中多次强调并专门区别,但是仍然有许多学生遇到问题会马上出错,有些同学甚至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错,究其原因应该是学生在最初的学习中没有真正地理解,也就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学中对一些易出错、易失利的问题,我们会在课上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精读,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教学片断】单质、化合物的定义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回忆下列常见物质的化学式:水、二氧化碳、氧气、氢气、氮气、铁、四氧化三铁、五氧化二磷、高锰酸钾、氯酸钾、磷、过氧化氢。

学生活动: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识别单质和化合物。

教师活动:由这些物质的化学式能不能小结出单质、化合物的定义呢?

学生活动: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教师活动:同学们阅读教材P76页,思考教材的小结与我们的小结相同吗?如果不同,不同在哪儿?

学生活动:教材中加上了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的条件。

教师活动:教材中为什么要加上这样的条件呢?同学们分小组阅读教材P15页倒数第二段,并进行讨论。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小组讨论。

学生活动:教材P15页倒数第二段,有这样的一段话:“金刚石、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其实它们都是碳的单质,化学式都是“C”,根据以上信息可知,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是由同种元素组成,但是却是混合物。

学生活动:由刚才的信息可以推出“纯净物”的条件不能少,因为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只有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能是单质。

教师活动:你们还能不能举出这样的例子了?

学生活动:这样的例子还有氧气和臭氧,如果它们混合在一起,不可能是单质,而是混合物。

教学中带着学生读教材文本,不只是将教材中的内容作为学生记忆的对象,我们还应该带着学生去进行思考,并学会理解教材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和条件、分子与原子的认识、氧化反应的定义等。

3.课中对读——突破重点

课前自读时同学们大多数都能从教材中找出每一节内容中的重点,但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真正地理解并学会运用重点内容的相关知识还很难,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建议同学们结合教材,分小组进行对读,再借助于实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解决。

【教学片断】饱和溶液的定义

教师活动:展示试管①②中的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两种溶液底部都有少量的固体),像这样的溶液叫室温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思考,什么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呢?自己给出定义后阅读教材P18页的定义。你认为定义中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要给出这样的条件呢?根据你们的实验桌上的药品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中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并提出自己的小结与教材小结中的不同点,分小组讨论如何用实验来证明定义中的“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的溶剂”的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学生活动:向试管①中加入水,试管底部的固体全部消失,再加入一点又溶解了。

将试管②进行加热,试管底部的固体全部溶解,再加入少量的硝酸钾固体后,仍然能溶解。

教师活动:由实验你们能不能判断出教材中为何要特别提出“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的溶剂”条件?

学生活动:试管①中的饱和溶液在改变溶剂量后,饱和溶液变成了不饱和溶液,试管②中的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后,也变成了不饱和溶液,因此饱和溶液中必须强调“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的溶剂”的条件。

高效课堂是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和谐共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将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也才能为学生学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中很多内容如溶解度定义、催化剂定义等教学内容都可以结合这样的方式指导学生自学。教学的高境界不仅是带同学们去解决一些问题,更是带同学们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也是同学们终身学习必备的基本功。

4.课后研读——质疑权威

自主高效的学习不是一味地接受,也不是将教材中的所有知识全盘照收,它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更需要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客观地评价教材文本中的内容,甚至于敢对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质疑。

【教学片断】:燃烧的定义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课后阅读燃烧的定义,查阅资料,镁能在哪些物质中燃烧?

学生活动:课后查阅资料,镁的化学性质,发现镁能在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物质中燃烧。

教师活动:同学们阅读查阅的资料并对照教材P93的燃烧的定义,提出自己对“燃烧”和“二氧化碳能灭火”的新的认识。

学生提出:燃烧过程中不一定需要氧气。

有些物质燃烧时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如金属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氮气等物质来进行灭火。

通过课后对教材文本和课外拓展知识的阅读后,同学们会提出教材中对燃烧定义的不准确,因此有同学对教材中的内容提出质疑,甚至有同学阅读现代汉语词典后,也发现词典中“燃烧”解释的不准确之处。此时我们再与同学们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同学们明白了有些内容确实是教材在编制中没有做到严密性,而有些内容却是教材在编制时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及学生的已有知识准备而作的专门解释,将来进入更高一级学习时,相关内容会更加准确严密。这样的课后阅读在初中化学的教材中还有一些,如学习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后,有同学对教材中P33的氧化反应的定义提出质疑;阅读了催化剂的相关资料后会对教材中催化剂的定义提出质疑,这样的阅读不仅帮助同学们掌握了知识,更是教给同学们化学学习中要养成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中我们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相关资料,及时解决他们学习中的疑惑,通过问题的解决同时也告诉同学们,我们将教材作为一种学习工具,用教材,用好教材,但不能死抱教材,教材只是将很多问题用目前我们能理解的方式来介绍。

读懂教材、用好教材是组织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而发挥教材的最大作用也是我们的一项教学任务,同学们通过对教材的自学也是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更是有了一把终身学习的万能钥匙,相信这样的学习才是快乐的、收获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吴星,沈怡文.给化学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陈淑明.指导阅读化学教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J].上海教育科研,1995,08:15

1008-0546(2015)10-0065-03

G633.8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5.10.022

猜你喜欢
饱和溶液自学定义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物质的溶解性(部级优课)
成功的定义
溶解度曲线的涵义及应用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山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