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雪玲,谢春风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101)
《中国期刊年鉴》(2004/2005卷)指出:“社会科学类的《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被誉为社会科学文摘期刊的三个重镇。”[1]188i作为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期刊的主要代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以下简称《社科文摘》)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以下简称《学术文摘》)具有很强的学术影响力,是我国教育发展热点问题的风向标。文章能否被上述三大文摘转载,在相当程度上成为衡量其社会影响力和学术质量的重要标准。“学术转载是一项学术活动,它位于学术研究、学术批评和学术传播等活动的金字塔顶,这也就决定了学术转载对于学术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2]162因此,研究2012—2014年度我国教育类文章在三大文摘中被转载的情况,既可以发现三大文摘在转载教育类文章方面的一些共性特征和个性特点,又可以对我国教育热点问题进行学术透视。
2012—2014年,《新华文摘》《社科文摘》《学术文摘》三大文摘共转载教育类文章(不包含单纯心理学文章及《新华文摘》中的“视点”“文物与考古”“相关链接”“科技点滴”,《社科文摘》中的“论点摘要”和《学术文摘》中的“学术卡片”)413篇。其中,2012年度转载教育类文章共143篇,2013年度转载教育类文章共141篇,2014年度转载教育类文章共129篇,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2012—2014年度三大文摘转载教育类文章情况统计
由表1可以看出,《新华文摘》在文章转载总量和转载百分比方面均最高,这反映了该文摘对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而《社科文摘》在文章转载总量和转载百分比方面相对最低,且数据差异显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育学科在社会科学中的学术位置。
2012—2014年度《新华文摘》共转载教育类文章233篇,载文来自69种期刊。转载量相对较高的报刊依次为《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光明日报》《教育发展研究》等(详见表2,表2只列出了转载3篇以上的25种期刊)。
2012—2014年度《社科文摘》共转载教育类文章90篇,载文来自37种期刊。转载量相对较高的期刊依次是《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高等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详见表3,表3只列出了转载2篇以上的13种期刊)。
表2 2012—2014年度《新华文摘》教育类载文来源情况(前25位)
表3 2012—2014年度《社科文摘》教育类载文来源情况(前13位)
2012—2014年度《学术文摘》共转载教育类文章91篇,载文来自36种期刊。转载量相对较高的期刊依次是《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详见表4,表4只列出了转载2篇以上的17种期刊)。
表4 2012—2014年度《学术文摘》教育类载文来源情况(前17位)
分析表2~4可以看出,在三大文摘2012—2014年度所转载的教育类文章来源中,《教育研究》均居首位。由此可见,《教育研究》杂志作为我国教育类期刊的领军者,所刊发的文章具有更高的转载率,这也折射出该期刊公认的专业地位。《高等教育研究》在《新华文摘》《社科文摘》中分居第二、三位,具有不错的转载量,但在《学术文摘》中却没有文章被转载,原因值得分析。《教育发展研究》在《新华文摘》中被转载10篇,转载率较高,但在其他两大文摘中却只有3篇被转载,综合实力还需提升。《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北京大学教育评论》转载率也相对较高。
总之,2012—2014年度,在三大文摘中均有文章被转载的期刊有《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河南大学学报》《教育发展研究》《教育学报》《探索与争鸣》《清华大学教育研究》《苏州大学学报》和《浙江大学学报》。
表5列出了三大文摘2012—2014年度转载教育类文章总数排名前10位的期刊。这些期刊既包括专业教育类期刊,也包括高校学报,还包括报纸类出版物。显然,上述期刊和报纸,成为我国教育类学术期刊的领军方阵,俨然是教育学术“皇冠”上的明珠。
表5 2012—2014年度三大文摘转载总数前10位的报刊
从第一作者所属单位性质看,高校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在400篇(10篇访谈文章、1篇演讲稿和2篇未注明作者单位文章没有计入统计范畴)文章中,其中347篇文章的作者来自高校,比例高达86.8%;仅有10.4%的文章作者来自科研院所,2.8%的文章作者来自其他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以50篇的总转载数遥遥领先于其他单位,甚至超越了第二名华东师范大学(21篇)和第三名北京大学(20篇)的转载量总和,这反映了北京师范大学在教育学科上的牢固领先地位。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紧随其后,教育学术优势相对明显。不难看出,师范类院校在教育学领域研究中依然处于领先地位,而综合类大学追赶师范类院校之势渐显(见表6)。
表6 2012—2014年度三大文摘教育类载文超过15篇以上的单位统计
本文依据《2011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简称ISCED)》(ISCED—2011),对教育学研究领域进行划分,按照时间序列,将教育体系从低龄到高龄依次分为9个等级序列,即0级早期儿童教育、1级小学教育、2级初中教育、3级高中教育、4级中等后非高等教育、5级短期高等教育、6级本科教育(学士或等同)、7级硕士教育(硕士或等同)和8级博士教育(博士或等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序列[3]。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增加特需教育(取代“特殊教育”),即按照学前教育(0级)、基础教育(1级、2级、3级)、职业教育(4级)、高等教育(6级、7级和8级)、继续教育(5级)、特需教育几个维度进行划分。有些文章从教育级别看,均不属于上述维度,故而划分到“教育综合”类别中。
在2012—2014年度三大文摘所转载的总共413篇教育类文章中,教育学各研究领域分布如表7所示。从表7统计的数据看,高等教育方面的文章所占份额最大,教育综合次之,基础教育位列第三。与其相比,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需教育及继续教育方面的文章则不受重视,这与其研究领域规模相对较小或许有一定关系。
表7 2012—2014年度三大文摘教育类载文各研究领域分布
从表1可以看出,由于《新华文摘》为半月刊,因此2012—2014年度转载教育类文章数量比《社科文摘》(月刊)与《学术文摘》(双月刊)之和还多。从教育类文章在载文中所占百分比来看,《新华文摘》所占比例最大,《学术文摘》居中,《社科文摘》所占比例相对最小。分析三大文摘所设栏目可以看出,《新华文摘》设有“教育”专栏,《学术文摘》设有“教育学研究”,而《社科文摘》则为“社会学·教育学”栏目,这就可以解释教育类文章在《社科文摘》全年载文中比例偏低的原因。
从纵向对比来看,2012—2014年度三大文摘转载文章总数大体相当,但教育类载文数量则存在一定差距。具体来说,《新华文摘》2013年教育类载文数量最多,2014年次之,2012年最少;《社科文摘》教育类载文数量逐年递减;《学术文摘》2012年教育类载文数量最多,2014年次之,2013年最少。由此可以推断,3年来《社科文摘》对教育问题的关注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详见图1、2)。
图1 2012—2014年度三大文摘转载文章总量数量分布
图2 2012—2014年度三大文摘教育类载文分布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2012—2014年度三大文摘教育类载文源刊物绝大多数在CSSCI来源期限刊中榜上有名,《社科文摘》中没有任何来源于报纸类出版物的文章被转载(见图3)。由此可以看出,三大文摘在摘编过程中将主要关注点放在一些学术界公认的优秀期刊上,这可能会错失一些湮没在普通期刊或报纸类出版物中的优秀成果[4-5]。
从表5中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转载总数排名前10位的期刊中,《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8种期刊均有文章被三大文摘转载。而《高等教育研究》和《中国高教研究》均没有文章被《学术文摘》转载,《光明日报》只在《新华文摘》中有文章被转载。
由此可见,《新华文摘》视野更加开阔,也关注非核心期刊,并将《光明日报》等重要报纸作为摘编来源,同时转载了《大学》中访谈性质文章,摘编内容相对丰富。也就是说,《新华文摘》关注教育发展的时代性、前沿性问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与现代性,在强调思想性和学术性的同时,还注重社会意义及可读性。《社科文摘》不但教育类载文比例明显偏低,且对于非核心期刊及报纸类出版物关注程度明显不及其余二者。这有可能是因为教育学科在整个社会科学中的学术地位偏低,也可能是为了突出其学术综合性,但这会造成载文来源有限,从而错失优秀教育成果。《学术文摘》在2012—2014年度没有转载任何来自《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等刊物上的文章,这可能与其关注兴趣和习惯有关。笔者认为,与《新华文摘》和《社科文摘》相比,《学术文摘》转载来源有待拓宽。
图3 2012—2014年三大文摘教育类载文源刊物情况
通过分析三大文摘教育类载文第一作者单位情况,笔者发现:在转载文章过程中,三大文摘都看重作者所在单位的性质及学术地位,来自高校的作者均占80%以上,对高等院校的偏好明显强于科研院所及其他单位。《新华文摘》中来自其他单位的作者比例相对最高,而《社科文摘》中来自科研单位的作者比例最高,《学术文摘》中来自科研院所及其他单位的作者比例相对较低,相加不到10%(见图4)。显然,我国高校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学术优势十分明显。
图4 2012—2014年度三大文摘教育类载文第一作者单位性质情况
在各种类型的高校中,最受三大文摘欢迎的莫过于985高校了(见图5)。在这些来自高校作者的文章中,《新华文摘》中985高校与其他高校相比,优势明显。可见,在摘编过程中,三大文摘最关注作者单位的学术地位。《学术文摘》中其他高校、港澳及国外高校作者文章所占比例相对最大,可见其在编辑过程中不太注重作者单位的学术地位。《社科文摘》中港澳及国外高校作者文章比例相对较多,可见其对于港澳及国外高校学者的研究关注度较高。
图5 三大文摘高校作者分布情况
由表8可以看出,在《新华文摘》和《社科文摘》中有关高等教育方面的文章转载量最大,其次为教育综合类文章;在《学术文摘》中教育综合方面的文章转载量最大,高等教育类文章次之;基础教育方面的文章在《新华文摘》和《社科文摘》上转载数量明显多于《学术文摘》[6-8]。此外,《新华文摘》和《社科文摘》均转载了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类文章,《学术文摘》则没有转载;只有《学术文摘》转载了1篇特需教育类文章,《社科文摘》转载了2篇继续教育类文章。
表8 2012—2014年度三大文摘教育类载文分类统计
从表8可以看出:《新华文摘》最关注高等教育、教育综合类文章,比较注意转载教育政策解读类文章。《社科文摘》对高等教育、教育综合文章给予了大致相当的关注,唯有其转载了继续教育类文章。《学术文摘》更关注高等教育和教育理论研究性文章,唯有其转载了特需教育类文章,对基础教育类文章的转载数量较低,对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的关注度不如其他两个文摘。
透过对2012—2014年度三大文摘教育类载文交叉引用情况分析可以发现:人才培养、政策设计、高等教育发展、基础教育战略、综合教育改革、职业教育发展等成为三大文摘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
从表9可以看出,2012年度唯一被三大文摘共同转载的文章为《“自主培育”还是“信赖引进”?——中国人才战略的实践悖论》,可见,三大文摘都十分关注中国人才战略问题。
在被《新华文摘》和《社科文摘》共同转载的5篇文章中,按领域分,基础教育类占2篇,教育综合类占2篇,高等教育类占1篇;按内容分,3篇关于教育政策解读,2篇关于教育理论研究。《新华文摘》和《学术文摘》共同转载的3篇文章均属于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其中2篇关于教育理论研究、1篇关于教育政策讲解。《社科文摘》和《学术文摘》共同转载的2篇文章也均属于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和教育理论研究。可见,《学术文摘》更关注高等教育和教育理论研究性文章,《新华文摘》和《社科文摘》则对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教育综合类研究给予大致相当的关注。《新华文摘》与其他两者相比,更喜欢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解读类文章[9-10]。
从表10来看,2013年在被《新华文摘》和《社科文摘》共同转载的3篇文章中,有关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教育综合的各1篇,且均为教育政策解读类文章。在被《新华文摘》和《学术文摘》共同转载的4篇文章中,有关基础教育研究的2篇,有关教育综合和高等教育的各1篇;2篇关注教育实践探索,1篇关注教育政策解读,1篇关于教育理论研究。由此可见,2013年《新华文摘》与《社科文摘》和《学术文摘》转载相同文章的数量差距不大,《社科文摘》和《学术文摘》则没有转载相同的文章。《新华文摘》对高等教育、教育综合和基础教育给予了大致相当的关注,更加关注教育政策解读类文章[11-13]。
从表11不难发现,2014年《新华文摘》和《社科文摘》共同转载了4篇文章,从所属领域来看分别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教育综合,从研究内容来看,均为教育理论研究。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有关职业教育的文章第一次被《新华文摘》和《社科文摘》共同转载,体现出对于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同时,《学术文摘》没有与其他两种文摘共同转载的文章,可见其关注焦点相对单一。
表9 2012年度三大文摘转载相同教育类文章统计
表10 2013年度三大文摘转载相同教育类文章统计
表11 2014年度三大文摘转载相同教育类文章统计
综上所述,三大文摘2012—2014年度教育类载文情况,从一个独特视角折射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
(1)政策问题。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方向指引下,如何通过顶层政策设计和实践创新,顺利度过教育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成为关注的重点。
(2)基础教育发展战略问题。怎样实现基础教育公正性和均衡发展,如何阐释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内涵、科学规划未来发展路径,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城乡学校布局调整,日益被关注。
(3)人才培养问题。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市场竞争,如何更新人才观念、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出高素质、国际化创新人才,值得进一步探索。
(4)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如何推进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怎样科学设计大学内部学术治理结构,如何厘清大学章程制定中的原则与程序问题以实现中国大学“行政化”目标,将继续成为热点。
(5)教育综合改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民办教育、职业教育与学前教育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与师资培养,德育深化与拓展等问题的系统解决,只能从教育综合改革中寻找答案。
(1)三大文摘在继续关注核心类期刊的同时,还应适当关注非核心期刊中的优秀成果。在遴选文章的过程中,核心期刊的论文是关注的重点,这毋庸置疑。但三大文摘也应该尽量避免受到既有符号化因素及定势的影响,加大对非核心期刊中优秀成果的关注力度,提高转载率,以确保在非核心期刊中发表的优秀成果得以呈现。
(2)三大文摘应适当加大对于报纸、网站等时效性较强出版物与新媒体文章的转载量,以增加载文的时效性与时代性。报纸类出版物与期刊相比具有更强的时效性与代表性,网络载文的影响日益巨大,三大文摘在选择载文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于报纸类出版物和网络文章的关注程度,使三大文摘更具时效性和时代性,与信息时代同步发展。
(3)三大文摘应更加关注港澳台地区及国外学者对教育相关问题的研究,顺应学术发展的国际化趋势,使自己所选文章具有更高的国际水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港澳台地区及国外学者对于我国一些教育问题的论述,视野独特,观点新颖,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建议三大文摘应适当关注港澳台地区及国外学者对于世界特别是我国教育问题的前沿思想和成果,增强三大文摘的国际化程度。
(4)三大文摘应该适当加大对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特需教育领域成果的关注度。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组成部分都不可或缺。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受到的关注度具有明显优势,但由于受到专业视野、社会关注倾向、个人兴趣、认知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学前教育、特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受到的关注程度不够,这既是教育学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支持和加强的方向,也是三大文摘在编辑教育类载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1)《新华文摘》应该适当加大对非985、211类高校作者的关注程度,强化自身的综合性特征,力求使其转载范围更加广博,发挥好我国教育发展成就主要采撷器和教育热点问题重要风向标的独特作用。
(2)《社科文摘》是我国高等院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视窗,应该加大对教育学科的关注度,增设教育学专栏,逐渐提高教育类文章的转载力度,及时吸收学前教育、民办教育、特需教育等非优势领域的最新成果。
(3)《学术文摘》是我国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高地,应该在关注理论性研究成果的同时,适当关注政策性、实践性研究成果,拓宽转载范围,加大对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研究成果的关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术成果浩如烟海,良莠难辨,文摘类杂志的独特作用将更加彰显。文摘杂志创办者需要具有更加敏锐眼光、鲜明个性和科学态度,在海量信息中,以大海捞针、优中选优的精神,为不同阅读对象筛选出真正优秀的研究成果和学术信息,这应成为我国三大学术文摘杂志在大数据时代的主要使命。当然,任何一种文摘期刊也不可能将所有优秀成果收入囊中,非被转载文章中的优秀成果依然很多。也许对于教育者而言,尽早创立一个属于教育领域的专业文摘期刊,更值得期待!
[1]孙景峰.学术类文摘期刊出版述评[J].中国期刊年鉴(2004—2005).
[2]谭长贵.论学术转载[J].学术界,2002(5):162-168.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EB/OL].[2012 - 01 - 15].http://www.uis.unesco.org/Education/Pages/international-standard-classification-ofeducaiton.aspx.
[4]江波,刘忠玲,罗雯瑶.我国近三年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对2011—2013年四大文摘的文献计量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55-63.
[5]王文军.中国学术文摘:现状与展望——以“三大文摘”为中心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5 -12.
[6]王力力,郝若扬.文摘期刊对论文的评价功能分析[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2(4):62 -66.
[7]教育研究杂志社.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智力支持——2012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N].中国教育报,2013-02-26(8).
[8]张学文.教育综合改革应由“教育工具论”向“教育民生论”转型——“十八大”报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之学理解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1):17-21.
[9]宣小红,李德刚,姜天海,等.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对2012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论文的分析与展望[J].教育研究,2013(2):21-32.
[10]滕瀚,曾天山.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学科的社会关注度分析——以《新华文摘》教育学论文转载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3(9):36-45.
[11]张瑜.2011年度《新华文摘》对图书馆事业的关注点及启示[J].新世纪图书馆,2012(5):84-87.
[12]武夏艳.2011年高等教育热点问题综述——以新华文摘所转载的高等教育研究论文为例[J].知识经济,2012(22):177-178.
[13]许锐.改革开放以来《新华文摘》教育类文献的统计与分析[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