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2015-09-22 01:58方丽捷
亚太教育 2015年30期
关键词:教育学教师职业专业课程

文/方丽捷

潘懋元先生在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应用型本科在课程设置上与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有着根本的区别,研究型大学对学生的学科理论要求是培养的人才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这与他未来将要从事研究工作息息相关。而高职院校对于理论的要求则是“够用”,以理论“够用”作为标准。应用型本科教育既不能按照研究型大学来要求学生的理论又深又厚,也不能按照职业教育只要“够用”就可以,而是要求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理论的基础上,着重于这个理论如何转化为实践,即如何应用到实践中去。[1]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高等学校转型。教育学专业作为一个已有90多年历史的专业,随着高校转型趋势的来临,转变其课程体系以为地方服务,结合社会需求和岗位要求,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对课程进行整体构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研究者选取了陕西省内的7所高校对其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按照课程类型可分为通识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四大类。其中,学科基础模块又分为相关学科基础课 (选修)和本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程模块又分为必修、选修和教师教育三部分,其中3所学校的专业课程模块还设置了更为细化的方向模块,如语文教育方向、数学教育方向等。按照学分比例进行归类可发现:通识课程约占总学分比例的30%、学科基础课程占14.1%、学科专业模块占34.9%、教师教育模块占7.6%。其中,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分别为85.4%、14.6%,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比例分别为19.8%、80.2%。从以上数据分配中可发现,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一定问题。

(一)通识课程内容单一、与专业结合不紧密

通识教育课程是指除专业教育之外的基础教育课程。其目的在于促进未来教师全面综合地发展,培养教师广博的兴趣、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和健全的人格,使未来教师具备丰富的文化储备。尽管通识课占总课程的30%,但其中思想政治类理论课占了大部分比例,且教学内容全校统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少结合相关专业进行教学。而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类的课程内容却少有涉足,这使得通识课最原本的初衷无法实现,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二)实践少、理论多,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通过数据可以了解在总课程中,理论课占到85.4%,其比例远远高于实践技能课。众所周知,学以致用、知行结合才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根本方法。实践技能课的缺失一方面会造成学生对理论理解的偏差,另一方面当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会发现以往所学知识与实际脱离甚远而感觉迷茫。同时应该看到,教育学专业自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是培养未来教师的专业,而教师职业需要长期的实践积累和总结,并非纸上谈兵就能养成的。如教育学专业基础课《教育学原理》中的“教学”一章,教师就必须让学生自己登上讲台,备课、上课、总结、反思才能更好的理解教学的原则及常用的方法,否则本部分内容对于学生就是枯燥的记忆和条目。

(三)选修课与必修课比例悬殊较大

大学选修课一般分为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类。其目的都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体现大众教育中的“个性教育”,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进行学习。而根据数据分析我们会发现,大学中必修课的比例几乎是选修课的4倍多,即可供学生选择的选修课内容非常有限。通过对陕西省内7所高校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分析,不难发现选修课在设置中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如在专业选修模块很多学校提供了专业方向选修,以此突显教育的多样化,但在学分配比上却仅仅只有4-6分,即学生可能需要8选2或10选3,而这选择中的8或10门课真正开设的又能有几门在实际操作中更是不得而知。大学应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能够发展兴趣、满足好奇心、弥补不足、发挥专长,做到因材施教而不是批量生产。因此,应合理设置选修课与必修课。

二、用人单位对教师能力要求现状

本科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其就职领域目前以学校为主,包括中小学、幼儿园及相关教育机构等。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教师能力的要求对教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具有十分重要且实际的参考价值。针对这一情况,研究者分别走访了西安市内的2所幼儿园、2家早教机构及3所小学,与学校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以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调研结果表明:第一,86.4%的学校管理者认为教师职业自身的独特性,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更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否则日常的教学就只能是就专业讲专业,使知识的拓展延伸变得困难;第二,98%的学校管理者认为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并对教师工作给予认同,是教师职业路径发展的必要因素。且其中87.8%的管理者认为在本科教育中,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流于形式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不够深入,尤其是刚刚入职的年轻教师,由于教师工作的繁琐很容易出现职业状态的游离。第三,92%的管理者认为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必不可少,在实际的学校教学工作中,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内容的讲授、课堂管理与情景创设等都与师的专业能力休戚相关。最后,94.6%的管理者认为教师职业的未来发展是教学与科研并重。而真正支持未来教师科研的除了一线的教学经验和数据外,实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可以重新体会学科基础课程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的养分。与此同时,78%的管理者还表示除上述能力外,教师的沟通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

综上所述,在日常的工作中,学校对毕业生不仅仅关注的是其学历,更关心他们是否“好用”,并能够迅速的进入工作的状态,并能对自己的职业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即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广博的知识面、良好的职业道德、优秀的沟通能力成为合格教师的标签。可见,工作岗位对教育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的重视度远远大于学科基础课程。

三、应用型本科教育学专业课程建设的策略

课程设置离不开社会大背景,课程与社会的关系表现在课程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上,即课程开设与否要考虑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目标强调专业性和职业性,为就业准备。[2]教育专业应与时俱进,简单、机械地套用高等师范院校现行课程只会固步自封。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调整模块类课程设置

1.充实通识模块课程内容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其能力,促进其个性生动活泼地发展。因此,一个好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3]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且充满好奇心,这就要求教师在保护儿童想象力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满足其好奇心。故而通识模块课程除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外,应加入有关人文、科学、自然等课程,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扩充其知识面,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为个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调整专业课内容设置,合理安排必修选修

教育学、教学法、教育史、心理学是我国师范类高校教育学课程的四大核心基础课。课程的设置一般为每周3-4课时,一般在大一集中开设。后续根据专业不同,又会陆续开设如《学前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语文教学法》等专业基础课,由此教育内容重复现象出现,针对这一现象可选择将一些基础课程改为选修课,并合并相近的理论课,从而减少学分、学时,提升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加强实践操作练习,从过去理论教学局限于教师单一讲授,到增设互动和实践,对学生教学能力进行训练。另外,学校还可以结合地域资源开设一些特色课程,如陕西民间艺术、教育名师走访等。

3.加强实验室建设,增大实践课比例

校园虽是一个小社会,但这与未来的工作环境仍有一定差距。学生在校期间如不进行专业实践,只是在教室中听老师讲,则会与社会及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岗位想脱离,教学、班级管理等内容更是纸上谈兵。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应加强相对应的实验室建设,如微格教学、蒙氏实验室等。同时,应在每学期为学生提供较为固定的实习实践时间,让学生亲自走入学校积累经验,体会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时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并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认同。另外,适当延长实践课时间也可锻炼学生的交往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结合地方实际,增设其他课程门类

1.增设专业方向类课程

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当今人才培养的一个总体趋势,结合学校工作的特点,高校希望把学生培养成既能胜任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老师,又能承担学校行政管理任务的人才,课程内容设置上大而全,但效果却往往差强人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原则通过增设多样化模块的专业方向课程,如教育管理方向、双语教育方向等。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兴趣进行选择,合理安排学习内容,这样即可以突出学生优势,增强就业竞争力,又可以在专业方向模块内容设置上进行深入,突显相关职业技能训练。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类课程建设

在对学校管理者的调研中,师德修养被看作是人才录用的重要标准,甚至是决定性标准之一。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出发点因人而异,对待教师职业的态度也是千差万别。以往教师职业道德类课程多以法律法规、案例呈现的教学方式为主,缺乏学生自身的主动思考。且当今社会对师德的关注度日益加深,通过让学生自行搜集案例,并结合实践说说自己身边的师德故事,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和认同,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师职业工作中去。

(三)加强“一专多能”型教师的培养

取得相关从业资格认证是从事该职业工作的前提,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也不例外。从2015年起,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拉开序幕,打破了以往师范类毕业生免试的惯例。陕西省也在2015年加入了全国教师职业资格证统一考试的队伍中。根据2015年陕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笔试、面试内容,研究者发现以往死记硬背的题目已很少出现,题目的灵活性、实用性特征十分明显,对学生除教学能力要求外,处理突发事件能力、活动组织管理能力都有所偏重。这样就要求学校在课程建设和授课过程中,注重这一变化,进行适时调整。与此同时,“一专多能”型的专业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这就要求学校在课程安排上,注重相关其他资格证类的培训,如心理咨询师证、营养师证、育婴师证等。使学生具备复合竞争能力。

四、结语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普通高校的转型势在必行,结合地方特色,人才培养为地方服务。在教师职业培养上深化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设置上紧跟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注重实训,使学生理论坚实,同时懂得理论与实践如何转换,产学研相结合,旨在培养基本技能扎实、专业理论系统的“一专多能”型专业人才。

[1]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2]陈婕.新兴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开封师范学院学报,2015,(4).

[3]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教育学教师职业专业课程
究教育学之理,解教育学之惑
——《教育学原理研究》评介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教育学是什么科学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
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