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兰兰,林 锐,徐欣欣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和药物管理也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从医疗卫生服务、监督管理、药物质量等方面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的要求出发,大幅度增加对药物分析技术人才的需求将是必然的趋势。药物分析技术专业是医药行业的骨干重点专业。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物分析专业是通过校企合作、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剖析和研讨药物分析领域的工作过程,确定其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分析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结合药物检验工等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了满足江苏省医药行业经济发展,确保人们用药与生命安全,按照药品质量管理及质量控制岗位(群)的实际需求设置的[1-3]。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坚实的职业生涯发展基础,掌握药物分析技术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的分析检验以及药品生产过程质量监控、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与本院药物分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密切相关的数据,并将该调查报告的成果应用到专业的定位及办学思路上,更客观地制定药物分析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培养出真正掌握药物质量检验各项技术,能根据相应的药品质量标准,准确无误地进行检验,顺利完成检验任务的药品检验人才。
选择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在岗实习生41人,2010级毕业生42人作为此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所有调查均在讲明调查目的后进行。
在所设计的问卷调查中,毕业生主要对其工作及专业能力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主要内容包括:(1)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的相关性;(2)所学专业课程、知识在工作中的适用程度;(3)对药品质量控制的技能掌握情况;(4)结合工作中的体会,对本专业课程设置和教育方式的意见和建议。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有关毕业生的调查与分析
实习生则对实习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主要内容有:(1)实习岗位情况;(2)实习时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3)实习时所需技能同在校时哪些课程最为相关;(4)在校时应当增强哪些教学内容,如在校期间对《GMP教程》、《GSP教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等实用型课程的需求情况;(5)对提高专业技能的意见和建议。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有关实习生的调查与分析
由表1中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2010级药物分析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工作岗位大多选择了药店,占将近一半人数,在药厂检验岗位的只有14.3%,这可能与企业中质检岗位对人员的学历要求过高有关。同时,由于学生主要在药店工作,所以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工作与医药购销员和中药购销员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最紧密。71.4%的学生认为实训周应该同时开设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及制剂检查等实训,说明学生都希望提高自身的实训操作能力。在哪些技能与工作最紧密的选项中,几乎所有学生都选择了表达和交流能力,而排在第二的则是药物分析技术专业知识,说明学生对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需求较大。而且,对觉得自己最欠缺哪项能力方面,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专业理论知识,也有很多人选择了沟通表达能力。而在觉得工作与哪门课程最紧密时,《药物检测技术》占35.7%,《市场营销》则占到了31.0%,也有部分学生选择了《天然药物基础》,这可能与学生在药店工作时销售中药有关。最后在对专业的开设建议时,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增加人文素质课程及《GMP》、《GSP》等实用型课程,也有少数学生选择了双语教学,说明有部分学生希望提升自身的英语水平。
由表2中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2011级药物分析技术专业的实习生有39%在药检所或是企业中的质检岗位实习,31.7%的学生在药店,24.4%的学生在药厂的生产岗位。在选择与工作联系最紧密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时,41.5%的学生选择了药物检验工,46.3%的学生选择了医药购销员与中药购销员。而在选择实训周的开设内容时,65.8%的学生选择了同时开设三项基本的实训操作。82.9%的学生认为药物分析技术专业知识与工作最紧密。而在认为自己最欠缺哪项能力时,73.2%的学生认为自己欠缺专业操作能力,41.5%的学生认为《药物检测技术》课程与工作最紧密。而对专业的开设建议中,建议增大实训比例的学生与增加人文素质课程的学生人数持平。
综上所述,由对毕业生及实习生的数据报告可以得出,在新一轮的药物分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需要增加实训项目的数量,提高实训操作的质量,同时加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增加一些实用型课程,也可在部分课程引入双语教学,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1]黄翔.高等院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的目标导向[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2]蒋洪池.我国高校“专业”发展的回眸和展望[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4,(1).
[3]赵婷婷,等.大学本科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