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菁
摘 要:由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创作的《小王子》一直受到儿童和成人的喜爱,多次再版,经久不衰。在全世界读者的心中,小王子一直是永葆童贞的天使的化身。主体间性把小王子看作其他主体的共在,使主体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共同探求爱与责任的真正内涵。
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既是一位出色的飞行员,也是一位有着传奇人生的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为数不多,主要有《南方邮航》《夜航》《人的大地》《空军飞行员》《给一个人质的信》和《小王子》。其中,《小王子》不仅是一部具有哲理性的童话,而且逐渐成为倍受成年人喜爱和关注的一部作品。据统计,迄今为止《小王子》已被译成42种文字,在西方国家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而国内则出现了数十个《小王子》的译本。近年来,人们对《小王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题意义、象征意义、叙事时间、比较研究、童话书写和文体创新等方面。本文拟从主体间性解读经典著作《小王子》。
现象学开创者胡塞尔最先提出“主体间性”这一概念:“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凸现的一个范畴,依其上下文关系可译为或理解为主体之间性、主观际性、主体(观)通性、共(多)主体性、主体间本位等。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或规范一个主体怎样与完整的作为主体运作的另一个主体互相作用的。”[1]神学哲学家马丁·布伯对其进行了具体而深入的论述:“存在是关系而非实体,而作为存在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我——你关系,而不是‘我——他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神的关系;‘我——他关系是主客关系,是非本真的关系,而‘我——你关系是本源性的关系,才是纯净的、万有一体之情怀。人通过‘你而成为‘我。”[2]海德格尔则认为:“由于这种有共同性的在世之故,世界向来已经总是我和他人共同分有的世界。此在的世界是共同世界。‘在之中就是与他人共同存在。他人的世界之内的自在存在就是共同此在。”[3]可以说,用主体间性理论来审视比较文学研究主体之间的关系,就是要求研究主体在“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之中去除“我思”的中心意识,将自我移至研究主体与研究主体的“间性地带”,以一种平等的心态承认他人存在的主体性,寻找研究主体与研究主体之间理想的关系形态。在我国,最早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文艺理论研究的是金元浦,在《论文学的主体间性》中,他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西方主体间性理论出场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含义,认为主体间性理论的出现是社会生活和哲学自身发展的结果。在此基础上,金元浦将文学主体间性的涵义及本质归纳为:“主体间性在社会生活和文学实践中所表现的主体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协同,即社会性的交互主体性的涵义;主体间本位在交流实践及其验证中达到的客观性、协同性、解释的普遍有效性和理解的合理性;主体间性在语言和传统中运作的历史性内涵。”[4]“文学活动是真正的谈话,作者与世界的谈话,读者与文本所展现的世界的谈话,这种谈话是平等的交谈,彼此都承认对方的主体性。”[5]主体间性把《小王子》的主体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使主体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共同探求爱与责任的真正内涵。
一、小王子与飞行员“我”
“谈论主体间的根本性前提是主体的复数化,然后才是多个平行主体之间的一致性、共通性,即不同主体对某一对象性事物的相同理解的可能性问题。”[6]《小王子》里有两个文本主体:一个是身陷沙漠的飞行员“我”;一个是来自小行星B612的小王子。“我”小时候所画的蟒蛇吞象没有大人能够看懂,他们只会看成一顶帽子并说:“帽子有什么可怕的?”而小王子一眼就认出来了:“不,不!我不要蟒蛇吞象,巨蟒太危险,大象又太累赘。”这样,没有一个真正谈得来的朋友的“我”在沙漠中找到了一个说话投机的人。当“我”不耐烦地随便画了个箱子,说他要的绵羊就在里面时,小家伙竟然喜笑颜开,他真的能看到箱子里的绵羊,可“我”却不能透过盒子看见羊。每天“我”都了解到一些小王子星球的情况,如何离开,行程怎样,后来“我”得知了猴面包树的悲剧。小王子担心猴面包树苗拔得太迟就根本无法清除,会塞满整个星球,把小行星撑破。在小王子的指导下,“我”把这星球画了出来,在画猴面包树的时候,受到小王子的影响,“我”不禁也感到忧心忡忡。“我”就这样一点点了解了小王子的生活,知道了小王子生活的秘密:他有一朵玫瑰花。当小王子执着地问“花的刺有什么用”的时候,“我”正忙着抢修飞机,根本无心回答他的问题:“算了,算了!我什么也不认为。我是胡乱回答的。我忙着正经事呢!”小王子惊呆了:“正经事!你说话就像那些大人!”[7]这种沟通摩擦其实恰恰表现了儿童与大人的内心世界格格不入。然而,小王子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在小王子回到他的星球后,“我”忽然想起:我给小王子画的羊嘴套忘了加皮带,无法套在羊嘴上。于是,“我”着急着小羊把花儿吃了,在想到小王子每天夜里都用玻璃罩罩住花,而且会把羊看管好后又释然了。任何大人都永远不会明白羊吃花这个问题是如此的重要。与小王子的相遇让“我”渐渐地了解小王子的世界,抛掉了成人世俗化的认知,回归到童年本真。
二、小王子与他者
主体间性思想的渊源之一就是拉康的主体性理论,拉康认为:“主体的形成和他者密不可分,并且只有当主体把他者也当作主体而不仅仅是客体时,才能形成健康的主体性。”[8]保罗·利科认为:“‘他者有三重性,即身体、主体间性和良知。其中他者的‘主体间性,意味着‘主体有‘他者性,他者也有‘主体性,只有在了解与主体相关的事情中才能了解他者。他者是独立存在的他者,而不是被主体同化了的他者。”[9]小王子在文本中是主体,文本中的他者则包括玫瑰花、狐狸和形形色色的其他人等。
(一)小王子与玫瑰花
玫瑰花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爱情。小星球上不知从哪里来了一颗种子,长出与众不同的小苗,很快长成了一个很大的花蕾。花儿藏在那绿房那里,不停地打扮着自己,她精心选择花色,慢腾腾地披衣,一片片梳理花瓣,只愿自己美艳无比地问世。终于,玫瑰开放了,小王子这时再也控制不住爱慕之心:“你真美!”小王子为她浇水,挡风,除虫,倾听她的吹嘘和埋怨,默默忍受她的折磨。然而,小王子对玫瑰的了解最初只停留在对其表象的观察上,渐渐地他觉得玫瑰故做清高、爱说假话、不可理喻,最终离开了她。原以为自己的花儿是整个宇宙中独一无二的,但在地球上的玫瑰园里,小王子看到了五千枝一模一样的玫瑰,“还自以为拥有独一无二的花儿呢,而我却仅仅拥有一朵普普通通的玫瑰。这朵花,再加上三座只有齐膝高的火山,而且其中一座说不定是永远熄灭了的,这不会使我成为了不起的王子的。”[10]他伤心地哭了起来。直到后来小王子在狐狸的帮助下才醒悟:“她让我的生活芬芳亮丽,我真不该跑掉,我早该猜到她可怜的小伎俩后面隐藏的似水柔情,花儿是多么口是心非!我当时太年轻,还不懂得如何爱她。”小王子终于明白五千朵玫瑰也不如自己所浇灌的那朵重要,“你们很美,但你们是空虚的。没有人能为你们去死。当然啦,我的那朵玫瑰花,普通的过路人会以为她和你们一样。可是,她单单一朵就比你们全体更重要,因为我为她浇过水,我为她盖过盖子,我为她当过屏风,我为她除过毛毛虫(除留下两三只变蝴蝶外),我倾听过她的抱怨和自吹自擂,乃至有时默默相对。因为她是我的玫瑰。”[11]真正的爱情在于真心的付出,因为小王子对玫瑰的真心付出与精心照料,这朵玫瑰花才和其它千千万万朵不同,独一无二,不可替代。
(二)小王子与狐狸
在传统西方文化背景中,狐狸是智慧的象征。《小王子》中的狐狸就是聪明智慧的化身,它让小王子逐渐明白了爱的内涵以及爱与责任的关系。小王子在伤心的时候恰巧遇到了狐狸,他让狐狸陪他一起玩,却被狐狸拒绝了。问其原因,狐狸说:“我还没有经过驯养呢。”狐狸进一步解释说:“‘驯养就是‘建立联系。对我来说,你还只是个小男孩,和千千万万小男孩都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对你来说,我也不过是只狐狸,和千千万万狐狸都一样。但是,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互相需要了。对我来说,你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12]所谓爱,其实就是“建立联系”,互相有了联系,彼此才变得独一无二,与众不同。所以,狐狸说:“你要是驯养了我,我的生活就充满了阳光。我会辨认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脚步声。听到别的脚步声,我会躲到地下,而你的脚步声会像音乐一样呼唤我出洞……麦子对你我来说毫无用处。但是,你长着金发。麦子金灿灿的,会使我想起你。而且,我会喜欢风吹麦浪的声音。”[13]而对于小王子来说,这只狐狸也与其他千千万万只狐狸不一样,是独一无二的。狐狸告诉小王子:“正因为你在玫瑰上花费了时间,才使你的玫瑰如此重要。人类已经忘记这个简单的真理了,不过,你不可以忘记,你必须对那些你所驯养的东西负责,必须对你的玫瑰花负责。”[14]狐狸一语道破了爱与责任的真谛:本质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只有用心才能看见;爱就意味着勇于承担责任。作为主体外的他者,狐狸教会了小王子爱与责任,小王子也让狐狸有了“有了麦子的颜色”[15]。小王子和狐狸之间的驯养是间性的,他者有了“主体”的影子,主体的身上也打上了“他者”的烙印。
(三)小王子与其他人
小王子与大人们的价值观截然不同。小王子的精神世界纯洁无瑕,纯粹自然。而大人们的精神世界受到了外部名利的诱惑,变得实用功利。二者的价值观有着本质的不同,难以沟通。小王子说:“如果你们对大人说:‘我看到一幢用红砖盖的漂亮房子,窗边有天竺葵,屋顶上有鸽子……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出这幢房子是什么样的。但如果对他们说:‘我看见一幢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那他们就惊呼:‘多漂亮的房子啊!”[16]在大人看来,事物的美丑皆由金钱衡量,而不由其自身的品质决定。小王子游历了6个小星球,遇到了国王、爱慕虚荣者、酒鬼、生意人、点灯人、地理学家,他们分别象征着权力、名誉、金钱、知识、秩序对人的异化。第一颗小星球住着一位国王,“身穿大红翻领的白鼬皮袍,坐在简单而威严的宝座上”。国王威严专制,权利至上。在他眼里,所有人都是臣民,包括小王子。在和小王子的交谈中,国王用了10次“命令”和“不准”,有些命令甚至荒唐可笑,如“我命令你打哈欠”“我命令你问我”。而在爱慕虚荣者的眼里,别人都成了崇拜者,他成天幻想在空无他人的星球上受到别人的钦佩。第三个星球上的酒鬼更是荒诞至极,他喝酒是为了忘却喝酒带来的羞愧,陷入无法自拔的恶性循环中。第四个星球上的生意人忙得不可开交,小王子来时甚至连头都没有抬一下,他忙于计算天上的星星,认为自己拥有了全宇宙的星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小王子却一语道破:“我拥有了火山和花儿,对我的火山有好处,对我的花儿也有好处,但你对星星并没有好处。”[17]第五个星球最小,一分钟转一圈,点灯人每一分钟就要点一次灯,熄一次灯,疲惫不堪。点灯人只要向前慢慢走,就可以一直处在阳光下,不用点灯。但他却不肯,迂腐地认为这是“命令”,而命令是不可违背的。第六个星球上住着地理学家,荒唐的是他身为地理学家,却不离开办公室,不知道所处星球上是否有海洋、山脉、江河和沙漠。他在理性的世界里力图记载永恒的事物,却恰恰失去了人最本真的感性。在小王子看来,“这些人从未闻过花香,从未看过星星,也从未喜欢过什么人……这算不得是人,只是个蘑菇”[18]。与他们的沟通与交谈让小王子更深刻地了解爱情及友谊的本质。
20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被破坏。人们孤独颓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逐渐丧失本真自我,缺少爱与责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远。在这种背景下,圣埃克苏佩里创造了纯洁善良、忧郁执着的小王子这一形象。透过他那双充满童真的眼睛,读者看到了大人世界的荒诞与疯狂,并随着小王子找到了爱与责任的真谛:爱就是“建立联系”,爱就意味着责任。小王子的整个游历过程实际上是小王子实现自我存在的过程,他最终找到了纯洁灵魂的栖息地。《小王子》帮助亿万名读者在成人的世俗世界里寻找真善美,在被现代文明污染的精神家园里回归人性的温暖。
参考文献:
〔1〕〔4〕金元浦.论文学的主体间性[M].天津社会科学,2005,(5).
〔2〕马丁·布伯.我与你[M].北京:三联书店,l986.44.
〔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87.146.
〔5〕杨春时.论文学语言的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2004,(5).
〔6〕高秉江.从“先验自我”到“主体间性”.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现象学与社会理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119-120.
〔7〕〔10〕〔11〕〔12〕〔13〕〔14〕〔15〕〔16〕〔17〕〔18〕小王子[M].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33,71,78,78,75, 78,76,23,53,33.
〔8〕谭彦伟.他者的意义——对《红字》的拉康式解读[J].语文学刊,2008,(8):28.
〔9〕伍茂国.现象学视域中的“他者”[J].东疆学刊,2006,(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