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浙江杭州310018)
课程前期分析是教学和学习的出发点,是实施翻转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财务管理综合技能课程内容的前期分析是学习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前期分析的重点包括两个方面:学习主体特征分析和课程内容分析。
(一)实施对象特征分析。实施对象特征分析主要包括四方面: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意识和信息技术素养,采取的方法主要是调查问卷和座谈的形式。财务管理综合技能开设的对象主要为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大三年级学生,该部分实施对象具备特征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该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该部分内容所必需的专业基础。其前期已经学习了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和技能为该门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开设对象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其通过大一大二的学习生活,基本拥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为该门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三是开设对象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交流意识。其在前期的大学学习生活当中已经培养了一定的合作交流意识,这些意识对于课程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四是实施对象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操作技能,其在大一大二的学习生活当中,基本具备了相应检索文献能力。
(二)课程目标分析。课程教学内容的分析需要以教学目标为基础,通过揭示教学内容的范畴和深度,以及明确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效关联,确保教学内容和效度达到最优化。财务管理综合技能课程的目标定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知识目标(10项)。财务管理目标;风险识别与衡量;资金需求量预测;资本结构决策;杠杆计算与应用;项目投资与决策;应收账款信用条件决策;存货管理决策;收益分配决策;报表分析。
2.能力目标(10项)。能够进行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能够进行风险衡量与识别决策;能够进行企业资金需求量预测;能够胜任项目投资决策工作;能够为企业进行资本结构决策;能够运用杠杆原理进行相应的经营决策;能够进行赊销政策决策;能够进行存货经济采购批量决策;能够进行收益分配决策;能够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结合财务管理综合技能课程的学科特点,根据翻转课堂学习任务的需求,预先设计了教学课件、相关表格、案例文档等资料提供在网络学习平台上;课中围绕具体的学习活动任务,在学生以小组形式阅读相关材料基础上,进行讨论和案例分析等。通过翻转式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
(一)教学内容设计。课题根据技能点,就相关教学内容进行了详细设计,教学内容的开展主要以案例教学的形式展开,具体教学内容包括:财务管理目标设计案例、货币时间价值应用决策案例、筹资管理案例、项目投资案例、信用条件决策案例、存货采购批量决策案例、预算案例、财务报表解读案例等。具体见下页表1。
(二)教学资源设计。学习内容的设计与组织应覆盖知识和技能以及情感等方面,促进深入学习,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一)课前小组讨论。课前教师会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源分发给各个小组,如案例一教师会提供案例word文档资料、相关的案例视频资料给学生,要求各个小组在课前进行相关的准备和讨论。
(二)课中讨论交流。讨论交流是指在课堂上教师提供一个讨论主题,激发学生的思想,使师生、生生之间产生有效互动交流的过程。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关于课堂上的互动交流,不能简单理解为“提问就是交流”“讨论越多越好”,从而忽视讨论交流的质量和深度,应当依据学生在课前案例分析的情况,提出可以引发思考的探究题目,鼓励他们积极开展讨论,保证课堂互动交流的有效性。针对财务管理综合技能主要的讨论交流在于组与组之间展开,因为各个小组事先已经对相关案例进行过讨论交流,课堂上的交流主要是组与组之间以及组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交流的主题主要是根据相关教学资源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三)问题解决。在翻转课堂学习活动设计中,教师应当重视培育学生自学的能力,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自觉选择和解决探究任务。只有当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解决问题,可以有效地内化知识,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翻转课堂学习环境下的问题应当具有探究性强、选择性多、灵活性大的特点。在学生组与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最终进行点评,从而将相关知识内化。
(四)作业练习。课堂内容讨论结束后,应当设计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课后的练习,作业练习是使学生理解知识、练习技能、开阔思维的重要工具。教师设计作业练习的时候,应充分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状况,来制定既有恰当难度、又兼具合理数量的练习题目,应当使学生感觉到具有挑战性,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案例一,课后设计的问题是:请你思考企业并购的方式有哪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否有更新的观点等。具体学习任务过程如表2所示。
为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反映教学效果,本研究以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辅相成、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得益彰的形式对翻转课堂学习活动开展评价,具体方式有课前小组自我打分(占比10%)、课堂观察(占比15%)、成果展示(占比 15%)、作业提交 (占比10%)以及卷面测试 (占比50%)等。
(一)小组自我打分。课前小组内部需要对教师提供的相关案例进行分工协作完成相应的任务,小组内部各个成员是否积极参与到具体的项目当中,需要相应的考核机制予以监控,所以课程要求小组设组长一职,由组长对相关案例任务分解到各个组员,并由组长对各个组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在课程结束后,需要各个小组提交一份完整的案例分析资料,该资料的整理和完成需要各个组员的共同参与,此时小组组长也会对各个组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打分。两项考核分的合计数按照一定的权重比计入学生的平时分。
表1 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表2 具体任务组织过程环节
(二)课堂观察。为了确保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的客观性,了解学生在翻转课堂学习活动真实的表现,本研究所采用的课堂观察方法是观察各个小组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方式,主要包括学生的听讲,参与课堂话题讨论的情况,对翻转课堂学习活动的态度和参与度、师生交流沟通的情况等内容。根据其参与情况教师对各个小组及组员进行相应的打分。
(三)成果展示。经过课堂上对探究协作任务的成果汇报,教师能够了解各小组的学习状况和协作效果,并提出完善措施,促使小组继续深入研究学习。并且指导教师根据各个小组的成果展示情况和提交的最终成果的好坏来为各个小组进行打分。
(四)作业提交。本研究中,学习结束后,在课堂上预留一定的时间安排学生进行作业练习并提交作业成果文件,教师按照要求进行得分。在学生完成作业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一对一辅导,了解其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问题解决能力和协作能力的状况等。