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如拉
摘 要:语用对比是语用学中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对比两种不同语言表达形式在言语交际中所产生的不同的语用功能。语用功能在语言交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语言活动中,言语的语用功能发生在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等不同的语言层面上,不同的语言在这些层面上具有各自的表现形式来表达各自的语用含义。
语用学是语言学中一门新兴科学,它是研究语言交际中说话人如何使用话语来达到成功交际及在特定语境中人们怎样表达和理解话语意义的科学。语用对比是语用学中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对比两种不同语言表达形式在言语交际中所产生的不同的语用功能或对比两种不同语言相似的语用功能所对应的语言不同表达形式。语用功能在言语交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听话人之所以能够领会说话人的意图很大程度上依赖话语的语用功能。人们在言语交际中说出的话语与语境的关系密不可分,而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言语交流时所表达出来的具体意义就是该话语的语用功能。这种语用功能不是词语或由词语构成的句子意义,而是一种动态的意义,即在特定语境中所产生的意义。
语用功能可以通过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等不同的语言层面来进行分析,而不同的语言在这些层面上都具有各自的表现形式来表达各自的语用含义。本文仅在词汇这个语言层面上对英语和汉语进行语用功能对比分析。
在言语交际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词汇的变化来表达话语的语用功能。在特定的语境条件下,词汇的选择和运用可以实现说话人的“言外行为”。在英汉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中,语言的使用规律也是不同的,本文就英汉词汇的使用规律及运用规则对其进行一些语用对比分析。
一、英汉词汇的运用变化差异对比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社会文化使得不同的语言中的词汇系统存在着差别。就英汉两种语言来说,词汇层面上也存在着差异。作为典型的语法型语言的英语具有很多的曲折形态变化形式,其语用意义通常可以通过句法结构表现出来,而汉语是语义型语言,它更多地是运用词汇手段来表现其语用功能。
(一)英汉谦称词语和敬称词语对比分析
语言中的谦称词语和敬称词语主要体现在运用指示词语表示话语参与者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社会指示语(social deixis)方面。社会指示词语一般按两类划分,一是关系型社会指示语,二是绝对性社会指示语。前者表示话语发出者与受语人或指称对象之间的相对社会关系;后者表示话语发出者或受语人的绝对社会地位。英语语言中存在一些表示绝对性指示的词语。例如:
Your Majesty(陛下) Your Excellency(阁下)
Your Highness(殿下) Mr. President(总统先生)
相比较而言,汉语在关系型社会指示词语方面的词汇则更为丰富。在汉语的词汇系统中存在着一整套较为复杂的关系型社会指示词语,即谦称词语和敬称词语。在汉语语言交际活动中,在涉及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人或事时,常常要使用谦称词语;而在涉及到对方或与对方相关的的人或事时,则多使用敬称词语。同其他语言相比,汉语中有较为丰富的第二人称单数的称呼系统。“您”和“你”在用法上的区别是这个系统中最为典型的语用案例。何种场合用敬称词语“您”,何时用简称词语“你”则反映出两者间不同的语用功能。汉语中的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很多,这里仅列举常见的一些例证:
a.敬称词语
令尊(your father) 令堂(your mother)
令郎(your son) 令爱(your daughter)
令亲(your relatives)
尊驾(you) 尊夫人(your wife)
贵姓(your name) 贵国(your country)
贵子(your son) 贵恙(your illness)
b.谦称词语
寒舍(my home) 敝校(my school)
敝处(my place) 敝国(my country)
拙笔(my poor writing/painting)
拙见(my humble opinion)
上述这些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的运用反映出话语发出者对受语者的尊重,目的是使交际顺利进行,有较强的语用功能。
(二)英汉无语言否定的用法差异
语言交际活动中有一种语言现象,我们称其为无语言否定。它是对前面话语(而不是对其命题)提出否定的一种无语言手段。无语言否定不是否定句子的语义内容,而是否定表达这个句子的方式。例如:
1.They dont like football; they love it.
他们不是喜欢足球,而是爱它。
2.I am not his son; he is my father.
我不是他儿子,而他是我父亲。
3.Jack is not very clever; he is a stupid boy.
杰克不很聪明,他是个笨孩子。
4.My father did not read the paper and get up; he got up and read the paper.
爸爸不是读报后起床,而是起床后读报。
英语语言中常用“not”,汉语语言中则常用“不”来表示否定。然而,汉语中的否定词“不”有时在表现其语用功能方面较为独特。例如:
1.我一个人住,好不自在。
I am living alone, so I feel very comfortable.
2.这部影片好不精彩。
The film is very wonderful.
3.这个姑娘好不标致。
The girl is very pretty.
4.她差点儿没说出那个人的名字。
She almost spoke out that mans name.
以上例句中的否定词“不”和“没”若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不重读的话,它们便不表示否定意义,而是对否定词后面的词语的语义进行强调。如果将例句中的否定词去掉的话,其话语意义不发生改变。这是汉语中的无话语否定,英语中则没有这样的表达形式。
汉语中的“不”和“没”一般情况下用于否定,但在实际话语交际中不重读时则不表示否定,而是表示强调。语言学家将前者叫作逻辑算子(logical operator),因为它具有决定真假值的功能,而将后者叫作无话语算子(metalinguistic operator),因为它否定话语行为本身,意指这一说法不确切。在英语中,无话语否定常用于否定他人的一种说法,我们可以根据语境来确定它是逻辑否定或是无话语否定;汉语言中的否定词“不”和“没(有)”表示逻辑否定,而否定词语“不是”则通常用于无话语否定。例如:
A: Its cool today.今天很冷。
B1:Its not cool, its warm.今天不凉,今天很暖和。
B2:Its not cool, its cold!今天不是凉,而是很冷。
(三)英汉词汇的其他语用差异对比
在语言的实际运用过程中,汉语中许多词汇的语用功能同英语词汇相比要更多一些。这里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简单地分析一下英汉词汇的这些语用差异。
首先,英汉称呼语的语用差异。汉语中的称呼语通常用在话语陈述之前,其语用功能一者表示话语发出者对受语者的态度,再者还可引起受语者的注意。例如:
1.李院长,您可以开始了。
2.老人家,您坐我的座位吧。
3.张姐,您这是要去哪儿啊?
4.江伯伯,让我开车送您去吧?!
与汉语不同的是,英语的称呼语一般用在话语陈述之后,作为引起受语者注意的提醒语(alerter)使用。而且,与汉语相比,英语称呼语的适用范围也不如汉语那么大,像teacher、brother、sister、worker等词语通常不与姓名连用表示称呼。
其次,英汉礼貌标记语的语用差异。礼貌标记语通常在请求别人实施行为时使用,表示话语发出者对受语者的礼貌或尊重。汉语中这类词很多。例如:
1.请把水杯递给我。
2.劳驾您开车送老师去机场可以吗?
3.麻烦你帮我提一下这个包。
4.不好意思,我可以向你借点东西吗?
而英语中有的礼貌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与汉语不同。让我们比较下面的两句话:
1.Can you pass me the pencil?
2.Can you pass me the pencil, please?
例句1在英语使用中是表示请求他人实施某种行为的固定的结构,但是在例句2中增加“please(请)”这个词语后就带有命令或要求的语气了。
二、英汉语言中词语运用原则对比
语言受文化制约,文化即人们的价值取向,不同的语言系统源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的社会文化影响或制约着其语言系统中的运用原则,这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词语运用上也表现得很明显。比如,在汉语中,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吃过饭了吗?”将这句话译成英语即“Have you eaten yet?”就这句话的字面意义而言,两种语言所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无疑议的。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这句话的话语含义却出现原则的不同。汉语中“吃过饭了吗?”是人们相互间寒暄的一种方式,这句话的语用功能是“问候”,仅此而已。而不了解汉语言文化的人常常感到迷惑不解,为何中国人见面就问“吃过饭了吗”?在这些人的文化认知中,“Have you eaten yet?”的语用功能是“邀请”。倘若是“邀请”,那么会话需进一步深入下去。这是文化差异造成的认知误解。尽管会话中所用词语相同,结构相同,而含义(implicature)卻大相径庭。
在英汉两种语言的交际过程中,了解不同文化的话语含义是交际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比如,在谦称词语的运用上,英语和汉语就有着明显的差别。在英语为母语的人那里倘若表达“我的建议”,只需说“in my opinion”即可;可在汉语中却往往需要加上谦称词语“拙”——“依我拙见”,译成英语便成了“in my humble opinion”。
汉民族的礼仪文化在语言词语的运用上表现得很明显。例如,汉语中关于年纪的词语很多,且很有讲究,运用时不同的词语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像“高寿”“贵庚”“庚齿”“芳龄”“岁数”“年龄”等词语均含有不同的语用功能,需针对不同年纪、不同身份、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群选择运用。否则,便会产生不同的话语含义,造成语用失败。而在英语语言中关于“年纪”的词语就只有一个,询问一个人年纪时的表达方式也只有那么一两个而已。相比汉语而言,语用功能也就没那么复杂。
由此可见,在学习中,了解英汉两种不同语言密切相关的两种不同文化,掌握好受英汉两种不同文化制约的语言词语运用原则,进而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适当地表达话语含义,实现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词语的语用功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除了词汇这个语言层面在语言交际活动中产生语用功能外,语言中其它不同的语言层面,诸如语音、语法、句型等层面也都具有各自的语用功能。对于这些语言层面所产生的语用功能的研究,特别是针对英汉两种不同语言在这些层面上所产生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对比必将进一步拓宽语用学的研究领域,使语用学这门学科更好地应用于跨文化交际活动。
参考文献:
〔1〕陈治安,刘家荣,文旭.英汉对比语用学与英语教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何兆熊.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4〕Leech G Principle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Group Ltd. 1983.
〔5〕Levinson S C Pragma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6〕May J L 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